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在馬來西亞,4歲小孩也要學習性知識。
一份由婦女、家庭與社會發展部、教育部、非政府組織以及教育家等聯合起草的關於全國性教育的建議書提交給了馬來西亞政府內閣,並獲得通過,性教育成為學校的科目之一,可讓小至4歲的孩子也學習性知識。孩子將在性教育科目中學習到人文發展、兩性關係、婚姻與家庭、溝通技巧以及安全的性行為。
在馬來西亞,父母會主動談到一些性知識。初中的教科書裏就有不少性知識的傳授,包括避孕、受孕等。對小學生,則用一些有圖畫的小冊子向他們宣傳如何保護自己身體之類的知識。
(5)新加坡的性教育結合多媒體教材。
新加坡計劃生育協會為青少年製訂了一係列性教育方案,其重心放在嚴格控製發生性行為的年齡,到1999年,已經有9000多名公民接受了性教育課程,產生了良好的效果。2004年,新加坡教育部製訂了一個係統的性教育方案,並為中學低年級學生設計了一套多媒體性教育教材《成長歲月係列》,隨後又推出3個《成長歲月係列》教材,分別適用於小學高年級、中學高年級和更大些的學生。
(6)美國1/3學校要進行禁欲教育。
美國從小學一年級起就開始傳授生育、兩性差異、性道德等知識,初中階段講生育過程、性成熟、性約束等,高中階段講婚姻、家庭、性魅力、同性戀、性病、賣淫現象、性變態等,並向學生發放避孕套。
最近10年裏,全美有1/3的學校增加了禁欲教育,提倡將性行為推遲到婚後,並告訴學生實行安全性行為的做法。有一些學校還提供在何處可獲得控製生育器具或如何使用避孕套的資訊。現在全美14個城市的32所公立學校中都建有性谘詢室,回答谘詢的也是孩子,其內容對教師和父母都保密。
(7)荷蘭的孩子和父母在餐桌上可公開討論性話題。
荷蘭人開放的性態度給全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然而,荷蘭擁有歐洲國家最低的青少年懷孕比率。在荷蘭,與學其他課程一樣,孩子6歲進小學時就開始接受性教育,孩子們甚至會在餐桌上和父母討論這方麵的話題。荷蘭的教育專家認為,對青少年甚至兒童開展早期性教育,可以讓青少年知道如何保護自己,幫助青少年不至於因為一時的性衝動或對性的某種無知而做出令自己後悔終生的憾事。
(8)日本雖然是個保守的國家,但性知識從小學教到高中都有。
日本文部科學省出版的小學第一冊《衛生》教科書封麵就有女性和男性的身體和性器官圖。小學每年有1~2個小時的特別講座,內容是男女之間身體的區別、月經和懷孕的原理等;初中每年也有1~2小時的特別講座,呼籲學生不要進行危險的性行為,學生還可以學到避孕和性病知識;高中的體育保健課和家庭生活課裏有性教育的課程,內容涉及避孕、流產、性病和倫理道德等方麵。日本每所初、高中都有專門由專家學者組成的“協助者協會”,負責向學生提供各種性谘詢、性教育,並編寫性教育指導手冊。雖然父母也會向孩子講一些相關知識,但日本學生的性知識主要從學校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