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早期宮縮期間使自己俯撐在附近的一個平麵上,例如椅子的坐位或者醫院的床,根據平麵高低,必要時可以跪下。
朝前坐下
麵對椅子坐下,把一個坐墊或枕頭放在椅背上方。頭靠在交叉起來的前臂上,保持兩膝分開。也可以在椅子的坐位上放一個坐墊。
倚靠在丈夫身上
臨分娩的早期,在仍可能在周圍活動一下的時候,宮縮時可以俯依在丈夫的身上,這樣便於按摩孕婦背部兩肩。
身體向前跪著
兩腿分開跪下,身體放鬆朝前傾靠在一塊坐墊或枕頭上。盡量做到背部保持平直。兩次宮縮的間歇期可側著坐一下。
趴在地上
雙手和兩膝著地,趴在地上,來回傾斜骨盆。背部不要拱起。在兩次宮縮的間隙,身體放鬆,重心向前移,把頭放在兩臂上休息。
臀位分娩方位和種類
臀位分娩屬於異常胎位分娩,僅占分娩總數的3%~4%。分娩時胎兒的臀部先露出。能骨為指示點,胎位分左、右兩側,又各分前、橫、後等共6個方位,如左骶前、右骶後等。由於胎兒在子宮內的姿勢不同,可分為下列幾種。
混合臀位
即完全臀位。胎兒在於宮內的姿勢呈四肢屈曲、胎頭俯屈位;臀部坐在骨盆上,似頭先露的倒位。
單臀位
是指胎兒兩骸關節屈曲,兩腿伸直在胸、腹部,隻有臀部坐在母體骨盆上。
足先露
胎兒呈單足或雙足立於母體子宮內。
以上三種臀位中前兩種要比後一種常見些。
臀位分娩特點
臀位分娩具有以下特點:
臀位分娩機轉較頭位複雜。胎兒身體的最大徑線為兒頭,頭位分娩時在第二產程中有較充裕的時間容許頭位娩出。一旦頭部娩出,胎體的其他部分很容易隨之而出。臀位分娩時胎頭最後娩出,所以臀、肩、頭均需按分娩的機轉逐步分別娩出,體積較大的頭部最後隻能在短時間(8分鍾)內娩出;否則臍帶長期受壓,胎兒血液循環將停止,從而導致新生兒窒息、死亡或留有後遺症。
臀位分娩時,如果先露出,則易引發並發症。
糖尿病孕婦的分娩
糖尿病孕婦腹中胎兒多發育速度快,體重大,一般都超過4000克,脂肪也相對較多,肩圍的寬度要超出頭圍。正常胎兒頭部是身體最寬大的部分,頭部娩出後其他部位均能順利娩出,但糖尿病患者的胎兒常常容易發生“肩難產”,即胎頭娩出後,寬大的肩部卡在骨盆內不易娩出,可造成胎兒窒息、鎖骨骨折,嚴重時可致胎兒死亡。母親也有產道撕裂、產後出血等危險。但是,如果孕期及早治療糖尿病,胎兒的發育可以正常,體重也不會過大。所以糖尿病孕婦的分娩方式要區別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處理措施。
如果孕婦沒有合並高血壓等其他異常,胎兒中等大小,沒有缺氧等異常,孕婦骨盆正常,糖尿病病情穩定,那麼可以從陰道分娩。
在下列情況下應采用剖宮產:糖尿病病史10年以上,伴有血管病變;胎兒大;胎位不正;孕婦有其他嚴重並發症;過去有死胎或剖宮產史;胎兒在子宮內缺氧;已除外胎兒畸形。
因糖尿病孕婦剖宮產時容易發生產後出血、手術後也易發生感染、傷口愈合不好;剖宮產的新生兒容易合並肺部疾病,如窒息、濕肺、肺透明膜病等,因此,剖宮產並不是絕對安全的分娩方式,尤其糖尿病孕婦選擇此手術時要慎重,切不可無原則地隨便手術。
糖尿病孕婦所生的孩子要作為高危兒重點護理,仔細檢查有無先天畸形、呼吸係統疾病及代謝異常,如低血糖、低血鈣等,此外,還要加強預防感染的護理工作。
雙胞胎分娩的注意問題
雙胎的特點可以歸納為兩點:一是胎兒多;二是子宮大。正由於此,孕婦的負擔較重,行動更加不便。此外,孕期容易並發妊高征、胎位不正,易早產(雙胎兒比單胎兒平均早生3周左右)。在分娩過程中也容易出現下列問題。
子宮收縮乏力
由於子宮過度膨大,子宮肌被延伸,其收縮力就會降低,因而宮頸口擴張慢,使產程延長,產婦容易疲勞。產後子宮收縮無力,出血多。
胎位不正
由於子宮內有兩個胎兒,比較擁擠,兩個胎兒彼此影響而胎位不易調整,偶爾發生兩頭絞鎖或嵌頓,特別是第二個胎兒的胎位異常較多見。
臍帶脫垂
由於胎位不正(臀位、橫位等),致臍帶脫垂的幾率增加。
胎盤早剝
當第一個胎兒娩出後,子宮明顯縮小,可產生胎盤早剝而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