嘔吐是由於胃部肌肉突然痙攣性收縮而迫使胃中的內容物強勁噴射出來的症狀。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幾乎任何的身體不適均可引起嘔吐,但是,多數的嘔吐是由消化道感染造成的結果。少數情況下,嘔吐可能是一種嚴重疾病的症狀,需要急救,所以家長一定要不斷注意是否有危險體征出現。任何孩子發生持續性嘔吐,都須給以足夠的液體補充,以免脫水。
孩子患病時嘔吐是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嘔吐不僅使孩子非常痛苦,還會影響孩子進食,家長也會為此十分緊張,因此家長應該學會初步判斷引起嘔吐的原因,才能做好合理的應急措施。在各種原因中最主要的有:
(1)孩子患有感染性疾病會引起嘔吐。如果孩子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及敗血症等疾病,在高燒、惡心、食欲減退的同時,常伴有嘔吐。
(2)孩子患有消化道感染性疾病。如果孩子患有胃炎、腸炎、痢疾、闌尾炎等疾病,由於局部刺激可引起反射性嘔吐,此時多會伴有惡心、腹痛及腹瀉等其他消化係統症狀。
(3)神經係統疾病也會引起孩子嘔吐。如腦炎、腦膜炎、頭顱內的出血或腫瘤以及顱腦外傷等中樞神經係統疾病也能引起嘔吐,以嘔吐前無惡心並呈噴射性為特點,但往往同時伴有神經係統的其他症狀,如頭痛、精神萎靡、嗜睡甚至抽風、昏迷等。
(4)精神過度緊張或焦慮也能引起嘔吐。有些孩子可能會因為某些原因造成的精神過度緊張或焦慮引發嘔吐,再發性嘔吐有時也與精神因素有關。
(5)各種各樣的中毒也能引起孩子的嘔吐。如食物中毒,有毒動物、植物中毒及藥物、農藥中毒等,幾乎這些中毒都伴有嘔吐症狀發生。但不同的毒物中毒又有其各自的臨床特點。
嘔吐可見於很多疾病,如腦子有病、胃腸道有病、上呼吸道感染、吃的東西不合適等。孩子嘔吐時,家長要冷靜對待,下麵介紹一些小技巧,可在等待治療時防止病情加重。
1.當孩子出現嘔吐時,一定要讓孩子坐起,把頭側向一邊,以免嘔吐物嗆入氣管。
2.孩子嘔吐後家長要用溫開水給孩子漱口。以清潔口腔,去除臭味。如果孩子還很小可通過勤喂水清潔口腔。
3.要給孩子勤喝水。盡量做到少量多飲,保證水分供應,以防失水過多,發生脫水。水溫應冬季偏熱,夏季偏涼,溫水則會再次引起孩子嘔吐。
4.注意孩子的飲食。不要給孩子吃得太多,盡量少食多餐,還要注意避免油膩酸辣的食物,以免刺激胃腸。吐後應先用流食、半流食(如大米粥或麵條),逐漸過渡到普通飲食。
5.家長要時時注意孩子嘔吐的情況。如注意觀察嘔吐與飲食及咳嗽的關係、嘔吐次數、吐出的胃內容等。
6.嘔吐後要盡量讓孩子臥床休息。不要經常變動體位,否則容易再次引起嘔吐。
當孩子嘔吐時,應少量飲些果汁、糖鹽水,並禁食4~5小時。平時父母應教育孩子飲食有規律,飯後不要劇烈運動,在飯桌上不要訓斥孩子,這對減少孩子周期性嘔吐是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