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變得如此陌生
為什麼今天的孩子這麼難教育?
2006年3月24日《現代快報》登載了一封女兒的挑戰書,內容是這樣的:張××:
我感謝你生育了我,但我不是你的奴隸,我是一個自由的人。從今天開始,如果你還想要我這個女兒,必須做到如下十條:
1.不許動我的書包、抽屜;
2.不許看我的聊天記錄、日記;
3.不許強迫我穿你買的超級難看的衣服;
4.不許攔截我的電話;
5.不許當著親戚朋友的麵說我比別的孩子差;
6.允許我每天晚上有1小時的自由支配時間;
7.允許我每周日9點起床;
8.允許我的朋友到家裏做客;
9.允許我聽孫燕姿、周傑倫的歌;
10.允許我反駁你的意見。
如果你做不到其中任何一項,我寧可露宿街頭,去做小偷,也要毫不猶豫地離開這個家,讓你永遠也找不到我!我說到做到!
這封署名為“自由天使”的挑戰書一發表,頓時成為人們議論的焦點。其實,早在2000年6月14日,《中國青年報》就刊登過甘肅少女曉琴寫的《給媽媽的十四條建議》,比較一下會發現,從“建議”到“挑戰書”,內容驚人地一致,卻又顯示了矛盾的升級。
《給媽媽的十四條建議》中寫道:
1.我需要幫助,同時也需要獨立:
2.為了成長,請允許我犯些錯誤,讓我自己在生活中學會
如何生活:
3.請不要強迫我按照您的模式去生活:
4.請自覺地保護我的自尊心和隱私權:
5.如果您想成為我的朋友,那就得放下家長的架子:
6.請不要拿我當您的出氣筒:
7.寵了我就別說把我寵壞了:
8.不要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不要把過去的錯誤擴大化:
9.多一些建議,少一些命令;
10請不要第101次告訴我某事該怎麼做;
11我不僅學習您告訴我的東西,還學習您身上表現出來的東西,包括壞的習慣;
12我不僅需要愛,還需要學會愛別人:
13.即使您能替我做所有的事,也請把它們留給我自己做:
14.因為我是菊花,所以請別讓我在夏天開花;因為我是白楊,所以請別指望從我身上摘下鬆子。
看了兩個女孩的自白,相信許多父母心裏並不舒服:我們千辛萬苦地在外打拚,不都是為了你們嗎?這些孩子也太沒良心了,一點兒都不體諒父母!公平地說,現今的父母的確不容易,既要麵對社會生活各種各樣的變化和挑戰,回到家除了操持飲食起居外,還要勞神操心地教育孩子。一年到頭身心疲憊,最後竟然好心賺了個驢肝肺,父母們備感委屈也在情理之中。
其實,我也是一個獨生女的父親,與天下父母有許多共同感受。但是,作為一個教育研究者,我想對父母朋友說幾句肺腑之言:千萬不要不分情由地怪罪孩子,也不要盲目地責備自己,既不是今天的父母教育無能,更不是孩子“一代不如一代”,而是大多數父母沒有意識到當今的時代已經發生巨大變化,我們麵對的教育對象已由簡單變得複雜,而教育方法卻停留在簡單層麵上,當然會有很多的不適應。
那麼,對策在哪兒呢?要解決父母辛苦勞累卻教育不好孩子的難題,應該清醒認識當今時代對於教育提出了哪些新的挑戰,並找到有效的對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