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量恥骨聯合的高度正常的高度平均為4厘米。
測量恥骨弓角度正常女性骨盆恥骨弓的角度,為大於90°的鈍角。
每個孕婦在確定妊娠後,就應該定期做好產前檢查,事先測量好骨盆的數值,做到心中有數,如果骨盆過小,就要事先做好手術分娩的思想準備,並在臨產前聯係好住院和手術的各項事宜,以防不測。
骨盆內測量
對角徑即測量骶骨岬至恥骨聯合下緣間的距離,正常的長度平均為125厘米。由此減去15~2厘米,大體上相當於真結合徑的長度。
真結合徑用特製的真結合徑測量器測量,其正常的長度,平均為105~11厘米。
產力
包括子宮收縮力(簡稱宮縮)、腹肌及膈肌收縮力(腹壓)和肛提肌收縮力。
宮縮是指子宮體發生不隨意而有節律性、陣發性的收縮。也叫做陣縮,是胎兒娩出的主要動力。
腹壓是指腹壁肌肉的收縮與橫膈下降而引起的腹內壓上升的狀態。腹壓有輔助子宮收縮的作用,尤其在胎兒娩出時需要使用腹壓。
提肛肌的收縮,對胎兒頭的內旋轉和娩出有輔助作用。此外,在胎盤隨後娩出時,能幫助腹壓將胎盤排出。
腹壓和提肛肌的收縮都在分娩的後期使用,即子宮口全開,胎兒將出世的時候才使用。當宮口未開全前,胎兒是出不來的,這時主要靠子宮有規律的收縮來擴張宮口,使胎兒逐漸下降。宮口未開全前千萬不可使用腹壓和收縮提肛肌。否則容易造成宮頸水腫或胎兒宮內窘迫等不良後果。宮縮時,做深呼吸運動可以防止過早地用力,減輕不適。當宮口開全時,助產人員吩咐產婦像解大便一樣腹部用力,就是需要使用腹壓和收縮提肛肌了,這樣也就可以使胎兒盡快地娩出。
當子宮反複收縮,裝有羊水和胎兒的袋子(胎膜)中的壓力就會逐漸增強。隨著壓力的增強,胎膜從子宮壁脫落,整個將子宮口撐開,形成胎胞。正常情況下,在子宮開全的前後,胎胞因經受不住壓力而破裂,出現破水現象。破水後,流出羊水對產道將起潤滑和清潔作用,胎兒就可以順利地通過產道。
破水時,要注意羊水的顏色。正常的羊水顏色清,呈乳白色。如果羊水為深草綠色,證明胎兒在宮內有缺氧現象(臀位例外),這是胎兒糞便混入羊水後造成的變化。
胎兒
胎兒因素是指胎位、胎兒大小及胎兒是否畸形。
因為人體的產道是一個縱形的管道,所以無論頭位或臀位,胎體縱軸(指胎兒從頭到腳的軸線)均與母親的骨盆軸(人體從上到下的軸線)一致,容易通過產道。頭位較臀位對分娩更為有利。這是因為胎頭徑線比胎臀大,胎頭雖然是胎兒最大最硬的部分,但胎頭具有一定的可塑性,胎兒的顱骨在分娩過程中能夠重疊,對產道能起擴充的作用,隻要胎頭娩出則胎體、胎臀就順利娩出了。
臀位是胎臀先通過產道。由於胎臀比胎頭的周徑小,陰道未能得到充分的擴張,在胎頭隨後娩出時容易發生困難,發生窒息甚至死亡。
如果胎位呈橫位,胎體縱軸大於母體骨盆軸,足月活胎是不能通過產道的,對母子的生命安全威脅極大。遇到這種情況,家人一定要盡早送醫院處理,不可貽誤時機。如果產前檢查出胎位不正,或產時(農村地處偏遠地帶在家分娩的)發現胎兒小手先出來時,一定要將產婦送到醫院分娩或搶救,否則子宮破裂會造成產婦生命危險,給家庭帶來極大的不幸。
胎兒過大,或胎頭周徑大,或過期胎兒胎頭顱骨較硬時胎頭不易變形,即使骨盆正常,也可以引起相對性不對稱,造成難產。胎兒發育正常,或偏小,如果產力、產道正常,一般不會發生難產。
由於各方麵的原因,會造成胎兒某一部分發育異常,如腦積水、聯體雙胎等。胎頭或胎體過大,通過產道時容易發生困難。因此,預防胎兒畸形的有效措施之一就是做好圍產期保健,做好產前診斷、檢查,進行早期診斷,以便中止妊娠,避免造成分娩困難,危及母體安全。
決定分娩的產力、產道、胎兒這三個因素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也是分娩過程中的關鍵因素。這三個要素如果一切正常,胎兒就能平安降生。隻要其中一個發生問題,就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分娩困難。不過,大多數人在分娩時,三個要素都能夠“正常發揮”,而且“配合默契”。每個孕婦在分娩的過程中都應該按醫生的指導,積極配合。這樣分娩就會順利進行了,一切驚慌、恐懼都是沒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