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嗅覺:剛出生的寶寶能分辨不同氣味,經過幾天的母乳喂養,寶寶就能夠分辨自己母親的氣味,對沾有母乳氣味的物件表現出很大的興趣。經常讓寶寶聞聞各種氣味有助於提高寶寶對氣味的分辨能力。
總之,要抓住這段時間給予寶寶感官最佳的刺激,促進寶寶感覺器官的發育。
22.如何對1~3個月的寶寶進行智力開發
1~3個月的寶寶已經開始積極的學習認識這個世界,所以作為爸爸媽媽的你有很多事情要做。
(1)聽覺訓練:3個月的寶寶已經開始能夠分辨不同的聲音了,可以從寶寶很小的時候就給他聽不同的聲音,如聽悅耳的音樂,用舒緩溫柔的語調跟他講話,給寶寶唱歌,用不同聲音的玩具去逗引他,同時還可注意玩具的移動,可以幫助寶寶學習發出不同聲音的位置。這些努力可以為寶寶提供大量的聲音素材,使寶寶的聽覺更加靈敏。
(2)視覺訓練:由於寶寶一生下來就存在視覺,所以我們可以給寶寶的小床上方懸掛一些色彩鮮豔的玩具或氣球,吸引寶寶注視,可以在寶寶眼前輕輕挪動玩具,吸引寶寶的目光去追隨,當然還可以給他翻看一些大的色彩對比度較強的圖片,延長他的注意時間。
(3)運動能力訓練:1個月以後的寶寶逐漸有了控製頭部運動的能力,可以每天讓他在床上做短時間的俯臥訓練,每次時間不宜太長,從半分鍾開始,根據寶寶的能力逐漸延長至2~3分鍾,在他俯臥的時候,爸爸媽媽還可以用玩具在前麵逗引他,誘導他抬起頭。爸爸媽媽還可以自己半躺或躺在床上,把寶寶放在自己的胸前,扶著他的肩膀跟他說話,鼓勵寶寶抬頭。
(4)社交能力和語言訓練:用輕柔的語調多和寶寶說話,促使寶寶產生良好的情緒,用不同的表情逗引他,引導寶寶發聲、微笑。對寶寶發出的似是交流的“a,o”音給予溫柔地回應,使寶寶建立安全感。
(5)記憶訓練:2~3個月的寶寶會去尋找他視野中突然消失的東西,可以經常引導他做一些尋找的遊戲,有助於寶寶記憶的發展。
(6)被動體操:2~6個月的寶寶在爸爸媽媽幫助下完成的體操,叫寶寶被動體操。做寶寶被動體操,一般在喂奶後1小時,根據室溫的高低寶寶可裸體或穿少量輕便的衣服。爸爸媽媽幫助寶寶做操時,動作要輕柔而有節奏,不可強拉硬扭,以免損傷寶寶的關節和肌肉。
寶寶被動體操共有8節,包括擴胸運動、上肢運動、肘關節運動、肩部運動、膝關節運動、下肢運動、髖關節運動和屈趾運動。
23.如何對4~6個月的寶寶進行智力開發
(1)視覺和聽覺的訓練:繼續用顏色鮮豔的玩具刺激寶寶的視覺發育。5~6個月,可以訓練寶寶注視遠距離的物體,多帶寶寶去戶外認識世界,教他學習認識眼前感興趣的東西。4~6個月的寶寶已具有初步的音樂記憶力並對音樂有了初步的感受能力,可以讓寶寶反複聽某一樂曲,增強寶寶的音樂記憶力;還可給寶寶聽模仿動物叫聲和大自然中某些音響的音樂,引起他的興趣和愉快的情緒。
(2)運動能力訓練:4個月的寶寶已經能夠做出側翻的努力了,爸爸媽媽可以拉著他的手或足幫助他練習翻身。他的頭已經很穩定,每天的俯臥支撐訓練可以適當的延長至2~3分鍾,還可以慢慢拉著他的雙手將他從仰臥位拉成坐位。用一些小玩具吸引寶寶,鼓勵他學會伸出手主動抓握。繼續訓練寶寶轉頭追物聽聲音。5個月的寶寶可以訓練他手臂伸直支撐,用雙手支撐起胸部,這樣可以加強手臂支撐力量。還可訓練他坐的能力,開始時可以讓寶寶靠著支撐物坐著,也可以在前麵用玩具逗引寶寶直起身子,逐漸向獨坐過渡,一般來說6個月的寶寶已經可以直腰坐了。
(3)語言能力訓練:語言是人類特有的高級神經活動,語言的發展要經過發音、理解和表達3個階段。嬰兒期正是學習語言的發生期,爸爸媽媽要利用一切條件對寶寶進行語言訓練,為日後的語言發展奠定基礎。4~6個月的寶寶雖然還不會說話,但他會把聽到的內容作為信息,存入記憶庫中,為未來的語言交流打下基礎。語言能力是從日常生活中學來的,在日常生活中多對寶寶說話,將說話與教寶寶認識環境的活動結合起來。反複教寶寶認識寶寶熟悉並喜愛的各種日常生活用品,如起床時教寶寶認識衣服和被子,開燈時教寶寶認識燈,坐小車時認識小車,戴帽子時認識帽子等。多帶寶寶外出開闊眼界,認識大自然,如汽車、房子、大樹、花草、小動物等。在與寶寶一起玩耍時,可利用寶寶喜愛的玩具和活動來教寶寶,如爸爸媽媽扮作小狗“汪汪”叫,玩娃娃時把娃娃藏起來讓寶寶去找。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媽媽要多叫寶寶的名字,逐漸讓寶寶熟悉自己的名字,並教寶寶認識家庭成員,如媽媽、爸爸、奶奶等。
