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到樹林裏後,用鎬頭刨了幾棵手腕粗的樹枝,做了個簡單的機關,這些都是在特種兵大隊服役時必須學會的手段。在一處有類似羊蹄印的地方放置好了機關,就出了樹林,沿著山脊尋找可以生火的山洞,順道要找些氣味比較濃烈的植物。尋找了大概三個多小時,終於在一個河穀邊上找到了一個小山洞,又爬到山頂察看了一下周圍情況,確認方圓五公裏內沒有人活動,才從山上下來,看看太陽的位置,還有兩個小時就要日落了,在山洞口弄了些石頭,把洞口封了起來,用登山鎬刨了一圈溝,將洞口圍了起來,溝距離洞口有兩米遠,一指深,一步寬,在小溪邊上采了些灰蒿草,用石頭打碎,均勻的灑在了溝裏,溝上麵用細樹枝和枯葉蓋了薄薄的一層。又去砍了一些倒地的死樹當柴火,放在洞口。一切準備停當,太陽也即將落山,趕緊抓了一把灰蒿草,就跑向放置機關的地方,還不錯,機關的銃枝上插著一隻小鹿,歐陽軒取鹿的時候,有一絲絲的不安的感覺,似乎有其他食肉的動物在自己的附近注視。趕緊取出短刀,用最快的速度卸下一條後腿,去掉皮,用灰蒿草包裹著快速的離開,來到山洞口,搬開封住洞口的石頭,把柴火扔進洞內堆好,用樹枝作了個烤肉架子,再找樹枝穿好鹿腿架在架子上,天色也暗了下來,月亮也出現在了東方,用石頭再次封住洞口下半部,點燃了柴火,開始專心的烤起了鹿腿。等天完全黑下來的時候,鹿腿也烤得差不多了,撒上些鹽,在炭火的餘燼上再烤了一會兒用灰蒿草覆蓋了灰燼熄滅了火,借著月光用刨溝弄出來的土,覆蓋在上麵,鋪平。然後伴著星月的光芒一邊吃著鹿腿,一邊向放背包的地方前行,在放背包不遠處明顯的看到了熊的腳印。取回背包,拿出兵工鏟,把吃完的鹿腿骨頭在石頭下挖個坑埋掉,拍實。然後背著背包回到了小山洞,借著月光用兵工鏟又鏟了一些土填在了灰燼上,然後鋪平把剩餘的灰蒿草在洞口用鏟子搗碎,撒在了周邊,把自己的所有裝備轉移到洞內,進入洞內鋪上防潮墊,拿出睡袋鋪平,然後打開頭燈,用最快的速度從洞內用石頭把洞口封住,檢查了一遍,見洞口已封閉的很嚴實,心也就完全放了下來,鑽進睡袋,把短刀放在了順手的位置,拿出了平板研究了一番路程,又看了看秦漢曆史。關了頭燈,沉沉的睡去。
也不知睡了多久,這多天來的疲乏,在飽餐鹿腿後,讓歐陽軒睡得很香,也很沉,就在他睡著的時候,洞外好幾隻雪豹從洞口經過,由於灰蒿草的味道太過濃烈,掩蓋了所有其他的味道,豹子也沒有發現這裏還有個人,由於吃剩的鹿腿沒有埋在洞附近,豹子也就無視這裏與以前的不同,繼續尋找獵物,去溪邊飲水。一群狼也是同樣走過,還有一頭母熊帶著兩個幼子也從這裏通過,它們都似乎都沒有注意這裏的變化。
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向河穀,陽光順著石頭縫隙也鑽進了山洞,歐陽軒舒坦的伸了個懶腰,這一夜是他出行這麼多天來,最舒服的一次。鑽出睡袋,收拾好睡具,取出鍋用氣罐煮了點麵,靠在洞壁上看著陽光散射在洞內的萬般變化,愣愣出了一會兒神,快速吃完麵。用灰蒿草葉子把鍋擦幹淨,又用紙擦了一遍,放進背包,插好腿上的短刀,就在洞外一聲傳出了喀吧喀吧的聲音,雖然聲音不大,但聽得很清楚。歐陽軒迅速抽出短刀,以戰鬥姿勢來到洞口石頭壁前,透過石縫向外觀看,原來是一隻路過的棕熊踩到了溝裏,突然的變故,讓熊嚇了一跳,現在已經走向了遠處。等看著熊消失在視線裏,歐陽軒才放鬆下來,從裏麵推倒堵住洞口的石頭,推得很用力,也很快,聲音也很大,不少石頭順著坡度向下滾落下去,估計那頭熊已經被這聲音嚇得跑更遠了,歐陽軒才從洞裏出來,欣賞著朝陽下的高山河穀,那是一幅非常壯美的影像,美的讓人心醉,空氣帶著一種特有的芬芳,趕緊拿出單反相機,拍了幾幅照片,坐在洞口曬了一會兒太陽,看著草葉上的露水散去,背上行囊繼續行程,先是來到放置機關的地方,那隻小鹿現在也隻剩下一副散落的骨頭,把那根用作機關中用作立弦樹枝撿了起來,這樣韌性好的木質不多,插到背包側麵。又去了埋骨頭的石頭下,埋的骨頭早就不見了蹤影,隻剩下散亂的土和雜亂的動物足跡。
歐陽軒,緊束了一下背包和裝備,從這裏下山,向著天鵝湖前行,從這裏向北翻過天山,就是後世的奎屯,那裏現在應該是烏孫國或者大月氏,隻要到了那裏就能補充一些東西,畢竟自己還沒有忘記有次執行任務前學的哈薩克語,作為烏孫人的後裔,語言上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差別。沿著天山北麓向東,到天池附近,沿著山穀進入後世的大阪城,再折向東翻越天山,就能到樓蘭。備用的方案就是向東在呼圖壁那裏直接翻越狼塔古道,也可以直接到天山南麓淺山區,再折向東,這個是由於意外原因導致無法在入冬前到樓蘭時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