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認為,鹽是百味之首,讓孩子多吃些鹹味菜,能調節口味,促進孩子食欲。有些家長即便是知道吃鹽多對身體有害,也認為那隻是針對腎炎或高血壓病人而言,對孩子應該是沒關係的。
事實上吃鹽過多對孩子也有很大害處。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這個時期的孩子腎髒沒有發育成熟,沒有能力排除血液中過多的鈉,這種傷害對孩子是很大的。孩子年齡越小,受到的傷害越大。那麼高鹽飲食對孩子具體都有哪些危害呢?
(1)很容易導致孩子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這個時期的孩子正處於發育階段,體內的很多器官還沒發育成熟,如果食鹽過多,無法自行排泄的鈉會滯留在體液中,促使血量增加,導致血壓增高,很可能發生高血壓甚至中風。
(2)過多的食鹽能加重孩子的心髒負擔。過鹹食物還會加重孩子心髒負擔,也可引起水腫和充血性心力衰竭;攝入鹽分過多,還會導致體內的鉀從尿中排出,鉀丟失過多,對心髒功能會造成傷害,嚴重者會引起心衰而死亡。
(3)過量的食鹽能導致孩子上呼吸道感染。孩子吃過多的食鹽可抑製黏膜上皮細胞的繁殖,使其喪失抗病能力;還可使口腔唾液分泌減少,溶菌酶亦相應減少,這樣就有利於各種細菌、病毒在呼吸道的繁殖;同時由於鹽的滲透作用,可殺死上呼吸道的正常寄生菌群,造成菌群失調,導致發病。以上這些因素都會使上呼吸道黏膜抵抗疾病侵襲的作用減弱,加上孩子的免疫能力比成人低,吃鹽多了,就更容易患上呼吸道疾病。
另外,高鹽飲食會影響孩子體內對鋅的吸收,導致孩子缺鋅,影響孩子智力的正常發育,還會造成孩子免疫力下降,從而引發各種疾病。
所以家長在給孩子準備美味可口的飯菜時,一定要注意鹽的用量,不要使自己的孩子病從口入。
1.不要讓食物中無形的鹽影響孩子的成長。有的家長常給孩子吃鹹菜、鹹魚和臘肉等醃製食品,認為這樣不會讓孩子食鹽過量。要知道這些食物的含鹽量普遍較高,隻不過看不見而已。像這樣的食品還有很多,如辣醬、醬黃瓜、臘腸、豬肉鬆、油條和方便麵等。為了孩子的健康,家長應盡量將這些食物從他們的碗碟裏撤出。
2.不要以自己的味覺標準來衡量孩子的食鹽量。很多家長都喜歡以自己的口味來判斷孩子的飯菜是鹹還是淡,這樣做是不正確的。根據營養學家表明:成人感覺到的氯化鈉的濃度是0.9%,而孩子感到鹹味時,其濃度為0.25%,不到成人的三分之一。人對食鹽的敏感度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降低的,孩提時代對食鹽的敏感度明顯高於成人,若按成人的口味來放鹽,孩子吃入的鈉肯定會超標。
3.給孩子多安排點富含鉀的食品。如果孩子已經養成了吃高鹽食品的習慣,家長在幫助他改掉這個習慣的同時,可以讓孩子吃一些含鉀多的食物,來抑製機體對鈉的吸收。據測算,蔬菜中鉀的含量相當於肉食的20倍,本著多鉀少鈉的原則來優選食物也是減少鹽分攝取的有效一招。
4.可以在進餐的時候再加鹽。為了不影響飯菜的口味,家長可以改變一下放鹽的時間,即烹調時或起鍋時不加鹽,等菜肴烹調好端到餐桌上再放鹽。因為烹調好後放的鹽主要附著於食物和菜肴表麵,來不及滲入內部,這樣的食物吃起來鹹味已夠,但鹽量卻減少了,易於為孩子所接受,還能減少孩子的食鹽量。
5.父母要以身作則。孩子的飲食習慣可塑性極大,為了保證他們健康成長,家長要以身作則,低鹽飲食,使孩子從小養成清淡飲食的好習慣。
一般而言,1~6歲的孩子,食鹽量不要超過每日4克,一定要使用加碘鹽,以利於孩子大腦的健康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