(4)遊戲和社交行為的訓練:要耐心教寶寶做遊戲,提供適合寶寶特點的玩具,如顏色鮮豔的鈴鐺、手鈴、一握即響的小動物等。爸爸媽媽要用愉快、親切的表情拿一個玩具給寶寶看,搖搖鈴給寶寶聽,同時給寶寶講玩具的名稱。反複幾次後先由爸爸媽媽手把手教寶寶拿著搖,同時用讚賞鼓勵的語氣強化寶寶的動作。把玩具懸掛在小床上方,寶寶伸手能觸到的高度,讓寶寶看、碰觸。經過多次訓練,5~6個月的寶寶就會自己玩了。很多6個月的寶寶已經開始認生了,見到生人他們會用警惕的眼光看著,會拒絕陌生人的擁抱,膽小的寶寶甚至會哭起來,爸爸媽媽應該多帶著寶寶到集體環境中去適應,參加一些親子活動,使寶寶不再恐懼。
24.如何對7~9個月的寶寶進行智力開發
(1)運動的訓練:7~9個月期間,寶寶的任務主要是學會長時間的獨坐,每天要有時間讓寶寶坐在床上,訓練他通過自己的努力保持長時間的獨坐,並學會左右側身抓物,保持坐位平衡。另一項重要的運動就是學習爬行,因為爬行時寶寶必須頭、頸抬起來,胸腹離地,用四肢支撐身體的重量,這就使手、腳、胸、腹、背、手臂和腿的肌肉得到鍛煉而逐步發達起來,為以後站立和行走打下基礎;另外,寶寶學會爬行以後,擴大了視野和接觸範圍,通過視覺、聽覺和觸覺等感官刺激大腦,可促進各方麵的協調,對大腦的發育和智力的開發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通過爬行,還能提高寶寶的新陳代謝水平,有助於身體的生長發育。
爸爸媽媽可以幫助寶寶學習爬行,首先要有一個適合爬行的場地,必須是一個大的平麵,平整幹淨。將寶寶俯臥在床上,媽媽在寶寶前麵擺弄會叫或會響的玩具吸引他的注意,並引導他來拿,爸爸則在身後用手推著寶寶的雙腳掌,使其借助爸爸的力量向前移動身體,接觸到玩具,以後逐漸減少幫助,訓練寶寶自己爬。開始爬行時寶寶可能很費力,腹部離不開床麵,爸爸媽媽可用一條毛巾放在他的腹部,然後提起腹部讓他練習手膝爬行,漸漸地他會上下肢協調起來,可以用雙手及雙膝協調靈活地向前爬行。練習爬行不但輪流鍛煉了四肢的耐力,而且能增強小腦的平衡與反應聯係,這種對寶寶日後學習語言和閱讀也會有良好的影響。
(2)語言訓練:7個月左右的寶寶已步入了學習語言的敏感期,爸爸媽媽要敏銳地捕捉住這一教育的契機,在寶寶愉快時,或者每天臨睡前,經常給他朗讀圖書、念兒歌、說繞口令;在日常的生活當中,隨時隨地多和寶寶說話,並注意將語言、物體和動作聯係起來,通過寶寶的視覺、聽覺及觸覺等來幫助寶寶進一步理解語言。比如,寶寶口中亂叫“爸爸媽媽”時,開始時他還不懂得語意,但隻要一旦發現他發出“爸爸”的聲音,你就立刻讓他的臉朝向爸爸,用你的手指著爸爸,並模仿他“爸爸”的聲音。漸漸地當你說“爸爸”時,他就會朝爸爸看;用同樣的方法,當你說“媽媽”時,他就會轉向媽媽一方。再比如,媽媽一麵拿著蘋果,一麵發出“蘋果”的聲音,同時讓寶寶摸摸、聞聞、嚐嚐,這樣經過數次的重複,媽媽一說“蘋果”兩字,寶寶就能知道是什麼意思了。還可以用類似的方法,教寶寶指認自己的五官等。還應有意訓練8~9個月的寶寶,語言和動作的聯係,如“謝謝”“再見”。爸爸給寶寶玩具或東西吃時,媽媽在一旁要講“謝謝”,並要求寶寶模仿點頭或鞠躬的動作以表示“謝謝”。當家裏有人出門,你一麵說“再見”,一麵揮動寶寶的小手,向要走的人表示“再見”。通過逐漸訓練,使他一聽到“謝謝”就鞠躬或點頭,一聽到“再見”就揮手。
(3)寶寶主被動操:寶寶主被動操適用於7~12個月的寶寶。是在成人的適當扶持下,加入寶寶的部分主動動作來完成的。寶寶主被動操的動作主要有鍛煉四肢肌肉關節的上下肢運動,鍛煉腹肌、腰肌及脊柱的橋形運動、拾物運動,為站立和行走做準備的立起、扶腋步行、雙腳跳躍等動作。寶寶每天進行主被動操的訓練,可活動全身的肌肉關節,為爬行、站立和行走打下基礎。
(4)社交行為訓練:7~9個月的寶寶正處於認生期,看到陌生人靠近時,寶寶會猛地一下揣回媽媽的懷裏,有的寶寶會回頭,以此來躲避陌生人,有的寶寶會大聲哭鬧。為了幫助寶寶順利度過認生期,要多多給寶寶創造與小朋友、陌生人在一起玩的機會,可以進行一些遊戲訓練,成人在與寶寶玩遊戲時,要慢慢逗引寶寶開心,使寶寶逐步緩解認生引起的緊張情緒,進而接近不太熟悉的陌生人。寶寶漸漸地和生人接觸多了,也就不再認生了。
25.如何對10~12個月的寶寶進行智力開發
(1)運動能力:10~12個月寶寶已不滿足於爬行,首先要進行是站立訓練,可以讓他扶著家具站起來,有欄杆的小床最適合他練習站立。可在小床上放一個玩具,讓他練習蹲下去取,再從蹲位扶著站起來。練習獨站是一個新的挑戰,開始可以靠著牆站立,慢慢再離開牆麵2~3厘米獨立站立。當會獨站時,要給予表揚。每個寶寶的個性不同,在練習過程中摔跤是難免的,隻要保護好不傷到寶寶就可以了。
