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視可以增加寶寶知識,但看電視過多,不僅會損害身體,而且對智力也會有不利影響。
據美國專家瑪麗·溫女士對兒童與電視的研究結果,每天持續看電視數小時會對兒童大腦發育產生不利影響。
寶寶天生對顏色、聲音比較敏感,出生後不久就喜歡對著五顏六色的電視畫麵,6個月以後,就能看懂簡單的電視節目。一旦讓寶寶們坐在電視前,他們會非常安靜地一直盯著電視看,媽媽們一定很高興,寶寶那麼小竟然能如此安靜而專注地觀看電視節目,其實如果他們長時間如此,那才是麻煩的開始。
電視對寶寶的危害
對大腦發育造成永久性損傷
根據澳大利亞的最新腦科學研究表明,當寶寶看電視時,專管視覺、分析、計算等的大腦左側皮質,會因注意力隨畫麵的轉移而呈散亂狀態。接受顏色信號的右側皮質也會喪失信息抑製力,讓左右皮質之間的通路減少,而呈現腦構造破壞的慣性狀態。
長此以往,寶寶的大腦細胞將受到永久性的損傷。這種損傷同時是結構性和化學性的損傷,受傷的細胞在結構上和化學反應上的變化會影響寶寶正常腦功能的發育。
抑製寶寶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多看電視還會使寶寶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都受到抑製。許多老師報告,一些常看電視的寶寶們不能看懂沒有圖的故事,因為電視枯萎了寶寶在自己腦中製造圖像的能力。
西班牙小兒科醫生的心理實驗也證明,由於寶寶不能清晰地思考,也不能進行建設性的想象,電視影像在寶寶的腦中留下一些不受處理的圖像,長久地在腦中徘徊。如果沒有成人的啟發和講解,這些圖像就在寶寶的腦海中遺留下一些永久性的扭曲內容,使寶寶變笨。
此外,寶寶對待事物持之以恒的能力也因多看電視而大受破壞。他們習慣於看上幾小時的電視,卻難以處理一件在30分鍾或1小時內就能夠得到解決的問題,因此這些寶寶受不了一些較難學的事物。每當需要他們長時間專心完成一項任務時,遇到一個小困難便馬上想放棄。
影響寶寶的語言交流能力
因為,寶寶的耳朵會對機械的聲音產生反應,而對於母親的聲音變得反應遲鈍。有些媽咪會認為,就讓寶寶聽電視的聲音吧,那不是一樣的嗎?電視的聲音是機械的,人的聲音則是悅耳和諧的,兩者是不一樣的。如果讓寶寶的耳朵適應機械的聲音,就會導致他們對媽咪的聲音漸漸失去反應,從而喪失和真實生活中的人交流的能力。
而對於那些不會說話的寶寶來說,電視影聲對寶寶隻有單向的溝通,寶寶坐在電視機前,毫無選擇地不斷接受圖像和聲音的衝擊刺激,卻習慣性地不作任何主動的反應。這樣,時間一久,主動反應的語言智能,便因缺乏使用機會而日漸停止進化,甚至出現退化,於是,許多電視迷寶寶,到了3歲仍舊不會說話。
當旁人要對他說話時,他的目光也不懂得要跟別人的目光接觸,常常像個半盲的人似地東張西望,而所發出的聲音都局限於“嗯”“唔”等無多大意義的單音。受電視損傷比較嚴重的寶寶,甚至可能出現自閉症的傾向。
父母如何指導孩子看電視
電視可以使寶寶增加知識、受到教育,但不健康的電視也可教壞寶寶。美國耶魯大學家庭電視中心主席傑羅姆·辛格對父母如何指導寶寶看電視提出以下幾點原則:
寶寶過度迷戀電視的深層次原因是因為寂寞,缺少大人的陪伴。隻要家長們肯花心思去安排,找各種有趣的活動盡量豐富孩子的生活,很快你就會發現孩子根本不樂意對著一台冰冷、沒有感情的電視機。對寶寶所看的電視節目和看電視的時間加以限製。讓寶寶在規定的範圍內對他能看的電視節目進行某種選擇。
和寶寶一同看新電視節目。
要對電視節目內容提出反駁。要記住,如果你認為這則商業廣告節目是騙人的,是采取不正當手法的,應該同寶寶講明這一點。
另據美國“電視指南”在如何指導寶寶看電視問題上提出如下建議:
讓寶寶從小養成良好的看電視習慣。
有計劃地收看一些電視節目。
教導寶寶分辨電視節目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
不要讓寶寶以看電視為借口,而不參加其他的活動。
利用敏感性的電視節目主題,引導討論的能力。
拆穿電視廣告的欺騙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