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我的手不聽話了嗎(1 / 2)

梅梅的媽媽特別愛幹淨,很小的時候媽媽就讓她養成了每天晚上洗“屁股”的習慣,先是媽媽幫著洗,大一點兒後就換成了她自己洗。對於這個習慣梅梅從未在意,她隻是把它當成一件跟洗臉、洗腳一樣每天必做的差事,直到14歲的一天,她來月經了,媽媽告訴她:“孩子,你已經長大了。”那之後梅梅每次洗那個地方,都覺得很羞澀,她總是等爸爸媽媽看電視或專心忙別的事的時候,才一個人跑去衛生間。而另一個“壞”習慣也正是在這個時候養成的。那天吃過晚飯,梅梅看爸媽正津津有味地評論電視節目,便端了一盆溫水徑自走進衛生間。當那個地方接觸水的溫熱的一刹那,梅梅感到身上一陣發麻,她緩緩閉上眼睛,隨著手的不停搓動,情不自禁地發出滿足的聲音。然而正當她陶醉於身體的快感時,突然聽到背後一聲大喊:“你在幹什麼?!”梅梅轉過身瞥見媽媽憤怒的眼睛,隻覺腦袋嗡的一聲,隨即癱坐在地上……她哪裏知道,由於忘記了把門反鎖,媽媽已經闖進來盯她好一會兒了。

男孩女孩們長到12~14歲以後,身體開始迅速發育,性器官發生變化。當孩子發現自己的這些變化,並且體驗到自身的性興奮開始增強,會覺得十分驚奇,尤其是對外生殖器更為好奇。有的孩子便有意或無意地用手撫摸玩弄外生殖器,並在同齡夥伴中談論這方麵的問題。美國學者阿·漢斯曾作過調查,在15~16歲的孩子中,有75%的男孩和57%的女孩玩弄自己的生殖器,並試圖以手淫方式獲得性快感。

1.正確認識手淫是怎麼一回事

撇開對手淫的一切消極認識,首先讓我們對手淫有個科學客觀的認識。手淫是指通過自我撫弄或刺激性器官而產生性興奮或性高潮的一種行為,這種刺激可以通過手或是某種物體來誘導發生。手淫在青春期男女均可發生,以男性更多見。

由於性教育缺失,大約90%的中學生對手淫的看法不恰當或錯誤,有的認為手淫是“危害健康的不良習慣”,有的認為是“不道德行為”或“犯罪行為”,顯然這些看法受傳統觀念影響很大。我國傳統觀念認為,手淫可以耗精傷髓、大傷元氣,不僅眼下是百病之源,以後還不能進行正常的性生活。在現實生活中,也確有一些青少年因手淫而精神萎靡,學習成績下降,甚至悔不欲生。

手淫是人類的一種正常生理現象,是孩子青春期性成熟的一種生理表現,是解除因性緊張而引起的不安、躁動的一種自慰方式。手淫的“危害”恰恰是由於宣傳“手淫的危害”造成的。“手淫有害論”帶來了心理挫傷,手淫後的恐懼心理、犯罪感、自我譴責、悔恨心理才是一切手淫危害的真正根源。因為有手淫史的人占了大多數,如果把手淫的後果說得危言聳聽,那麼由眾多有手淫史的男女組成的這個世界,難道還能美好嗎?手淫是一種自慰手段,是釋放性能量、緩和性心理緊張的一種措施。當然,手淫過度也是不利的,過度的手淫會使肉體的性感高潮在無須異性的正常誘惑下就得以滿足,這是一種異常的、變態的性滿足方式。所以我們不能籠統地談論手淫的危害,也不提倡手淫。

孩子處於青春時期,正是身體發育的高峰期,這個時候對性有了初步的認識和渴望,很多孩子在不經意間學會了手淫,並且像吸毒一樣在有固定的性伴侶前,很難自我節製。

孩子一旦染上手淫習慣,大多數難以自拔,有的甚至天天手淫,尋求快感,這樣既損傷身體,又摧殘心靈,有損身心健康。手淫是讓青少年感到煩惱和困惑的重要健康問題之一。關於如何看待手淫,也是一個爭議較多的問題。

正確看待手淫有助於消除對手淫存在的種種誤解,並從焦慮恐懼的心理狀態中解脫出來。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一個“度”,過了度就會走向事物的反麵。比如吃飯是好事,打球是好事,但過了度都對健康不利,手淫也是如此。處在青少年時期的孩子性欲旺盛,一個月有兩三次手淫不妨礙健康。但是長期、頻繁的手淫則是不利於健康的。

頻繁手淫容易造成內心衝突和思想矛盾,明知不好,又改不掉,怕損害身體,於是內心緊張、焦慮,每次手淫後不免要後悔、恐懼與悲觀。經常處於性快感與擔心由此產生的不良後果的矛盾中,天長日久,就容易產生意誌消沉、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下降、失眠、多夢、頭昏、頭痛、耳鳴、心悸等症狀。

許多父母得知孩子手淫後驚慌失措,他們以為手淫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會引起性功能障礙,不育等疾病,會自甘墮落。為阻止孩子手淫,有的父母采用懲罰手段,個別的甚至在孩子睡眠時將其雙手捆綁在床上,這些做法顯然是錯誤的。

當父母發現孩子有手淫的習慣時,最好的做法是:父母直接與孩子交談有關手淫的問題,或者給他們推薦一些有關的書籍、文章去閱讀。通過交談或閱讀,孩子可以從中懂得:手淫是一種正常的現象,一個少年對自己的軀體變化感到驚奇,並企圖對自己的身體構造和能力進行“研究”,這不是越軌行為,不必為此感到羞愧和產生犯罪感。同時,父母還應循循善誘,使孩子知曉偶爾的手淫無關緊要,如沉緬於手淫則不可取,將影響身體正常的生長發育,作為學生應把精力集中在學習上。這樣,使孩子掌握有關手淫的知識,能夠正確地認識和對待手淫,從而順利地度過青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