然後可以進行扶走訓練,將寶寶腳底放在媽媽的腳背上,媽媽向後移動步子,讓寶寶體驗“走”的感覺,引導寶寶腳與媽媽同步用力,鍛煉寶寶腳部肌肉,為走做準備。爸爸媽媽可以兩手握住寶寶手,一步步往後退,讓寶寶慢慢邁步向前。一天訓練3~4次,每次時間不要太長,以免過分疲勞。可讓寶寶雙手扶著床沿站好,媽媽在距離寶寶1米外,用玩具逗引說:“寶寶走過來!”讓寶寶雙手扶床沿向前走。走得比較穩了,再引導寶寶一手扶床走。也可以讓他練習扶著沙發從一頭走向另一頭。
給寶寶創造一個寬鬆自由和安全的環境,不但可以促進他的翻滾、坐、爬、站和走等大運動能力發展,還可以促進認知能力的發展。
(2)語言認知能力訓練:這個階段寶寶的認知能力提高主要靠感知運動的方式,所以要讓寶寶多看、多聽,接觸各種物體,通過自己主動運動的探索去認識這個奇妙的世界和自我。好奇心是寶寶認知發展的動力。對於寶寶的好奇心,千萬不能用“不能動,不能拿”給壓抑了,隻要沒有危險,不會損壞重要的東西都可以讓寶寶玩。10~12個月的寶寶有了初步的記憶能力,能在你的幫助下調整自己的注意指向,你可以引導他共同注意某人、某物或某活動,通過共同注意,使他認識更多的周圍人和事,更有效地與他人進行交流,學習有關的知識和經驗。此外,尋找藏起來的物體或藏貓貓是這個年齡的寶寶感興趣玩不膩的遊戲,也是增強記憶力的好方法。
(3)語言方麵:10~12個月寶寶能聽懂更多的詞,對簡單的要求做出反應,這年齡段是學會聽和說的寶貴時間。要麵對麵和寶寶說話,說正常句子,句子要簡短,節奏較慢,發音要清晰。要和寶寶說那些看得見的東西和寶寶感興趣的東西、感興趣的事物名稱,這些容易使他記住。
(4)情感和社會適應能力:高質量的依戀情感是發展健康人格的基礎,並對未來學習成績有重要影響。寶寶需要幫助和安慰時,應鼓勵他獨自玩耍。這年齡段的寶寶對陌生人都有認生、焦慮和害怕的情緒,媽媽更要多關心寶寶,建立良好的依戀關係,讓他有安全感。並要多給他創造機會與人交往,和小朋友接觸。這樣,經過訓練的寶寶對陌生人的不良情緒就會逐漸減少,與母親分離時的焦慮情緒也會減少。
26.如何對13~15個月的寶寶進行智力開發
當寶寶長到13~15個月的時候,身體的肢體動作慢慢發育,爸爸媽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的培養寶寶動作能力,進行一些有意識的訓練。
(1)運動發育訓練:此階段主要的大運動就是行走,行走訓練可以循序漸進地進行,爸爸媽媽可以先引導寶寶扶著小欄杆平行挪步,然後練習推著學步車向前走,也可以牽著他的手行走,從雙手牽過渡到單手牽,等寶寶走得熟練後,就可以練習獨站和獨走了。等他能夠獨立行走以後,爸爸媽媽還可以通過遊戲的方式訓練寶寶走曲線,轉身,下蹲撿起地上的物品。這個階段寶寶手部動作的穩定性進一步提高,可以通過訓練寶寶搭積木、撿起小珠子,向瓶子裏投入小丸,撕紙,翻書等手部動作,提高寶寶的精細動作能力。
(2)語言認知訓練:這一階段的寶寶視野更加開闊,對什麼東西都很好奇,對各種事物的概念逐漸建立,並形成了初步的語言。爸爸媽媽應該重點關注的是寶寶的理解能力,其次才是語言表達能力,因為隻有理解了相當多的詞彙才能發展出有質量的語言。爸爸媽媽應該每天拿出一定的時間,有意識地教寶寶說話。選擇的詞彙往往從寶寶日常生活中接觸最多的開始,名詞或動詞相對比較直觀,如稱呼、五官、食品、常用的動作性指令等等,這樣可以幫助寶寶建立詞彙與實物,或詞彙與動作之間的聯係,形成詞彙的概念。對所教的詞彙反複強化,在各種場合出現你想要寶寶掌握的詞,通過強化使寶寶把所要學習的目標詞彙牢牢記住,讓寶寶在任何場合中聽到這個詞都能夠做出正確的反應。此外,要讓寶寶多看書,多給他講故事。
(3)社交行為訓練:在培養寶寶定時睡眠、定時進餐、定時大小便等生活習慣後,還要進一步培養寶寶主動控製大小便、主動坐盆,自己脫鞋、脫帽等能力,讓他學會自己擺放鞋子,將鞋子放在固定的地方等,養成一些生活好習慣。爸爸媽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用自己表情的變化來啟發寶寶分辨他人情緒的能力,讓他在和爸爸媽媽的接觸中,逐漸體驗到爸爸媽媽喜、怒、哀、樂的各種表情。這個階段的寶寶由於具備一定的自我意識,但是表達能力還不足,當爸爸媽媽不能夠理解他所想表達的意圖時,會變得很容易發脾氣。因此,在此階段中爸爸媽媽還要注意學會觀察理解寶寶,引導他通過肢體語言或手勢正確的表達自己的意圖,並逐漸學會克製自己的情緒。
27.如何對19~21個月的寶寶進行智力開發
