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民營企業境外上市融資“加減乘除”成功法則(3 / 3)

1、行業。不同行業有著不同的市盈率(或市帳率、市銷率、EBITDA、EBIT等)。企業家如果想成功加大在境外上市融資的機會,就要選擇(在當時)有著高市盈率的行業。

同一行業上下遊的業務也有著不同的市盈率。企業要懂得在決定上市前把企業的經營業務重組,把市盈率相對較低的業務從擬上市的集團裏麵撥離出來。

2、資產結構。在上麵說過,企業在境外上市,“固定資產”,尤其是對公司業務產生不了效益的固定資產是不建議放在上市集團裏麵的。因為這會嚴重影響公司的市盈率。相反來說,“輕資產概念”,特別是企業可以開發能夠產生巨大利潤的無形資產,是投資銀行、承銷商及投資者夢寐以求的東西。

3、財務損益表的表現。簡單來說,財務損益表及現金流是直接反映市盈率的財務工具。持續的合理增長(按照不同行業的情況)可以大大增加市盈率的倍數。這可以事先通過規劃專業有據的財務預測表來告訴投資者。

4、事先了解及適當處理需要作財務攤銷的項目。企業上市後需要按照不同的國際及境外的會計準則去攤銷不同的會計項目。國際及境外的會計準則和國內的會計準則有著天淵之別,所以建議企業在上市前先和審計師就需要攤銷的會計項目作深入的溝通和了解,免得上市後財務報表的表現大失預算。

5、融資的影響。國內企業家和外國企業家在融資概念上最大的區別是融資成本的計算。國內企業家在上市後,尤其是在二次融資時的概念是“融資金額越多越好”。不過,需知道融資是有成本的。上市公司如果不能把融資回來的資金快速融化在經營或者是企業增值的話, 那麼融資回來的資金成本會變成對財務報表的負擔,從而直接影響到市盈率及股價的表現。正確的方法是企業應該有一個非常詳細的融資階段性計劃表,在適當的時候融適當數額的資金,以達到“融資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6、並購的影響。合適的並購策略毫無疑問會讓企業的市盈率大大增高。並購的好處是上市公司可以把融資回來的資金馬上轉化為財務報表的資產和利潤。要知道資本市場其中一條金科玉律就是“買時間換空間”。

撇除:落後的資本市場概念

如上麵所述,境外資本市場有著靈活和先進的資本市場理念,不同的版塊更加有著不同的遊戲規則。企業必須按照自身獨特的情況去選擇及量身定做一個適合自己的上市及融資方案。多了解及學習境外資本市場的特點和特質是民營企業家在決定境外上市前必須要做的事情。固執於境內資本市場的玩法去參與境外資本市場無疑是死路一條。

結語

不同國家有著不同的資本市場的文化、法規及遊戲規則。要成功在境外資本市場幹一番事業就必須“入鄉隨俗”。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企業上市前必須徹底改變古舊觀念,多思考「加減乘除」法則,並做足充分的準備功夫,包括聘請有經驗的內部和外部團隊去規劃及執行上市項目,這樣才可以有成功的機會。

隨著國家經濟的起飛,更多的民營企業“走出去”在境外上市隻會越來越普遍。國內的民營企業家有必要在企業經營的初期就去裝備好自己,準備隨時都可能踏出境外上市及融資這一步。要知道“機會隻會留給有準備的人”。

作者介紹

羅幹淇,畢業於香港大學法律係,香港特別行政區高等法院律師。有十五年國際資本市場經驗,曾協助超過十家民營企業成功在境外上市及融資,並曾擔任境外上市公司董事、董秘、法務總監、上市組組長及境外基金副總裁等崗位。

(如對以上文章有任何交流意見,歡迎發郵件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