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翼漸豐之公孫弘(3 / 3)

吾丘壽王上書奏呈以後,劉徹以此來詰難丞相公孫弘。公孫弘承認自己理虧,虛心接受吾丘壽王的批評。但公孫弘也沒有因此報複吾丘壽王,在公孫弘於公元前121年去世8年後的公元前113年,吾丘壽王還因為巧妙地解釋出土的寶鼎是漢鼎而非周鼎,獲得劉徹賞賜黃金十斤。

事實上,公孫弘在其他方麵的政見是與主父偃是一致的,比如主父偃提議將各郡國的豪富人家遷往茂陵居住,以抑製包括大俠郭解在內的豪強,公孫弘是支持的,而且郭解就是被公孫弘判處死刑的。

一次,軹縣有個儒生陪同前來查辦郭解案件的使者閑坐,郭解門客稱讚郭解,儒生不識趣地反駁說:“郭解專門做作奸犯科的事,怎能說他是賢人呢?”郭解門客聽了這話,就暗中殺了這個儒生並割下他的舌頭。官吏就此事責問郭解,要求他交出凶手,而郭解確實不知道殺人的是誰。凶手始終沒被查出來,不知道到底是誰。因為找不到證據,官吏隻好向劉徹報告,說郭解無罪。禦史大夫公孫弘議論道:“郭解身為平民,借任俠之名擅用權力,以至到了因雞毛蒜皮的小事都可以隨便殺人的地步,郭解在不知道的情況下竟有人主動替他殺人,這種無法無天的罪過比他親自指使殺人還嚴重,如果放縱這種行為,天理何在?法紀何存?百姓的人身安全如何保障?。應該判處郭解大逆無道的罪。”於是就誅殺了郭解的家族。

公孫弘對酷吏也是排斥的。寧成在家閑居,劉徹想起用他出任郡守,時任禦史大夫的公孫弘不同意:“當年我還在山東做小吏時,寧成已經是濟南都尉,他的治理方法嚴厲得就像以狼牧羊一樣。所以寧成不宜派去治民。”劉徹於是就改任寧成為關都尉。一年多後,守關的官吏和各郡國出關入關的人,都叫苦連天:“寧願看乳虎發火,不願見寧成發怒。”可見他的暴烈已經達到令人聞風喪膽的程度。

公孫弘對劉徹用人提反對意見的不止寧成這一個亊例。當時漢朝正與匈奴進行持久戰,有個叫卜式的土豪上書,願捐出一半家財援助邊防。劉徹派人問卜式:“想當官嗎?”卜式說:“從小牧羊為生,不熟悉怎樣當官,不願意作官。”使者又問:“難道是家中有冤屈,想要申訴冤情嗎?”卜式說:“我向來與世無爭,與鄉親和睦相處,窮人我借錢資助他,壞人我善意教化他,左鄰右舍都尊從我,我卜式有什麼理由蒙冤受屈呀!”使者說:“既然這樣,你到底圖什麼?”卜式說:“天子抗擊匈奴,我認為賢能的人應該舍生取義,有錢的人應該慷慨解囊,這樣的話匈奴就可以消滅了。”使者還報朝廷,劉徹與丞相公孫弘討論這件事,公孫弘說道:“這是違反人之常情的表現。不正常的人,不可能作為效法的榜樣,願陛下不要答應。”劉徹因此沒有答複卜式的上書,,過了幾年才打發卜式回去。卜式回鄉後,又重操他的牧羊舊業。

淮南王和衡山王謀反、朝廷追究其黨羽正緊的時候,公孫弘病得很嚴重,他認為自己沒有什麼功勞而被封侯,擔當丞相重任,應當輔助賢明的君王安撫國家,使人人都遵循當臣子的規紀。如今諸侯有反叛朝廷的陰謀,這都是丞相工作不稱職的結果,他擔心一旦突然病死,沒有辦法盡職盡責,於是他向劉徹呈遞《上疏乞骸骨》:“我聽說天下的常道有五種,用來實行這五種常道的美德有三種。君臣、父子、兄弟、夫婦和長幼的次序,這五方麵是天下的常道。智慧、仁愛和勇敢,這三方麵是天下的常德,是用來實行常道的。所以孔子說:‘努力實踐接近於仁,喜歡詢問接近於智,知道羞恥接近於勇。’知道這三個道理,就知道如何修養自我了。知道如何修養自我,然後知道如何治理別人。天下沒有不能修養自我卻能去治理別人的,這是百代不變的道理。現在陛下親行孝弟,以三王為借鑒,建立起像周代那樣的治國之道,兼備文韜武略,招攬四方賢才,根據德行安排職位,衡量才能授予官階,準備鼓舞百姓勉勵賢材。如今我愚蠢無能,沒有汗馬之勞,卻承蒙陛下錯愛把我從卒伍中間提拔起來,封為列侯,把我置於三公的地位。我自問品行才能不能與這樣的高位相稱,加上疾病纏身,恐怕先於陛下的狗馬而死去,最終無法報答陛下的恩德和盡到自己的責任。我希望交回侯印,辭官歸家,給賢者讓路。”

