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全球專家評說轉基因(1 / 2)

全球專家評說轉基因

新聞資訊

此次國際論壇的與會者帶著對轉基因的一些根本性問題,渴望聆聽世界各地資深專家和農民的觀點和意見

由中國發展戰略學研究會文化戰略委員會主辦、雲南財經大學承辦的首屆《發展與環境安全》國際論壇——“2014食品安全與可持續農業”,於7月25至26日在北京舉行。中外與會者約300人參會。

世界著名農業安全、農業和糧食問題專家,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TWAS),“國際農業知識與科技促進發展評估組織”(IAASTD)聯合主席、瑞士的漢斯·赫倫博士,在論壇上表示:“今天全球農業的產量足夠供養140億人口。”

有30多位來自中國、美國、英國、瑞士、丹麥、德國、法國、俄羅斯、澳大利亞、新西蘭、加拿大、阿根廷、印度等國家和地區,多學科、多領域的專家、學者及農業實踐者共聚一堂,與中國專家分享科學上的最新發現,新技術在各國應用的最新經驗,特別是發展已有30多年曆史的轉基因作物研發、生產、食用所帶來的全球性狀況和問題。

從2000年起,麵對市場上越來越多的“轉基因”糧食、食用油以及水果蔬菜,在支持和反對轉基因產品的兩派激辯中,中國民眾越來越迫切希望獲得真實的科學依據,以及世界上走在前麵的國家地區拿出的實踐成果。

此次國際論壇的與會者無疑也是帶著對轉基因的一些根本性問題,渴望聆聽世界各地資深專家和農民的觀點和意見。

作為論壇主題發言者之一的漢斯·赫倫,作了題為《超越綠色革命的農業:塑造我們所希望的未來》的演講。他在演講中明確指出,影響農業、糧食的問題大多是人類自己造成的。目光短淺、以商業利益為導向、被技術與畸形消費驅使,導致食物浪費和收獲損失的規模,遠超過從目前至 2050年地球所需要增加糧食的總量。全球傳統農業的產量足夠供養140 億人口。

國際著名科學家、英國社會科學研究院院長何美芸在《人工基因改造與自然的基因修飾》的演講中指出:自然基因修飾是生物體為生存而對細胞及組織層麵的基因信息做出的改變。自然基因修飾與人工基因改造有相似之處,但前者之精細遠非後者所能及。人工基因改造對自然基因修飾產生阻礙與破壞作用。她警告:由於遺傳的原因,轉基因生物的影響會在代代相傳中不斷擴大。傳入了下一代細胞及生物體的基因信息,其涵蓋範圍將不斷擴大,轉基因生物中的RNA幹預所帶來的風險也因此而增加。

俄羅斯基因國家安全協會主席埃列娜帶來了俄羅斯科學家對轉基因大豆喂養老鼠毒性的試驗報告,多次對比試驗證明,轉基因大豆對老鼠的壽命、生殖造成了明顯的危害。

阿根廷的醫學博士、兒科專家邁達爾多·阿維拉·瓦茲奎茲演講《有毒的農業和被除草劑覆蓋的村莊:草甘磷及轉基因種子在阿根廷》披露,阿根廷婦女自然流產呈高發趨勢,男女因不育而就診的人數也大幅增加。某些地區山羊因接觸了草甘膦而百分之百地流產、畸胎早產和死產;甲狀腺功能紊亂和糖尿病流行。越來越多的嬰兒出生畸形,特別是在草甘膦噴灑期妊娠的嬰兒畸形出生率則更高。

美國植物病理學家唐·胡伯博士,55年來在農業研究中主要關注土壤生植物病原體的傳染病學及其控製,特別關注“除草劑——養分——病害”的相互作用。2011年初,他曾致信美國農業部長,提醒不可輕易批準更多轉基因農作物種植,因為在大量使用的轉基因大豆中發現了可疑的新型微生物,疑似導致大量母牛流產的致病源。美國某些養牛場母牛流產率已高達45%。此事有可能徹底顛覆生物技術公司關於轉基因“安全”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