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流民之謎(1 / 2)

雲清老師邀李文前去正德居,日常的詢問學業後,才開始了正文。

“可有麻煩事,需要為師幫嗎。”雲清挽了挽寬闊的廣袖,抬頭望著李文。

“小事而已,不想驚動了老師,是學生之責。”

“哦,既然阿文長大了,那就放手去做吧,記得有為師頂著呢!”

李文低聲應了聲,“喏。”轉身離開。

回到學堂,本來每日和李文打招呼的鐵強也低頭翻著書,當做沒有看到李文的模樣。

倒是史問策朝自己過來和自己說了幾句話見鍾聲響起這才回到座位。

韋居安還是一般的神經病,總是對李文怪笑,李文不搭理他。

這節課是泰庸夫子授課,主講大學,平日裏最是和善,喜歡研習古今名帖雜論。

《大學》的第一篇就是全篇的精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大學的宗旨,就在於發揚光明正大的德行,在於更新民風,在於達到德才完美的最高境界,在這青山院本來就是為周朝輸送新鮮血液的地方,可惜人就有七情六欲,從青山院出去的學生都沒有蠢貨,可是就是不知道是禍民的豺狼還是為民為國的國之棟才。

太陽居中,鍾聲響了三聲,大家都去飯堂吃飯,富家公子則去書院周圍的酒樓就食。

青山院路上的學子多了起來,大多是往飯堂,也有少數在園中曬太陽的。

不過此刻都被山門口的喧鬧吸引,在青山院少有如此喧嘩的。

“讓我們進去,讓我們進去,我們隻是想要討口飯吃。”

“對啊,放我們進去,我們已經三天沒有吃飯了,本來以為來到盛京,郡守會開倉放糧,結果孩子都餓死了,也沒有見到一顆糧食。”

“盛榮成郡守無德,家中三年的存糧,爛了都不給我們這些千裏而來的難民吃。”

山門口的大爺有些為難,他是可憐這些難民,可是如果放他們進去的話出了事情他就負不了責!

觀看的學子議論紛紛,好多學子支持將人放進來,並放言不就是碗飯嗎,自己不吃了!

“徐老頭,你讓護衛們將人放進來吧!我們青山院是為國為民的學院,不缺這些人一口吃食。”

見有人領頭,學子中紛紛應同,“對,救民於水火,救民於危難中,這是我們多讀書學之意。”

“倘若夫子們怪罪起來,學生們願意一人承擔。”

見這些學子如同打了雞血一般,仿佛都是聖人憐憫眾生之苦,真真就救了萬民一般。

李文看著這些衣裳淩亂有老有少的難民,山下皆是盛京最為繁華的地帶,平日裏那些乞丐就是依靠那些店裏不要的東西為生,隻要這些人去了,怎麼也不至於餓死。

況且青山院離城裏至少也有兩裏路,雖然道路平整,但全是階梯,如若真的是快要餓死的乞丐怎麼會選擇這條路。

李文看到有好幾個學子走向難民,那些難民正在哭訴撒潑,看起來很正常。

忽然那個剛剛還大聲宣揚儒家良善的學子就這麼倒了下去,有第一個就有第二個,血留在山門口白色的石板上,轉眼間三個學子就這麼沒了。

那些難民紛紛掏出巴掌大的刀子,張揚舞爪的朝學子中跑來,嘴中大聲咆哮:

“郡守無德,餓死草民一家。”

“郡守無德,縱容惡奴打死我全家。”

“郡守無德,三年陳穀,不放糧。”

幾十個難民鬧哄哄的,隻有‘郡守無德’四個字如轟鳴,轟入青山院的上空。

青山院的護衛也有幾十人,不過分布在青山院各地,此刻山門口隻有十個護衛。

剛剛還圍成一圈的學子,此刻紛紛逃竄,李文看到王昆等兄弟也在,打了個手勢幾人徑直的迎向難民,青山院不能帶武器,不過李文等人的武器皆小巧難查,倒不是空手上陣。

邱家城也沒有如那些學子般退讓,握緊拳頭對著難民就一陣打。

這些難民無論是女人還是小孩都有武器,剛開始防不勝防。

不過是一群流寇罷了,李文等人還不放在眼裏,一炷香的時間這些難民被李文打的節節後退。

“徐老頭,關山門。”

這下就關門打狗,看你往哪跑!

那些流寇見勢弱,青壯年還在反抗,不過那些老的小的以及婦人們就不要臉麵的撒潑起來。

隨地倒在地上,扯著幾人的下裳哭鬧不休。

哀嚎說自己隻是餓昏了頭,不是故意的,女人們還帶著小孩哭,意思是隻是看見那幾個書生害怕,這才動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