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異物是鼻腔內進入了外來的物質。引發鼻腔異物的原因大多是由於孩子好奇,誤將花生、瓜子或玩具零件等物塞入鼻孔而進入鼻腔,或是因為嘔吐、噴嚏時,食物經後鼻孔進入鼻腔所致。鼻腔異物的主要表現是一側鼻腔阻塞,流臭膿帶血鼻涕,鼻腔黏膜紅腫,鼻腔有膿性分泌物,可有鼻出血和頭痛。一般植物性異物症狀出現早,容易被發現。異物若存留時間過長,鼻黏膜可出現糜爛、假膜,可發生炎症、肉芽腫、潰瘍、壞死等,並阻礙鼻腔通氣和鼻內分泌物的引流。
鵬鵬是一個淘氣的孩子,不過他很喜歡幫媽媽幹活。今天媽媽買了好多帶綠皮的豌豆,準備剝皮晚上做豌豆炒飯,這是鵬鵬最愛吃的,可是剝皮很麻煩,鵬鵬就自告奮勇地攬下了這個活。媽媽囑咐鵬鵬在剝豌豆的時候要認真,不能連玩帶剝。鵬鵬答應得可響了,可最後還是不小心把豌豆吸進了鼻子。媽媽趕快讓鵬鵬抬起頭,看見豌豆進入得不深,就找了一個小鑷子準備把它鑷出來。不鑷還好,越鑷那豆子越深,最後鵬鵬連話都說不出來了,這可嚇壞了媽媽,趕快帶著鵬鵬去醫院。醫生看了之後對媽媽說:“好在來得及時,不然這孩子就出大問題了,這豆子都快堵在氣管上了,你是不是用鑷子幫他夾了?如果你不夾,孩子可能打幾個噴嚏就出來了,這下差點要了孩子的命。”
當孩子鼻腔進入異物時,如果及早發現,並及時從鼻內取出,並不會影響孩子的健康。如果發現過晚,異物就可能會被孩子吸入氣管或者肺部,造成部分呼吸道阻塞,引起呼吸困難。如果處理欠妥或者不夠及時,後果不堪設想。所以,當發現孩子鼻子進入異物時,家長應立即采取應急措施,以減輕孩子的痛苦。
1.詢問孩子將何種東西塞入鼻孔,告訴孩子用嘴呼吸,不要用鼻子呼吸,以免將異物吸入氣管。然後讓孩子坐在椅子上或大人腿上,頭部後仰,檢查者用光照射患兒鼻孔,觀察異物的大小、形狀、位置,兩側鼻孔都要查看,以免遺漏。
2.對於花生米類表麵光滑的圓形異物,不宜采取鉗夾的方法,以免將異物推向鼻腔深處,甚至將其推入鼻孔後而導致掉入氣管,發生窒息的危險。
3.如果孩子較大並能與大人配合,可叫他用一隻手指堵住無異物一側的鼻子(或者替他堵住),然後用有異物的一側鼻孔擤鼻涕,可使異物鬆動,隨著擤鼻而滑出。如果孩子年紀太小,千萬不要這樣做,因為這樣可能反把異物吸入呼吸道的深部。
4.讓孩子仰臥,用光照亮患鼻,以易於觀察異物所處位置,若異物在鼻孔近處且容易取出,可采用鉗夾法。如異物反而向鼻腔深出移動,切勿再行夾取,應速去就醫。如果孩子出現呼吸急促的狀況,需迅速送急症室處理。
家長可以撚一個小紙條,刺激鼻腔黏膜,也可用一些胡椒粉,誘發噴嚏,有時也能將異物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