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現在的財商力,未來的生存力(4)(3 / 3)

2005年,另一項引人注目的舉措又在英國出台——英國教育當局將有關個人理財的兩門課程正式編入了中小學教材中。這些課程旨在教學生怎麼存錢和消費,如何實現財富管理。從2006年9月開始,這些課程已經在全國實行推廣。

在英國教育界不遺餘力的支持下,英國的父母也沒有落後,他們對孩子的財商教育方法與美國大體一致。比如,支持孩子利用課餘時間打工。在英國,雖然公民家庭經濟情況普遍較好,但是每年仍然有50萬孩子去做報童,打工賺取零花錢。比如,在英國約克郡,有一對分別隻有14歲和12歲的兄弟,獨自創辦了一家“洗車公司”,通過認真的服務態度和低廉的收費贏得了不少客戶。

日本

在日本,孩子的理財教育主要通過家庭教育來實現。父母認為孩子應該自己管理自己的零花錢,而且要做到獨立自主,不能隨便伸手要錢。這一理念在一句教育名言中也得到了深刻體現:“隻有空氣和陽光是大自然無償賜予我們的,除此之外,任何東西都要通過自己的勞動來獲取。”

日本家長也會從小鼓勵孩子到外麵打工賺零花錢,隻要有課餘時間,孩子們就會出去打工。而且,日本家長也會控製孩子的消費欲望。比如給孩子買玩具時,家長會告訴孩子,一個月隻能買一樣玩具,還想買的話也隻能等到下個月。

其他國家

在21世紀的今天,除了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等發達國家外,也有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重視對青少年的財商教育,並且將財商教育列為學校教育的一部分。

通過對那些在財商教育方麵已經相當成熟國家的觀察和研究,我們不難發現,良好的財商教育是通過家庭、學校、社會機構三個方麵的高度結合來實現的。正是這種高度融合促使財商教育的內容得以滲透到青少年學習、生活的各個方麵,對孩子以後存錢、花錢、借貸、賺錢、投資等金錢行為都將起到重要的積極影響。

通過這種實踐性、循循善誘的係統教育,可以讓孩子對金錢達到一種較全麵的認知,並且,隨時隨地都能感受到這種與金錢相關的教育氛圍,不斷加深對財富的理解。在這樣的理財教育下,青少年一般都會獲得較強的管理金錢和操作財富的能力,且在思想上形成很強的經濟獨立性。

中國

探討過這些對青少年財商教育較為成熟的國家之後,我們再看看中國的財商教育情況。在中國,無論是家庭,還是教育機構、社會組織,在青少年財商教育方麵幾乎都還是空白。2007年,美蘭的信息公司所做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中國12歲以下的孩子占據了全國35億元的消費總額;每月一個孩子消費的金錢甚至比一個大人還多;約92%的小學生在消費時都沒有任何的計劃性和目的性,且攀比揮霍、奢侈浪費的情況非常嚴重,甚至越演越烈。

中國孩子“高消費、低財商”的情況已經是毋庸置疑的。近年來,也有很多組織和機構針對這種現象進行了分析和總結,而從學校教育方麵而言,我國至今沒有任何關於青少年理財教育的課程。雖然一些大型金融機構也會通過教育講座等方式陸續開展一些財商教育活動,但畢竟這些活動在內容和形式上都缺乏持續性,能夠影響到的人也非常有限。

在對孩子財商的教育方麵,父母無疑是非常重要的力量。可是,和其他在財商教育方麵相對完善的國家相比,中國家長對子女的財商教育無疑也是非常疏忽大意的(具體分析見表一)。

誠然,中國家庭對孩子的財商教育還是非常不完善的,這與整個社會對於財商教育認知的缺失和學校教育的不完善都是密不可分的。然而,我們的孩子卻不可能停下成長的腳步,因此,中國的家長若是對培養孩子的財商心懷期待,不如先從自身做起,從家庭教育出發完成對財商的啟蒙教育,而不是毫無作為地等待學校或者社會機構去安排理財教育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