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5章 臨產與分娩(10)(3 / 3)

手術操作的機會增加

如內倒轉術、臀位牽引術、手法轉胎頭,甚至子宮收縮乏力需做剖宮產結束分娩等。雙胎分娩屬一種高危妊娠分娩。要嚴密觀察產程;注意胎心、宮縮、宮頸開大情況;注意產婦血壓、脈搏、呼吸;照顧好產婦生活和休息。產程進展差時應及時做好輸液、輸血及搶救胎兒的準備,特別是對第二個胎兒。當第一個胎兒娩出後應立即斷臍並消毒、結紮,助手在腹部外扶持第二個胎兒的胎位,使其入盆。人工破膜時要注意操作慢而穩,盡力避免臍帶脫垂或胎盤早剝。幾乎每位雙胎產婦都需用催產素液靜脈點滴以加強宮縮。當第二胎兒前肩娩出後加大催產素的濃度和劑量,以預防產後出血。當兩個胎兒都娩出後在產婦的子宮底部加1~2千克的砂袋壓迫,以免腹壓突然下降造成休克。

一句話,隻要孕婦全力與醫護人員配合,按醫護人員要求做,陰道分娩是不會出什麼大問題的。產婦若有嚴重的合並症,如心髒病、高血壓等,不能負擔分娩者,剖宮產是一種比較好的選擇。

分娩中配合接生技巧

經產婦宮口開大8厘米左右時,分娩就要開始了。而初產婦要等到宮口開全,經陰道口可看到胎頭時,分娩才即將開始。

通常,用肥皂、溫白開水及1/5000的新潔爾滅液依次衝洗陰部及大腿上1/3。衝後,再用75%的酒精紗球擦拭幹淨。若產婦有對上述消毒藥液過敏史時,應提前告訴醫生以便更換其它消毒液。當醫務人員為產婦衝洗外陰時,產婦不要隨意移動身子及抬高臀部,以免藥液向腹、背部流灑。外陰衝洗幹淨後,更不能用手去觸摸衝洗過的部位,以免汙染產台。

分娩時,產婦以采取何種姿勢為好,目前國內外尚在探討之中。有的國家試行“立位”或“坐位”分娩法。我國目前主張采取“臥式”分娩法。

胎兒的娩出,要靠子宮收縮力與產婦屏氣施加腹壓二者的合力。產婦分娩仰臥於產床上,擺正姿勢,才能最大限度的減少胎兒娩出的阻力及發揮腹壓的作用。仰臥時,兩腿股及膝關節屈曲,盡量分開,不要並攏。子宮收縮來臨時,產婦應長長地吸一口氣,憋一會,待有大便憋不住的感覺時,閉住雙唇,像解大便似的,用長勁,往下屏氣加大腹壓。同時,雙手緊緊拉住產床兩側的布帶,或抓住床邊,兩腳蹬住床,往下用力。產婦不可將勁用在脖子上,也切忌在用力時扭動身體或擺動臀部。產婦應將臀部坐在助產人員帶手套的手上,這樣可使會陰得到保護,防止胎兒經陰道娩出時撕傷會陰。宮縮間歇時,應抓緊休息,以養精蓄銳。待下次宮縮時,用同樣的方法加大腹壓。若在沒有宮縮時仍屏氣用力,單靠腹壓一種產力,則不能有效地將胎兒逼出。相反,由於體力的消耗,產力的分散,延長胎兒娩出的時間,胎兒在產道內滯留過久,胎頭被擠壓過度變形,可引起新生兒顱腦損傷、顱內出血、呆傻、癱瘓,甚至死亡。

當胎頭的後枕部(後腦勺)在母親的恥骨弓下露出時,助產人員將用手控製胎頭,使其緩慢地,以最小頭徑娩出。產婦必須聽從助產士的囑咐,停止屏氣,大口哈氣。如若不然,若在這關鍵時刻產婦不與助產人員配合,在宮縮的同時仍屏氣加腹壓,則可使胎頭急速通過尚未充分擴張的會陰,導致陰道及會陰嚴重撕傷,重者可波及肛門括約肌及直腸壁,使陰道和直腸貫通,造成會陰嚴重裂傷。若修補不當或愈合不佳,可遺患終身。

胎盤在胎兒娩出後大約10分鍾娩出,在娩出時,應注意不要全力加大腹壓。此時產婦也無任何不適感。若助產者在協助胎盤娩出,牽拉臍帶時,產婦覺腹部劇烈牽扯樣痛,則為異常現象,可能由於胎盤粘連、植入,子宮內翻所致,應立即報告醫生。否則可引起致命的痛疼與出血休克死亡。

總之,要想順利地度過分娩關,產婦必須與醫務人員配合,聽從指揮,須屏氣用力時,須屏氣,須鬆氣時,必須鬆氣,注意不要自作主張,給分娩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六、分娩的過程

分娩第一期輔助動作

腹式呼吸

陣痛發作後即做這種呼吸運動。能幫助鎮定情緒,減緩痛苦,而且能充分吸入氧氣,促進體內血液循環。大口吸氣,還能增加腹內的壓力,促進分娩。

動作要領

呼吸仰臥、屈起雙膝,把雙手輕輕放在下腹部上,以每分鍾15次左右的速度進行吸氣,呼氣,在宮縮時反複進行。

宮縮過後便放鬆和休息,坐著時也可做。

鬆弛法不做輔助動作時,為了消除肌肉僵硬,使全身放鬆和休息,可采取側臥姿勢。

自我按摩在隻用腹式呼吸已不能緩解越來越強烈的陣痛時,可在做腹呼吸的同時,進行自我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