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教育的根本――孩子更需要尊重(3 / 3)

我覺得陪孩子一起做事,還有一個好處,它是一種自然教育,不是強行灌輸。我的兩個孩子都喜歡看電影,我常常陪他們去。看電影時,如果遇到和“性”有關的問題,比如電影中的男女正在親熱,我從不避諱,而是就事給孩子講一些相關知識,這樣弦子很容易接受。兒子交了女朋友以後,我提醒他要善盡保護女友的責任,不要未婚先育,這樣對雙方都不好,特別是女方會受到很大的傷害。同時,教給他們一些避孕的基本知識。在孩子麵前不躲閃、不回避,大大方方進行正麵引導;我還告訴女兒,在和男朋友交往的時候怎麼保護自己,發生性關係的後果有哪些,讓她知道事情的嚴重性,並懂得怎樣去預防。我認為,與其禁止孩子和異性發生性行為,不如告訴他們事情的後果,讓他們做出選擇。

陪孩子做事,並不是天天去做,多了,反而會讓孩子反感。陪孩子,主要是做他們喜歡的事,而不是父母喜歡的事。這就要求父母多聽聽孩子的心聲,多給他們一些鼓勵和肯定,這樣親子間的相處才會變得和諧,孩子也會聽話,會用心體諒父母。

黃女士給我們的建議很有啟發。現在,一些父母感覺沒有時間陪孩子,孩子們也覺得父母不願意陪自己,雙方難以溝通。還有的父母,雖然陪著孩子,卻隻希望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自己不喜歡的事情,不要說陪孩子了,還常常忍不住訓斥幾句。這樣,孩子非但不會感激父母,反而會覺得父母是監視自己,結果適得其反。

當然,並不是說孩子喜歡做的每一件事都一定要順從他。不好的,不該做的事,當然不能做,但要講清道理,讓孩子從心裏服氣,自己做出正確的選擇。我們在研究中發現,有興趣、愛好的孩子會非常自主、充滿熱情地投入到自己的愛好中去,也因此很容易成為健康孩子。所以,父母要熱心地去培養孩子的興趣,發展他的興趣,使孩子走上一條快樂的人生之路。孩子常常會有一些舉動,讓大人感覺難以接受,比如把石子、碎木頭拿回家,這時父母千萬別嫌棄,把孩子的寶貝扔出去,寬容一些,愛孩子所愛,樂孩子所樂,做孩子的朋友。你能做到這些,你的孩子就是幸運的孩子,他能在一個又一個的興趣發展中,健康快樂地成長。四、給父母支招

1.相信孩子是獨一無二的

相信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天地,也許他不能成為音樂家,但他可能成為音樂教師;也許他不能成為科學家,但他可以成為設計師……要知道,畢竟每個人有自己的獨特之處,我們不能規定所有的孩子做同樣的事,走同樣的路。成功的道路千萬條,但對於個人僅有一條或幾條比較適合發展。對於一個肯奮鬥的人來說,成功在於選擇。成功者就是選擇了適合自己的路,失敗者則是選擇了不適合自己的路。

2.尊重孩子的想法與意願

父母在決定某件事情的時候,應該問問孩子:“我這樣做你願意接受嗎?”“你有什麼樣的想法呢?”有的孩子由於性格內向或者不願意真實表達自己的意願,往往會在情緒中體現出不滿,這時候父母應該多加注意,發現後,再耐心和孩子溝通,不要忽略你無意中的言行對孩子造成的傷害。但要注意,和孩子溝通不應該逼迫他們“交代思想”,當孩子煩躁不安或悶悶不樂時,請告訴他:“如果你願意,我希望傾聽你的心裏話;但如果你不願意,我也不勉強。”

3.支持孩子的正當愛好

某語文教科書中有一篇日本作家寫的文章,說有一個孩子非常喜歡葫蘆,但是他的爸爸和老師對他的愛好很討厭,最終將孩子收集的葫蘆一個個毀掉,扼殺了孩子的愛好。這篇文章讓我們重新思考這樣一個教育問題:父母、老師對孩子的愛好、興趣應持什麼態度?我們能不能讓孩子選擇一條更好的路呢?允許他們去發展自己的興趣,實現自己的願望,這本來就是他們應有的權利。眾所周知,沒有興趣,就沒有學習。所以,能不能尊重孩子的興趣,實質是真愛孩子還是假愛孩子的重大區別點。我們要特別珍惜孩子的正當愛好,這是他美麗人生的幼芽,這是他燦爛夢想的嚐試,剝奪了他的這種權利是很殘忍的,也是很愚蠢的。即使孩子的愛好很可笑,但隻要是健康有益的就應當鼓勵。

4.允許孩子有自己的秘密

父母會覺得孩子有了秘密是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殊不知,秘密是孩子成長的營養品,沒有秘密的孩子長不大。孩子成長的過程就是走向獨立的過程,走向獨立的過程就一定伴隨著大量的秘密。這個時候,他們開始脫離對父母的依賴,一些事情不再像過去那樣向父母袒露,有了自己的小秘密。這樣的秘密是孩子長大的伴隨物。獨自享有秘密,獨自麵對某件事情對孩子來說是一種責任。兒童時期,秘密會使孩子的生活變得很神奇。外國專家甚至認為沒有秘密就沒有兒童時代,秘密是兒童成長的催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