(1)運動能力發育訓練:本階段可以繼續延伸前一階段的訓練,並進一步加強。主要是身體的平衡和控製姿勢方麵,走、跑很順利完成的寶寶還可以訓練他倒退走和側向走,繞過障礙物跑,這些是寶寶動作協調和穩定的表現。可以教他做簡單的體操,一方麵可以訓練寶寶肢體的運動,另一方麵也可以鍛煉寶寶的記憶、理解規則,養成良好的習慣。可以教會寶寶如何用筆塗鴉,進一步提高手的控製能力;還可以讓寶寶學習簡單的對折紙,提高動手能力;也可以訓練他熟練地使用杯子、碗和飯勺,這樣可以提高寶寶的生活自理能力。
(2)語言認知發展訓練:在日常生活和遊戲中,注意培養寶寶的認知能力,鼓勵寶寶積極思考,教會寶寶一些反義詞概念,如多少、大小、高低等等,並逐漸學會分辨這些概念。教給寶寶一些簡單的觀察方法,讓寶寶學會觀察不同的事物。可以通過經常提問的方式有意識地讓寶寶記憶一些東西,提高寶寶的記憶力。寶寶說話時可以反複使用熟悉的單詞,鼓勵寶寶使用準確、簡單的雙詞句或三詞句來進行表達,並可以用簡單語言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如阿姨抱、不要、不吃等。不能嘲笑他說錯的話和重複寶寶錯誤的語言,應該耐心等待給他應答時間,鼓勵他表達他想說的話,爸爸媽媽要使用正確的語言與寶寶對話,盡量不要使用幼兒語。可以教寶寶正確使用“我”來表達,初步建立自我意識。
(3)社交行為發展訓練:此階段的寶寶逐漸顯示出情緒情感發育的特征,他們對新鮮的事物很感興趣,並在模仿中獲得快樂。對黑暗、獨處、陌生事物等產生恐懼,會導致產生分離焦慮。開始出現驕傲、自豪、不安等情緒的萌芽。對爸爸媽媽來說,此階段應該通過細致的觀察,掌握寶寶情緒情感變化的特點,並進行適當的引導。應當鼓勵和創造機會讓寶寶用自己的方式去主動接近別人。因為這個階段的寶寶還不會分享,所以經常為爭奪玩具而打架。這就需要爸爸媽媽教育寶寶逐漸學會與同伴交換玩具。此階段是性格初步形成的一段時期,適當的引導會使寶寶身心發展更加健康,形成良好的習慣。
28.如何對22~24個月的寶寶進行智力開發
(1)運動發育訓練:由於這個階段寶寶已經能夠走、跑得很好,大運動訓練的重點在於進一步訓練身體平衡的控製。在平地訓練的基礎上逐漸加入上下樓梯、跳躍等內容。
①訓練上、下樓梯。應該從上樓梯開始,先選擇較低,層數少的樓梯,使寶寶能夠較順利地上完樓梯,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可以先牽著他的手幫助他上樓梯,等他的動作更協調的時候鼓勵他自己上,上樓梯對於加強寶寶下肢肌肉力量及促進身體平衡能力有很好的訓練作用。下樓梯的掌握比上樓梯要晚一些,同樣也需要先進行輔助。
②跑步練習。通過遊戲訓練寶寶跑步可以加強寶寶控製身體的靈活性和穩定性,應根據寶寶的實際能力調整跑步的方式,如剛開始的時候可以跑直線,跑得很好了可以練習轉彎跑,跑圓圈,聽指令跑步-停止等。
③原地彈跳訓練。可以先拉著他的手幫助他跳起,也可以鼓勵他從最後一級台階上跳下來。由於這一階段的寶寶身體控製能力還有限,跳躍的能力還是剛剛形成,因此主要訓練他雙腳並攏跳。精細動作方麵可以繼續強化手部動作的穩定性與手眼協調性,如繼續通過遊戲的方式訓練他搭積木,串珠子,模仿畫,學習用勺子吃東西等。
(2)語言認知能力訓練:寶寶在1歲半後,言語發展會突飛猛進,他們不但能重複成人說的言語,而且想要自己說出周圍東西的名稱。
此階段認知理解能力會飛速發展,寶寶懂的東西呈現爆發性的增多,求知欲非常旺盛,對身邊的一切充滿好奇,爸爸媽媽應該抓緊這段時間,常帶寶寶到戶外、公園去玩,鼓勵他與人交往,並引導寶寶仔細觀察遇到的事物,告訴他遇到事物的名稱和特點。通過學習,寶寶會逐漸學會區分大小、多少、長短、高低,建立起不同顏色的概念,可以在生活中利用實物、圖片或日常生活經驗,經常向寶寶說說各種物品的特性,如“大蘋果、小蘋果,紅帽子、黃帽子,熊貓胖、小貓瘦,長頸鹿高、梅花鹿矮”等,這樣可以促進寶寶的認知理解能力發展。
另外,可以從說話的角度來進行訓練。
①教寶寶學說主謂賓句式的話。在寶寶會說簡單句的基礎上教他學說含有主謂賓句式的完整簡單句,如“寶寶吃飯、爸爸回家了、寶寶踢皮球”等。這些伴隨生活情節的語言,寶寶就容易理解和模仿。
②教寶寶回答疑問句。爸爸媽媽應在生活或遊戲中教寶寶回答“某某東西在哪裏?”的疑問句,如將寶寶喜歡的玩具如小皮球、小汽車等,放在他看得見但拿不到的地方或藏起來,問寶寶:“小汽車在哪裏?”一邊鼓勵他去尋找,一邊教他說出“在這裏或不知道、沒看見、找不到”等話。這種訓練也可以在戶外隨時進行,如抱著寶寶邊走邊問:“樹在哪裏?”“滑滑梯在什麼地方?”等,讓寶寶回答。
