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現在的財商力,未來的生存力(3)(2 / 3)

再看看我們中國的父母們,送給孩子的第一份生日禮物毫無疑問都是玩具,對送股票這樣的事情簡直是匪夷所思的。對於孩子而言,玩具也許比股票更有趣、更有吸引力,然而,小孩子肯定不會想到,送股票是父母精心引導自己獲得財商思維的一個開始。在孩子慢慢長大的過程中,猶太父母還會將各種複雜的投資工具、理財觀念一點點傳遞給孩子,並且幫助孩子學會操作各種投資工具。

在孩子出生之後,我們中國的父母首先想到的就是為孩子買一份保險、存一份基金或者在銀行存一筆學費,以備孩子以後上學、結婚用,然而這種做法其實隻是“授之以魚”罷了。不管你能給孩子存多少錢,其實都不如“授之以漁”,讓孩子擁有正確的財商意識,獲得賺錢的技能和方法更為重要。而猶太父母的做法是讓孩子自己持有股票,並且在成長的點滴中學習理財和賺錢之道,這種意義是完全不同的。

和孩子一起玩“金錢遊戲”

猶太父母認為,讓孩子提升財商的關鍵是讓他們從小就關注與金錢相關的任何細節。為了達到這一目的,猶太父母會設計很多“金錢遊戲”,引導和鼓勵孩子們去尋找和發現這些細節。在遊戲中,孩子們的好勝心就會被激發出來,進而驅使他們隨時去關注與金錢相關的任何東西。

那麼,這些“金錢遊戲”都有什麼呢?我們就以“猜價格”遊戲來舉例吧。猶太父母會為孩子準備一個箱子,箱子裏擺放好各種日常用品,如杯子、鉛筆、蘋果、勺子、書本等,然後父母會讓孩子猜一猜每種物品的價格,猜對的人可以得到相同價格的錢,最後誰獲得的錢最多誰就是遊戲的獲勝者,獲勝者還能得到額外的獎勵。孩子想贏得遊戲,就會在買東西、逛超市時特意關注各類商品的價格。

當然了,這個遊戲的目的並不是讓孩子死記商品的價格,而是讓孩子通過自己的觀察和詢問去了解金錢的概念,知道多少錢能買到多少東西,同時孩子的記憶力也能得到鍛煉。這樣長年累月地鍛煉下來,孩子們在無形之中就會擁有一種能力——對商品價值極其敏感,對各類商品的價格也是了然於胸。日後,無論是理財、創業,還是購物,這種能力都會幫助他選擇更合適的商品,把握更多的賺錢機會。

其實,我國的父母也應該為孩子設計一些類似的小遊戲,比如假裝買東西、賣東西的遊戲,既能鍛煉孩子們的運算能力,增加對數學知識的應用,還能培養孩子的財商,何樂而不為呢?

垃圾是髒的,可是錢不髒

我們不妨設計一個這樣的場景:一個人在亂糟糟、髒兮兮的垃圾桶裏翻找飲料瓶,一個可愛的孩子路過垃圾桶,好奇地側目而視。然後,孩子會好奇地問媽媽:“垃圾這麼髒,他為什麼要在裏麵翻來翻去呢?”

中國的媽媽也許會這樣回答:“這些人很窮,所以就隻能撿垃圾賣錢。如果你不好好學習,找不到好工作,長大了也隻能翻垃圾桶掙錢。”對於中國的父母而言,這種模式的答案應該占了絕大多數。

而猶太媽媽則不會這樣說,她們會告訴孩子:“垃圾桶雖然很髒,但是通過撿垃圾掙到的錢卻是幹淨的。這個世界上的工作是多種多樣的,人們通過勞動來賺錢,隻要是付出了努力,工作並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掙到的錢也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這兩種答案肯定會帶給孩子不一樣的心理感受。第一種方式會讓孩子嫌貧愛富,在潛意識裏將金錢和勞動分為三六九等,這樣一來,孩子從小就會帶著有色眼鏡去看待這個世界,而這種思維就等於將孩子的財富觀、價值觀套上一個厚厚的套子,讓孩子在束縛中難以呼吸。第二種方式則是告訴孩子,勞動和金錢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隻要是憑著辛勤勞動獲得的金錢,都應該是平等且有價值的。在第二種思想下培養起來的孩子,很少會犯眼高手低的毛病,也不會一會兒覺得這個工作沒意義,一會兒覺得那個工作太髒太累、沒麵子,在創造財富方麵會更加得心應手、百無禁忌。

其實,我們中國的父母確實應該向猶太人學習一下,隻有丟掉錯誤的金錢觀,重新修行,才能在財商教育方麵帶給孩子更正麵、更積極的影響。雖然關於財商教育的學習班、興趣班在國內幾乎很少見,但猶太人對孩子的財商教育也並不是依靠上學習班,而是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完成的。因此,我國的父母也不妨在生活點滴中多花點心思,給孩子的財商培養鋪出一條康莊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