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後天的財商培養,未來的身價積澱(1)(3 / 3)

因為理財教育在我們的學校教育中還很少涉及,所以父母的教育和培養就顯得更為重要和不可或缺了。然而,因為國內外成長環境、文化氛圍和社會環境的不同,我國的父母也很難完全借鑒外國的財商教育經驗,這也就決定了在參考外國經驗的基礎上,我們還需要自行研究和開發財商培養之道,以彌補孩子在這方麵的空白。

下麵根據中國孩子的具體情況,以年齡段為劃分依據,列舉一些建議措施,以供參考。

認知階段(4歲之前)——用具體的東西引發孩子對“錢”的興趣

在這個階段,孩子的認知能力和智力水平還很有限,父母可以灌輸給孩子一些簡單的金錢知識,注意不要將一些抽象的、難以理解的東西塞給孩子。因為他們隻能對具體的東西產生興趣,對抽象的東西還很難理解。比如,可以拿一個5角錢的硬幣和一個1角錢的硬幣給孩子看,告訴孩子5角的硬幣雖然看起來很小,可是比1角錢的硬幣更有價值;拿著錢到商店和超市去,可以交換到具體的物品;商店裏擺放的東西可能就在眼前,可是你不能不給錢而拿走它;等等。

在向孩子灌輸理財意識時,也要注意孩子的年齡。對於太小的孩子而言,就算你費盡口舌,講遍道理,他可能還是堅持想拿走某件東西,這也沒什麼奇怪的。不過,你要注意讓孩子明確地意識到你的態度,習慣對孩子說“不”。

初級階段(4~8歲)——逐漸培養孩子管錢的能力

(1)幫助孩子認識不同麵額的紙幣和硬幣。要求孩子自己去商店買一些日用品或零食,讓他學會自己購物,並且做出選擇,分辨商品種類和質量優劣。

(2)要求孩子製作賬本。首先,父母應該讓孩子製作一個賬本,記錄自己的壓歲錢、零花錢的收入和支出情況。另外,也可以嚐試讓孩子記錄整個家庭的開支情況,以便培養孩子的家庭責任感和精打細算的好習慣。如果能夠堅持下去,孩子長大後會將自己的生活和財務打理得有條不紊。

(3)讓孩子將錢存進儲蓄罐。無論是幾角錢,還是幾百元錢,都要認真對待,引導孩子養成儲蓄的好習慣,將錢一點點存進儲蓄罐。這樣長期堅持下來有助於孩子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念,而且存款還能幫助孩子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4)與孩子一起製定家庭購物計劃。比如,在去超市購物之前,可以開一個家庭會議,和孩子一起商量商量需要買什麼東西,哪些東西是必須購買的,哪些是次要的,每種商品大概花多少錢,等等。並且,讓孩子親手寫下購物單,引導孩子形成適度消費、節約金錢的意識。

中級階段(9~12歲)——向孩子灌輸一些財富知識

(1)讓孩子看看父母是怎麼賺錢的。帶孩子到父母工作的地方參觀參觀,讓他體會一下勞動的辛苦、賺錢的不易。如果父母是自己開店創業的,那麼就更簡單了——讓孩子親自在店鋪裏賣幾天東西,讓他明白金錢是來之不易的,沒有人可以肆意踐踏和揮霍。

(2)帶孩子去菜市場買菜。幫助孩子成為一個聰明的消費者,教他貨比三家,懂得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另外,還可以引導孩子嚐試一下網上購物。

(3)通過一些簡單易行的方法讓孩子嚐試著創造財富和價值。比如,讓孩子們將舊的衣服、玩具出售,或者夥伴之間交換玩具,使商品價值繼續發揮功能。

(4)引導孩子關注經濟運行規律。讓孩子了解銀行、存款、股票、基金、國債、貸款等概念,並且將投資風險一起傳達過去。有些國家之所以專門發行“兒童股票”,目的就是讓孩子通過親身實踐來學習理財投資。

高級階段(13~18歲)——培養孩子的賺錢能力

(1)可以利用寒暑假讓孩子打零工。通過打工這種經曆,孩子能夠切身體會到通過勞動賺錢的辛苦、充實和快樂。最重要的是,他將懂得辛勤的勞動才是賺錢的合法途徑,而且任何人通過自己的勞動和努力都能賺錢,生存於這個世界上。

(2)樹立榜樣,將世界著名人士的理財和創業故事講給孩子聽。讓孩子明白“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道理,也讓孩子明白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輕而易舉獲得的,有付出才能收獲金錢。

(3)鼓勵孩子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領域進行財產投資實踐。比如,父母可以鼓勵和幫助孩子買一些基金、股票等投資產品,一方麵讓孩子了解金錢世界裏的規則、技能和風險,另一方麵也能培育孩子駕馭金錢的心理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