③教寶寶回答故事中的小問題。每講完一個故事都要對寶寶提一點小問題讓他回答,如講完《龜兔賽跑》的故事,可以問寶寶:“誰贏了?誰輸了?”寶寶若答:“烏龜贏了,兔子輸了。”爸爸媽媽可以接著問:“為什麼烏龜贏了?兔子輸了?”寶寶可能會說:“烏龜沒有睡覺,兔子睡大覺。”若不會回答,爸爸媽媽要耐心引導。回答問題的準確性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培養寶寶願意回答問題的興趣,以訓練他聽和說的能力。
④教寶寶理解選擇句。在生活中可以教寶寶回答選擇句的提問,如爸爸媽媽準備好一些物品,然後依次問寶寶:“你是要餅幹,還是要糖?”“你是要蘋果,還是要香蕉?”等,讓寶寶做出選擇回答。
⑤繼續教寶寶背誦兒歌和順口溜。2歲左右的寶寶發音器官尚未發育成熟,往往吐詞不清,這是很正常的,但可以通過教寶寶背兒歌和順口溜來訓練寶寶逐步把字音發準。
(3)社交行為發展訓練
①發展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教寶寶用小錘子將小木板砸進潮濕的沙土中,用木棍將手拿不到的環拉到跟前等。
②與人交往的訓練。此時期的寶寶可以學習用語言與人交往,學習各種社交性語言,可以訓練寶寶初步建立與人交往中一些簡單的是非概念。
③適應作息製度。將寶寶白天的睡眠安排在午飯後,睡眠時間為1.5~2小時。這往往需要有一個過程,爸爸媽媽可根據自己寶寶的身心特點,逐漸使寶寶的作息時間向新的製度過渡。
④訓練寶寶的進餐姿勢。教會幼兒正確使用餐具,不要邊玩邊吃,不要在飯桌上引逗寶寶大笑,以防嗆咳窒息,飯後不要讓寶寶做劇烈活動,可讓寶寶輕微安靜地活動半小時,避免嘔吐。
⑤教寶寶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習慣。
29.如何對25~30個月的寶寶進行智力開發
(1)運動發育訓練:本階段寶寶的粗大運動訓練應該以加強寶寶身體的平衡控製及肌肉力量為主。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創造機會達到訓練的目的。比如,讓寶寶端水走可以訓練他保持平衡的能力,帶他到更大的活動場所,進行滑滑梯、蕩秋千、攀爬、跳蹦床、騎小車等訓練。平時可以讓寶寶自己上下部分樓梯,還要逐漸教他學會雙足交替,教他原地跳躍、獨腳站、倒退走、走直線等,這些都可以提高寶寶的平衡能力。需要注意的是,爸爸媽媽不要總是怕寶寶累著,因為這個階段的寶寶本來就是精力充沛的,過分剝奪寶寶的運動權利隻會使寶寶變得更加體弱。也許他會摔倒或磕磕碰碰,但是正是由於寶寶有了這樣失敗的經驗,他才會總結失敗的經驗,知道危險的概念,在以後的遊戲中他就會變得更加小心,這是每個寶寶都應該經曆的過程。
精細動作的訓練可以進行手臂力量的訓練,如拿重物,敲敲打打的遊戲,可以進行一些新的手眼協調訓練,如拋接球遊戲、串珠子、拚圖、玩積木、折紙、組合玩具等;可以進行一些手指遊戲,通過遊戲使寶寶認識每個指頭並可以很順利地做出多種手指動作;還可以培養寶寶在生活中加強手的應用,如鼓勵他自己用勺子吃飯、自己擰開門把手、自己打開或蓋上瓶蓋等。
(2)語言認知能力的訓練
①觀察能力的培養。繼續擴大詞彙量,並教會寶寶觀察事物的特性。利用不同的道具,通過不斷地對比、教他掌握更多事物的特性,如形狀、裏外、遠近、天地、白天黑夜、男女、老少等;帶寶寶到戶外觀察,教寶寶學會先觀察周圍總體概況,再集中觀察某一特定的事物。還要培養寶寶注意力的持久性,集中性,發展注意力。可以在他玩某種玩具時,指出不同的特點,發展出多種玩法,使寶寶感興趣,引導他繼續發掘新玩法,並對他的每一次創新給予鼓勵,如搭出不同的積木圖形,做不同的拚圖等。
②記憶力的培養。隨著寶寶語言能力的提高,可讓寶寶複述成人的話語。可從簡單的短句開始,然後教長一點的句子如背誦歌詞、兒歌、古詩等,以促進寶寶記憶能力的提高。逐漸教會寶寶學習數字的概念,利用他們機械記憶力強的特點,不斷發掘生活中與數字有關的信息,反複訓練,可以強化數字的概念。經常提問一些最近發生的事情,加強他的記憶力。
③思維能力的培養。開始培養寶寶對因果關係的認識。讓寶寶看看風吹能使小風車旋轉,還能使臉盆裏的水出現波紋,將肥皂水吹出五顏六色的肥皂泡。這可激發幼兒的好奇心,激發其學習探究的熱情,促進認知發育;可以進行一些歸類練習。教寶寶根據事物的某些性質練習分類,如可按聲音分類,將能發出聲音和不能發出聲音的東西歸類,還可按顏色、形狀、大小、用途分類等,以提高寶寶歸納、概括的能力。可以從簡單的分類逐漸向複雜的分類過渡;發展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意造成一些明顯的錯誤或者設置一些障礙,讓寶寶去發現,並鼓勵他說出錯誤所在及解決辦法,以培養寶寶分辨問題的能力。
