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4章 孩子被寵物咬傷怎麼處理(1 / 1)

喜愛寵物狗或貓是現代很多人的共同心理,而孩子對這些寵物更是寵愛有加,恨不得天天黏著這些寵物。可是由於孩子年紀尚小,不懂得自我保護,在與寵物狗或貓親密接觸時難免會因言行粗魯而“惹火”它們,以致被抓傷或咬傷。

在許多被寵物狗咬傷的病例中,有將近15%~20%的孩子會出現傷口感染。一般傷口感染會在8~24小時後出現,其主要表現為傷口的疼痛加劇,傷口周圍軟組織紅腫發熱,而且還會出現化膿,有時會出現有異常氣味的分泌物,還可能導致全身出現發熱、淋巴管發炎等症狀。如果孩子被咬傷得很深,基本上傷到肌肉或骨頭時,還可能會出現化膿性關節炎或骨髓炎,感染還會隨著病情的加重擴散全身,出現菌血症、內膜炎、腦膿腫等並發症,並留下嚴重的後遺症。

貓的牙齒細尖且又犀利,很容易咬到孩子深部的皮膚組織,所以,被貓咬傷比被狗咬傷更容易感染。被貓咬傷後,可能隻有幾個小時就會出現傷口感染,有疼痛加劇、紅腫、流膿等反應,特別是在孩子手上的傷口,很容易留下後遺症,對將來的成長造成很大的傷害。

被狗或貓咬傷或抓傷後,除了會出現傷口感染以外,還很容易感染上狂犬病毒和破傷風杆菌。這是兩種致命的細菌和病毒,如果處理不當,都會致人死亡。

狂犬病是世界上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又稱為恐水病、瘋狗病,主要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一旦發病,死亡率幾乎為百分之百。其臨床表現為傷口腫痛、麻木,傷者情緒低落,抑鬱不安,出現恐懼、惡心、嘔吐等症狀。幾日後,體溫會升高到39~40攝氏度。此時,由於交感神經興奮,病人會陣發性狂躁、大汗及流涎,咽部出現劇烈痙攣現象。隨後,病人會出現腦神經與四肢神經麻痹症狀,待擴散到全身後就將麵臨死亡的危險。

破傷風一般都有一個潛伏期,平均為一周。感染後,出現牙關緊咬,不能說話,頸部、肩部和背部肌肉疼痛並強直。如果不及時治療,死亡率也在20%左右,也是不能忽視的病。

所以,當孩子遇到被寵物抓到或咬到時,應該馬上采取緊急處理措施,要謹慎處理傷口,避免發生不該發生的事。

1.當孩子被寵物咬了之後,家長別害怕,也別帶著孩子到處跑。家長首先不要恐慌,這樣可以避免孩子的過分恐懼,使他盡可能安靜、放鬆。應馬上讓孩子保持平臥,不要讓孩子活動,以免毒素擴散,造成更大的傷害。

2.仔細徹底地清洗被咬傷的傷口。用幹淨水(礦泉水或自來水)或肥皂水衝洗局部傷口,並同時配合擠壓傷口,將汙染的血液和毒素擠出。但一定注意不要用口直接對著傷口吸吮,也不要直接包紮傷口。

3.在最短的時間內送往醫院。用清水衝洗傷口大約20分鍾之後,將傷口的上端(近心端)用布帶包紮,然後,在最短的時間內及時趕往附近醫院就診,並在24小時內注射狂犬病疫苗和破傷風抗毒素。然後,按要求定期給孩子注射3支狂犬疫苗進行主動免疫,使機體在1周左右時間內產生抗狂犬病毒抗體。

4.妥善處理“肇事”的貓或狗。家長應該注意加強對犬和貓等寵物的管理,定期注射獸用狂犬疫苗,對於“肇事”的貓或狗等寵物要帶到動物醫院做檢查,如果懷疑有狂犬病感染的症狀,就要立即將其處理,以免再生事端。

在注射疫苗期間,應注意不要讓孩子吃有刺激性的食物,諸如辣椒、蔥、大蒜等;同時要避免受涼、劇烈運動或過度疲勞,防止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