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接受關愛,到成為老年文化建設的主力軍
金色話題
2012年10月,中央16個部委聯合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老年文化建設的意見》,要求通過進一步加強老年文化建設,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讓老年人生活得更加健康、快樂。
上海市老年基金會名譽理事長胡煒對該《意見》頗有感觸,他說:“當今社會像上海這樣較發達的城市裏,老年人溫飽已不成問題,所以從精神方麵給予老年人關愛,顯得尤為重要,記得有位哲人說過,精神貧窮比物質貧窮更可怕,也更凸顯了從精神層麵關愛老年人的重大意義。”
據報道,一個退休的局級幹部因為子女在國外,老伴去世,獨自居住而猝死家中。事發後,人們破門進去,隻見幾箱子方便麵。按理,退休的局級幹部並不缺錢,致死的原因是他對生活缺乏興趣、心情抑鬱以及長期吃方便麵造成的營養不良。胡煒同誌說:“關愛空巢老人,讓他們走出家庭,擺脫落寞孤獨,回歸文化、回歸群體、回歸社會,是我們當務之急的重要工作之一。”
其實,上海市老年基金會在對老年人的精神關愛方麵,有很強的前瞻性和超前意識,前幾年,就在文化助老方麵有一係列具有獨創性的舉措。老年基金會屬下的九九關愛網已經創辦3年多,為老年人提供了網上交流的平台;金色廣場項目為公園綠地的老年文體團隊贈送音響設備等,讓老年朋友能在美妙的樂聲中翩翩起舞;更有“九九關愛小劇場”每年組織優秀演員下社區為老人送戲200場,讓老年朋友足不出戶就能欣賞到自己喜愛的知名演員的精彩演出??
“社區的老年文化建設和發展具有很大的空間,這將是新時代、新都市老齡工作的一大亮點,”胡煒同誌說道,“為老同誌們創造場地空間,讓老同誌們都能走出家門,從被動地欣賞到主動地參與文娛體育活動,再次煥發活力,是一項很重要的工作。文化建設、精神關愛,這方麵的花費其實並不大,但小小的投入卻能創造巨大的收獲。”
上海市人大副主任、新上任的上海市老年基金會理事長胡延照同誌則強調:“老年人不是社會的負擔,而是社會的寶貴財富。讓老年群體能夠老有所為、老有所樂,在文化建設中發揮積極的作用,這是涉老機構需要深入研究的課題。目前,活躍在社區、公園、廣場上的老年文體團隊非常多,可見老年人群是社區群眾文化的生力軍。真所謂雖然已近黃昏,但陽光依然燦爛。”
“有關部門應當對此加強引導,讓老年人走出家門,擺脫寂寞孤獨,積極有序地參與文體活動,這也是上海這個現代化大都市進行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胡延照理事長更指出,“現在,電視、報刊等傳統媒體的主要受眾都是中老年人,我們要從向老年人輸送優質的精神文化產品,到讓老年人積極參與文化建設,這是一個必然趨勢。”
老年人既是文化消費的生力軍,也是文化建設發展的重要力量,通過加大對老年文化建設的投入,有利於不斷豐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老有所為、老有所樂,讓老年人都能健康、快樂而有尊嚴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