④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培養。可以進行表演遊戲,讓寶寶在表演中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以通過繪畫提高寶寶手眼動作的協調性,並引導寶寶仔細觀察自己所畫圖畫的構圖,想想和他所要表達的事物是否存在聯係。
⑤發音的引導,此階段一部分寶寶還存在發音不清楚的現狀,可以對他們進行一些發音的訓練,可以做一些口舌操促進顏麵發音肌肉的協調性、加強舌運動的靈巧性,可以進行一些吹氣訓練以加強肺活量;注意觀察寶寶發音錯誤的原因,進行相應的矯正訓練。
(3)習慣和生活能力的培養:繼續鼓勵寶寶做力所能及的事,培養良好的睡眠、飲食、衛生等習慣,培養愛勞動,關心別人的品德。教寶寶自己解開扣子,脫掉衣服,大小便後自己幫忙提褲子,洗手後用毛巾擦幹手並將毛巾放回原處,自己用勺進食,遊戲結束後將玩具收拾放回原處等。還應鼓勵寶寶樹立克服困難的信心,當寶寶遇到困難要求成人幫助的時候,成人應鼓勵寶寶再試一試,而不要馬上替他完成,當寶寶重複多次成功後,應鼓勵和表揚寶寶。
(4)社交能力的培養:此階段應訓練寶寶和別人一起玩合作遊戲,使寶寶在遊戲中懂得遵守一定規則,相互合作。多帶寶寶接觸社會,教寶寶有禮貌地稱呼周圍的人。另外,此階段寶寶已形成了最基本的道德情緒,對成人的讚許會表現得開心,對成人的譴責會表現沮喪。開始能辨別簡單的是非行為。爸爸媽媽在進行道德教育時,應當以身作則,此外,還要激發兒童對符合社會道德的行為產生愉快、自豪、羨慕、向往的情緒體驗,而對違反社會道德的行為表示厭惡、羞恥、蔑視。及時表揚寶寶好的行為,批評糾正寶寶不良行為習慣。教育寶寶要愛護玩具、有禮貌、不亂扔果皮、主動收拾玩具、公園的花不能摘、不隨地大小便等。要從小培養幼兒的美感,使他們學會看到美的東西會感到愉快,培養審美能力。
30.如何對31~36個月的寶寶進行智力開發
(1)運動能力的訓練:在上一階段訓練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平衡能力和運動協調性的訓練。
①獨腳站立練習。讓寶寶學會兩腳交替站立,使雙下肢力量均衡,開始時可以進行輔助,逐漸鼓勵寶寶脫離幫助,延長獨腳站立的時間,使他能夠逐漸地較穩定地單腳支撐5秒以上。
②跳躍訓練。可以進行跳高、跳遠、跳過障礙物練習,並逐漸增加動作的難度。
③發展手部動作協調能力。可以進行畫畫、玩橡皮泥、拚貼畫、各種積木、各種組合玩具、解開或係扣子、用剪刀、折紙等訓練,既可發展寶寶手動作的靈巧性,還可促進寶寶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④騎三輪車。可以訓練寶寶動作的協調性、敏捷性和良好的反應能力,並能幫助寶寶理解交通常識。
⑤平衡木訓練。可以通過走直線、走平衡木的方法提高身體的平衡能力。
⑥攀爬、穿鑽、吊掛等訓練。可以全麵發展身體平衡能力。大多數寶寶在3歲左右,已能夠在各種攀登器(架)上攀登、攀爬、穿鑽、吊掛,保持平衡,這是寶寶身體平衡能力進一步發展的重要表現。
⑦遊泳。感興趣的爸爸媽媽還可以對3歲左右寶寶開始進行遊泳的學習,因為遊泳是一種非常好的綜合性身體鍛煉。
⑧手技巧訓練。熟練地使用勺子,並開始使用筷子進食。
(2)語言認知能力的訓練
①觀察能力的培養。觀察事物的特性,如學會比較長短、比較厚薄或其他各種特征的比較。引導寶寶善於發現近似事物中的不同點和不同事物中的相似點,培養寶寶觀察比較的能力,發展幼兒注意力。教寶寶按成人的指示集中精力完成一件事情或一種遊戲。明確培養注意力的目的,在寶寶完成作業時成人可不斷給予幫助、讚許,表揚寶寶的成績。也可利用比賽的形式,激發幼兒積極性,鼓勵他集中精力。
②記憶力的培養。利用遊戲培養記憶力,如在遊戲中讓寶寶記住幾樣東西,然後藏起來一個讓寶寶說出少了哪一個玩具。練習記憶圖像,如讓寶寶看一張畫有數種動物的圖片,限定在一定時間內看完,開始時時間可長些,逐漸減少看的時間,然後將圖片拿開,讓寶寶說出圖片上有哪些動物。在日常生活中通過提問引導寶寶回想發生過的事情。
