之後,葉子又陸續通過做家務賺到了不少零花錢,幾個星期之後,她如願將新玩具買回了家。經過這次事件以後,葉子每天都會積極幫父母做家務,有時候父母在給自己添置一些大件的學習用品時,她還會主動拿出自己攢下的零花錢“投資”呢。
看到葉子的種種變化,媽媽心裏也非常高興。在一次調查采訪中,媽媽回答說:“在合理的範圍內,我會鼓勵她用自己的勞動來賺錢,最重要的是,我希望她能明白,隻有通過勞動賺錢、然後購買自己喜歡的東西,那才是最正確、正當的方式。”
不過,相對於葉子的興高采烈,媽媽的思慮則要複雜很多。她認為,孩子從一出生便是家庭的重要成員,與此同時也應該慢慢具備自己應該承擔的家庭責任感,所以她並不總是“按勞計酬”,也不是所有的家務活都必須付錢。平時,她會鼓勵葉子多做一些家務。隻有遇到特殊情況,比如買額外學習用品或者看到自己特別喜歡的東西,但是儲蓄不夠時,媽媽才會考慮讓葉子通過做家務賺夠錢。媽媽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還特意明碼標價列出了價格表:洗碗刷鍋5角錢,洗一件衣服5角錢,拖一次地8角錢,擦一次桌子3角錢,周末洗衣服、拖地、洗碗、擦桌子等全套家務10元。
經過一年多的鍛煉,媽媽高興地發現女兒已經改變了很多,不像以前那樣逃避家務,也懂事了很多。媽媽還自豪地向親戚、朋友誇讚:“有一次,家裏想添一件大家具,需要花不少錢。葉子聽了,自己主動取了30元錢給我。雖然數目不多,但是重要的是孩子有這份心意,她真的已經非常懂事了。”
遠離金錢,讓孩子簡單成長最好
不過,和葉子的例子相反,也有很多家長並不認同這種根據孩子的勞動支付零花錢的方式。孫先生是某小學的輔導員,他認為父母給孩子零花錢是為了滿足孩子的不時之需,作應急之用。但是,如果早過地將零花錢和做家務聯係起來,就容易在孩子的潛意識裏留下不好的印象,讓孩子覺得零花錢就意味著做家務。隻要做了一點家務,便理直氣壯地伸手要錢,這種行為本身已經模糊了孩子作為家庭成員的責任感和應盡義務。
當然,也有不少家長持有類似的看法,認為孩子還小,沒有必要過早地強加給他們一個複雜的套子,還不如讓孩子簡單、快樂地成長比較好。
從本質上來說,無論哪一種思路都有自己的道理,也都是為了孩子考慮。不過,在這個經濟高速發展的商業社會裏,我們不得不為孩子考慮的是:財富運轉和商業規則的價值在我們現實世界的重要性已經越來越突出了,不僅僅是在成人的世界裏,連孩子的世界也擺脫不了金錢的纏繞,比如坐公交車、交資料費、參加學校組織的野外活動、給同學買禮物等這些都離不開金錢。如果我們在財商教育方麵跟不上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腳步,讓孩子在財商這條起跑線上落後太多,那麼對孩子的一生而言,將會是巨大的傷害和損失。因此,過於保守和落後的財商教育思想,我們應該持謹慎態度。
就像一位小學校長說的那樣:“‘財商教育’是一種現代教育理念,我覺得應該早點走入中國的小學教育中。比如,讓孩子通過家務勞動在合理範圍內賺取一定的費用,可以說是從小讓學生更加深刻體會到‘勞動’的概念,心安理得地享受靠正當勞動支配錢物的快樂。同樣,我不認為親情會受到影響,靠勞動賺取零花錢隻是孩子們鍛煉的一種形式。”在如今的社會,財商教育對家長、學校、社會都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挑戰,隻有真正將其重視起來,我們的財商教育才能踏入一個嶄新的台階。
拿走壓歲錢=扼殺財商成長
中國一直就有給孩子發壓歲錢的傳統,而如今隨著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壓歲錢的數目也是水漲船高,越來越多了。甚至,春節都快成為孩子們“致富”的好日子。然而,越是如此,父母越頭痛、糾結——孩子的壓歲錢到底應該怎麼處理?
唐娟是一個8歲寶寶的母親,女兒雖然年紀小,卻伶牙俐齒得很,有時候讓她哭笑不得。因為怕孩子亂花錢,她一直都是替女兒保管壓歲錢,不過女兒卻不太買賬。有一次,母女倆又討論到壓歲錢的歸屬問題,女兒小大人似的對唐娟說:“媽媽,你每年都在侵犯我的權利!法律規定壓歲錢是我的財產,你沒有權利沒收!你這樣做,我可以到法院告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