劉徹答複他說:“自古以來,獎賞有功的人,表彰有德的人,守成崇尚文化,遇難重視武功,這個道理千載不變。我從前幸運地得以繼承皇位,擔心不得安寧,一心想同各位大臣共同治理好天下,你應當知道我的想法。君子的善舉造福後世,象這樣的德行,常常浮現在我心裏。你不幸得了霜露風寒的小病,何愁不愈,竟然上書要交回侯印,辭官歸家,這樣做就是顯揚我的缺德呀!現在事情稍微少了些,希望你養精蓄銳,安心落意,再加上醫藥輔助以自己保重。”於是,劉徹恩準公孫弘繼續休假,賜給他牛酒和各種布帛。休養了幾個月後,公孫弘的病情大有好轉,就上朝處理政務了。

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公孫弘最終以丞相的身份在任上病故。他的兒子公孫度繼承了平津侯的爵位。公孫度當山陽太守十多年,因為犯法而失去侯爵。

總而言之:

【公孫弘並非象司馬遷汙蔑的那樣一味曲意迎合皇上的心意~~通西南夷丶設滄海郡、建朔方郡、任用寧成、卜式等等重大問題上,他都是明知劉徹的態度仍堅持己見,甚至使劉徹最終放棄通西南夷丶設滄海郡。如果公孫弘一味曲意迎合皇上的心意就不會主張殺主父偃,而會建議從輕處罰主父偃,因為劉徹並不願意殺主父偃,而且主父偃是經衛青多次推薦的,還對衛子夫當上皇後功不可沒。】

公孫弘在封建社會的曆史中,稱得上少有的賢相。他起自白衣因而深知民間疾苦社會弊端,他精通禮法因而能夠禮法並重融合禮法。應該特別指出的是,他兩次獲得舉薦因而以白衣而至卿相,所以對地方勢力和權貴階層抱有感恩的心態,沒有主父堰那麼強烈的改革願望和改革思想,對漢武帝改革起到的作用遠遠不及主父堰,更別說與賈誼相比了。

但是,作為封建社會上層與下層的中介人,平衡上層與下層的利益,公孫弘無疑是個最理想的人選。

附錄:漢武帝時代曆任丞相與禦史大夫~~

143後元年七月丙午,丞相舍免。八月壬辰,禦史大夫衛綰為丞相。八月壬辰,衛尉直不疑為禦史大夫,三年免。

140孝武建元元年六月,丞相綰免。丙寅,魏其侯竇嬰為丞相。武安侯田蚡為太尉。齊相牛抵為禦史大夫。

139十月丞相嬰免。三月乙未,太常許昌為丞相。太尉蚡免,官省。禦史大夫趙綰,有罪自殺。

137武強侯嚴青翟為禦史大夫,二年,坐竇太後喪不辦免。

135六月癸巳,丞相昌免。武安侯田蚡為丞相。大農令韓安國為禦史大夫,四年病免。

131三月乙卯,丞相蚡薨。五月丁巳,廣平侯薛澤為丞相。九月,中尉張歐為禦史大夫,五年老病免,食上大夫祿。

130博士公孫弘為左內史,四年遷。

126左內史公孫弘為禦史大夫,二年遷。

124十一月乙醜,丞相澤免。禦史大夫公孫弘為丞相。四月丁未,河東太守九江番係為禦史大夫。

122元狩元年樂安侯李蔡為禦史大夫,一年遷。

121三月戊寅,丞相弘薨。壬辰,禦史大夫李蔡為丞相。

120三月壬辰,廷尉張湯為禦史大夫,六年有罪自殺。

118三月甲午,丞相蔡有罪自殺。四月乙卯,太子少傅嚴青翟為丞相。

115二月壬辰,丞相青翟有罪自殺。二月辛亥,太子太傅趙周為丞相。二月辛亥,太子太傅石慶為禦史大夫,三年遷。

112九月辛巳,丞相周下獄死。丙申,禦史大夫石慶為丞相。

111齊相卜式為禦史大夫,一年貶為太子太傅。

110元封元年左內史兒寬為禦史大夫,八年卒。

103正月戊寅,丞相慶薨。閏月丁醜,大僕公孫賀為丞相。

102正月,膠東太守延廣為禦史大夫。

100天漢元年濟南太守琅邪王卿為禦史大夫,二年有罪自殺。

98二月,執金吾杜周為禦史大夫,四年卒。

94三月,光祿大夫河東暴勝之公子為禦史大夫,三年下獄自殺。

91四月壬申,丞相賀下獄死。五月丁巳,涿郡太守劉屈氂為左丞相。九月大鴻臚商丘成為禦史大夫,四年坐祝詛自殺。

90六月壬寅,丞相劉屈氂下獄要斬。

89六月丁巳,大鴻臚田千秋為丞相。

87二月乙卯,搜粟都尉桑弘羊為禦史大夫,七年坐謀反誅。

80元鳳元年九月庚午,右扶風王訢為禦史大夫,三年遷。

77正月甲戌,丞相千秋薨。二月乙醜,禦史大夫王訢為丞相。二月乙醜,大司農楊敞為禦史大夫,二年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