③思維能力的培養。學會數數並理解數量的概念。利用語言提問的方式引導寶寶思考,促進思維。發展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寶寶預想事情的結果,從而教會寶寶去思考、推理並學會應當怎樣做。
④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培養。隨著年齡的增長,認知能力的加強,寶寶逐漸能理解並模仿人們之間的關係。此時可引導寶寶做扮演角色的遊戲,可以讓他注意現實生活中角色的特點來豐富他的遊戲情節。在幼兒能畫出一些線條和形狀後,成人可引導寶寶將他所畫的東西同實物作比較,這樣寶寶會更有興趣在繪畫中想象、構圖。培養寶寶聽音樂和欣賞音樂的能力。教寶寶理解歌曲的內容,感受歌曲的思想感情,並要求寶寶在唱歌時用歌聲表達自己的內心情感,想象歌曲提供的音樂形象,從而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3)社交能力的培養
①培養與人交往的能力。可教寶寶與其他寶寶一起做集體角色遊戲,通過這種遊戲培養寶寶建立起與同齡人的關係。在指導寶寶們玩角色遊戲時,爸爸媽媽可幫助幼兒分配遊戲的角色,教幼兒如何遵守角色的各項義務,在角色遊戲中領會人與人的交往和聯係,豐富生活經驗。例如,扮演老師的時候,應該溫和地和寶寶說話,給他們玩具,哄他們玩等,而扮演寶寶的,則要認真聽老師的話。
②發展語言能力。鼓勵寶寶自己敘述一些事情,如“今天在幼兒園做了什麼?”“回來的路上看到了什麼”等,還可以讓他複述故事,講述圖中所描繪的內容。要教寶寶記住爸爸媽媽的名字、家庭住址,爸爸媽媽的職業、單位,自己的年齡等。
③培養寶寶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情感。寶寶的道德評價能力是在爸爸媽媽的影響下形成的,開始他們常常隻是重複爸爸媽媽或老師的看法,以後才慢慢地學會獨立分析。爸爸媽媽應該注意自身的言行,教育寶寶文明禮貌、團結友愛、尊重長輩、尊重老師、愛祖國、愛勞動、正直善良、富於同情心等各種良好的道德品質,還要教寶寶努力克服困難,學會與他人的協作。
31.如何利用“關鍵期”開發寶寶的智力
(1)0~1歲是聲音辨別關鍵期:寶寶出生1周後,就能辨別出給他喂奶的媽媽的聲音,4周後就具有對不同聲音的辨別力。訓練方法:①在寶寶睡醒後,精神很好時,朗讀詩歌給他聽。②經常唱歌或放音樂給寶寶聽。③經常對寶寶說話,教他人物或物品的名稱等。④經常帶寶寶到戶外聆聽周圍環境中的各種聲音,如狗叫聲、喇叭聲、門鈴聲等,並向寶寶一一解釋。⑤模仿動物的叫聲,鼓勵寶寶模仿。⑥利用遊戲的機會,讓寶寶辨別從不同方向傳來的聲音。⑦多與周圍的人接觸,讓寶寶感受不同的聲音特點和模式。
(2)0~2歲是動作發展關鍵期:①滿月起,用手推著寶寶的腳丫,訓練他爬行。②寶寶3個月時,在他小床的上空懸掛一些玩具,使寶寶雙手能夠抓到,鍛煉他的手眼協調功能。③在寶寶6~7個月時多創造爬的機會,如讓寶寶俯臥,放一兩件玩具在他前方,吸引他向前爬,嚐試著去抓取玩具,以促進他動作的發育。
(3)1~3歲是口語發展關鍵期:①引導寶寶注意大人說話的聲音、嘴形,開始模仿大人的聲音和動作。這時主要是訓練寶寶的發音,盡可能使他發音準確,對一些含糊不清的語言要耐心糾正。②引導寶寶把語音與具體的事物、具體的人聯係起來,經過反複訓練,寶寶就能初步了解語言的含義。如寶寶在說“爸爸、媽媽”時,就會把頭轉向爸爸媽媽。③利用生活中遇到的各種事物向寶寶提問,如散步時問樹葉是什麼顏色,並要求寶寶回答,提高他的語言表達能力。④鼓勵寶寶多說話,耐心糾正寶寶表達不完整或不準確的地方。
(4)2~4歲是計數能力發展的關鍵期:①利用日常生活的各種機會,經常數數給寶寶聽,如給寶寶糖果時、上下樓梯時。②借助不同的物品,如手指、積木等,和寶寶一起數數,增加寶寶對數字的感性認識。③利用生動的形象,教寶寶認識數字符號,如“1像筷子,2像鴨子,3像耳朵”等。④設計一些有趣的遊戲讓寶寶做,如讓寶寶從數字卡片中找數字。⑤運用具體實例,教寶寶加減法,可以用蘋果、積木等道具來演示。⑥提供足夠的實物材料,讓寶寶自己動手,尋找數字間的聯係。
(5)1~3歲是音樂能力發展的關鍵期:①選擇適合寶寶的歌曲、世界名曲、童話故事音樂等,與寶寶一起欣賞,同時進行講解,或向寶寶提出問題,激發他的想象。②選擇適合寶寶年齡特點的歌曲。
32.6個月嬰兒適合做哪些遊戲
(1)手和食物(自立):當你的寶寶可以很舒服地坐在高椅上的時候,你可以給寶寶一些小塊食物讓他拾起來。寶寶會對小片的新鮮水果和蔬菜感興趣,拾起它們能使寶寶的手更為靈活。將一些薄脆餅幹放在他的椅子上的托盤上,首先你告訴怎樣把它們拾起來再放下,怎樣拾起來放進另一隻手。然後伸出你的手,把手張開,看看他是否會拾起一片食物放進你的手裏。
