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草原起戰火(1 / 2)

啟牛向啟河彙報過那幾個由氏奴隸的情況,啟河覺得還可以再進一步利用下,就讓啟牛安排那幾名奴隸做奴隸們的小隊長,把分飯的權利也給了他們,幫助啟牛管理奴隸。這一方法很有成效,經過一段時間,奴隸們的配合度提高了很多,勞動效率也提高了不少。啟牛直誇河給的辦法真好。啟河也很滿意現在奴隸們的表現。他的目的是要統一這片草原上的氏族,未來要增加更多的奴隸,現在就要摸索管理的方法。還要給奴隸們希望,有了期望的奴隸,才更加容易順從。

啟亮帶著兩個族人,跟蹤鹽氏敗退的隊伍。鹽氏死傷慘重,他們趕路速度慢了不少。直到三天以後才回到穀氏的村寨。鹽氏的人失敗了,把氣都撒到了俘虜的穀氏族人身上。啟亮三人躲到附近,不時聽到有人被打的慘叫,有女人的,孩子的,更多的是那些幹重活的青壯。啟亮有時候真看不下去,想回啟氏搬兵,把穀氏的人救出來。那兩個族人不同意他的想法,啟河交待過,要監視鹽氏的一舉一動。啟亮正在糾結中,發現村寨裏出來了一隻隊伍,大概有五六十人,為首的是那個鹽氏的頭領鹽宏。鹽宏帶著二十人的小隊押著三十幾個奴隸,應該是穀氏的人,向東而去。啟亮判斷不出他們的目的,就和兩個族人商量了下,最後三人決定,跟蹤那個鹽宏。

啟亮三人遠遠的綴著鹽宏的小隊,不知道是不是三人跟蹤的水平高了,還是鹽氏的小隊忙於看護奴隸,一路上都沒有注意到他們,啟亮他們跟蹤了四天,居然都沒有發現。遠遠的看到那隻鹽氏小隊好像是遇到了什麼人。那些人彙合到一起繼續向前,過了一會兒,在啟亮他們的視線中出現了一座大的村寨。遠遠的望去,村寨真的很大,比啟氏村寨大了太多了。外牆看著有一人多高,寨門很寬大,有啟氏的三個大,不停的有人進出。有的是單個人,有的是一小隊拿著武器的人。啟亮他們趴在一處高地的草叢中,遠遠的看著鹽宏的小隊進了村寨。三人小聲商量下,看來這就是鹽氏的村寨了吧。那個鹽宏回來是幹什麼的呢。啟河交給的任務是監視鹽宏,弄清楚他們的動向。啟氏三人就在村寨外守了兩天。終於看到村寨中很多人影閃動,緊接著那個鹽宏率先出來了,後麵源源不斷的又出來了長長的隊伍。啟亮數了數,倒吸了一口氣,比上次進攻啟氏的人還多。他們的行進方向就是穀氏村寨這邊啊。三人潛伏在草叢中一動不動,直到發現遠處的隊伍消失了,才敢現身。三人覺得這是個大情況,一定要趕快像族裏彙報。三人避開鹽氏隊伍的前進線路,快速行進。路上隻用了三天,就跑回了啟氏。

看著三個渾身又髒又臭的族人,啟河很感動,這十多天,風餐露宿的,三個人應該吃了不少苦。聽了啟亮三人的彙報情況,啟氏族長啟科大吃一驚。啟河卻沒覺得什麼,他讓三個族人下去吃飯休息。

啟科族長急的團團轉他馬上問啟河“河,鹽氏又增兵了啊,比上次多不少呢。這可怎麼辦?”

啟河不急不忙的說“族長,鹽氏不一定會先攻打我們,再說,就是來了,我也不怕他們。”

啟科看著啟河的輕鬆樣子更加心急“上次,我們就差一點被攻破了村子,這次他們人更多了,我們會守不住村子的。”

“族長,要對我有信心,我們有了鐵的工具,我打算做一件殺傷力更大的武器。隻要他們敢來,我絕對能打敗他們。”

啟科聽到啟河又要做出更厲害的武器,心態平穩了好多,馬上他有好奇的問道“河,是什麼武器?”

啟河開口道:“這件武器就是,投石器。”

啟科族長不知道這個叫做投石器的武器是什麼樣的。

啟河打算製作的是小型的投石器。投石器,主體是個三角支架,底盤是四方形的,起到穩定的作用。三角支架頂端用一根結實的橫木作為軸,在軸的上方固定一根很長的結實圓木做為拋杆。利用杠杆的原理,圓木一端用配重物,另外一端製作個網兜或皮兜,皮兜裏可以放置拋物。使用時,用力拉皮兜側的繩子,使另外一端的配重物翹起。皮兜裏麵放好拋物,這時代主要是碎石和整塊石頭兩類。要求皮兜內的拋物重量要小於圓木另端的配重物,這樣鬆開皮兜端的繩子,就能利用另一端的配重物產生的重力,迅速翹起皮兜一端,使皮兜裏的拋物迅速彈射出去,砸到遠處的目標。

投石器根據攻擊距離和承重物的大小,製作體積大小不等。啟河製作的投石器,要求打擊的目標距離隻有幾百步遠。這樣投石器就不用太大,兩個大人能操作為宜。這種遠程攻擊物,由於精度比較差,所有要勝在數量多,隻有覆蓋麵攻擊,才能有效殺傷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