(2)社區活動(情緒/社交,自立):當你外出散步或開車的時候,指給寶寶看他所生活的社區,並告訴寶寶如何才能適應社區生活。和寶寶談談他所看到的事物,如消防車、警車、公共汽車、火車、飛機、救護車、醫院、學校、百貨商店、圖書館、公園、操場等。你會發現,他將懂得比以前多得多的東西,遠遠超出你的想象。寶寶也將會知道,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有許多人可以幫助他。
(3)鏡子裏的寶寶(認知):抱寶寶在穿衣鏡前,讓他捕捉、拍打鏡中人影,用手指著他的臉反複叫他的名字,指著他的五官(不要指鏡中的五官),以及頭發、小手、小腳,讓他熟悉後再用他的手指點身體各部位,逐漸地他就會朝著媽媽看或抓鏡中的自己。這個遊戲可以幫寶寶學習認媽媽、認自己、認五官、認身體,了解實物與鏡影的不同。
(4)捉迷藏(情緒/感知):媽媽在床上盤腿而坐,讓寶寶麵對麵坐在她的腿上,媽媽一手扶著寶寶的髖部,一手扶著他的腋下保持平衡。爸爸在媽媽的背後,讓寶寶一隻手抓著爸爸的手指,另一隻手抓住媽媽的胳膊,爸爸先拉一下被寶寶抓住的手,當寶寶朝這邊看時,爸爸卻從媽媽背後另一邊突然伸出頭來親熱地叫寶寶的名字。這個遊戲可讓寶寶快樂,增進與父母的感情,發展感知能力。
33.9個月嬰兒適合做哪些遊戲
(1)在哪隻手(視覺,智力/邏輯):把一個有趣的小東西握在你的手裏,張開手給寶寶看。然後再握緊拳並問:“××哪兒去了?”使用另一隻手重複上述動作。幾次後,寶寶就會開始搶你手中的東西。這個遊戲能幫助寶寶理解放在容器裏的物體不會消失。
(2)去哪兒了(智力/邏輯):這個遊戲讓寶寶知道看不見的物體並不是消失了。帶著寶寶坐在地上拿出一個他喜歡的玩具讓他玩一會兒,然後讓他轉過身去。他同意後,就當他的麵用衣服蓋住那個玩具,當然那件衣服是寶寶容易夠到的。再讓他轉回身,幫助他找到玩具。可以重複做這個遊戲,邊玩邊問:“玩具在哪兒?”並裝作很是迷惑不解的樣子。做幾次後,寶寶就會知道玩具在哪兒並能把它找出來。可以換成其他玩具或物品重複做這個遊戲。
(3)杯子遊戲(自立,精細動作):讓你的寶寶坐在一個高椅子上,或者坐在桌邊,在他麵前放一個小托盤。小托盤裏放一個小杯子。你首先舉起杯子假裝喝裏邊的東西,同時說一些像“啊嗚、啊嗚”或“好喝、好喝”之類的話。然後你把杯子舉到寶寶的嘴邊,當寶寶假裝喝的時候你也說同樣的話,最後把杯子放在托盤上,看看寶寶是否會將杯子舉到嘴邊。
(4)洗澡遊戲(自立):做一個洗寶寶身體不同部位的遊戲。在寶寶手裏放一塊洗澡巾或海綿,說出名稱並讓他自己象征性地擦洗身體的各個部位。
(5)學小鳥(創新/創造力,聽覺/語言,肢體動作):與寶寶坐在一起,將他的胳膊展開,讓他的手臂上下扇動學小鳥飛翔,並學小鳥啼叫。然後,停止扇動胳膊,學飛機的“隆隆”聲,讓寶寶像飛機一樣飛翔。在戶外,讓寶寶觀察小鳥和飛機,並反複學它們的聲音。
34.12個月嬰兒適合做哪些遊戲
(1)洗手(自立):讓寶寶坐在廚房或浴室的台子上,讓他能夠摸到水池,學習開始自己洗手。在洗手時,和他談談幹淨和髒、濕和幹、洗完了和沒洗完、有泡沫和無泡沫、肥皂和濺水等事情。注意千萬不要讓寶寶擰動熱水龍頭,但可以濺一點點熱水在他手上,給他一些感性認識。
(2)動物遊戲(創新/創造力,肢體動作,聽覺/語言):學馬奔馳與吼叫;學青蛙跳與“呱呱呱”叫,學鴨子搖搖擺擺地走和“嘎嘎嘎”地叫;學蛇滑行並“嘶嘶嘶”地叫。
(3)胡寫亂畫(精細動作,創新/創造力):當寶寶悠閑地坐著時,給他幾張紙和一根蠟筆,讓寶寶在紙麵上隨便塗畫。無論畫得怎樣,都要給予表揚。
(4)軌道(創新/創造力,肢體動作):假設你的腿是軌道,“火車”(你的寶寶)在上麵行駛。開始你拉著寶寶在腿上“走”,並學火車“哧哧哧”。然後看寶寶是否自己在腿上爬。如果寶寶做好了,就給予表揚。也可以讓寶寶推著玩具在“軌道”上玩。
(5)做個麥克風(創新/創造力,聽覺/語言):拿個衛生紙軸放在嘴邊當麥克風,做講話、唱歌等表演,並讓寶寶跟著學。
35.1~2歲幼兒智力開發遊戲有哪些
(1)變化多端的紙:再普通不過的紙,都可以作為刺激孩子感覺發育的好道具。把打印紙、幹淨的包裝紙、廢報紙等鋪展開來,寶寶就可以拿著筆在上麵隨意塗鴉了。還可以教寶寶把這些紙撕成一條一條的拋向空中,或者搓成一個紙團兒當球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