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兩隻蝴蝶在打架嗎(3 / 3)

通常孩子到了四五歲,不但會對自己的身體感到好奇,也會想認知他人的身體。當他看到別人的身體和自己的不同時,就會想知道原因。至於身體各部位及其功能,應該給予明確的解釋,同時冠上正確的名稱。如果在你自己的成長過程中,性是個隱諱的問題,這時你可能就得求助於書報、雜誌或圖書館了。

稱生殖器官為“下麵的”、“小公雞”、“尿尿的”等名稱有何不妥?首先,賦予身體某些部位特殊或滑稽的稱呼,會讓孩子認為身體的各個部位並不是生而平等的。耳朵、肚臍等部位可以侃侃而談,對有些部位卻總是吞吞吐吐,這種態度上的差別,會使孩子覺得你所以避而不提,一定有什麼不對勁。

(2)輕鬆自如,不要一本正經。

父母也不應該在性教育的時候,像老師上課一樣,老是想著一次把全部知識都抖給孩子。父母談論性問題的表情語氣越嚴肅、越正經反而會讓孩子感覺越不自然。看電視、報紙、雜誌時遇到有關情景其實都是合適的時機。

和孩子交流性問題的時候,平等、幽默的口吻甚至調侃的方式都是合適的。和孩子做朋友,談談自己經曆的青春年代的“故事”,孩子會很感興趣,一下子就和你拉近了距離。你可以把自己經曆過的事情講給孩子聽,告訴他碰到合適的話題不妨與父母一起交談,讓孩子感受到“性”不是件羞恥的事情。

(3)簡潔直接,不要神神秘秘。

回答孩子的性問題,平靜、坦誠、自然的態度至關重要。回答可以簡單一點,關鍵不要給孩子造成心理壓力,以免導致不正常的性神秘感和不正常的羞恥心。如回答兩三歲孩子關於生殖器是什麼的問題,父母的態度應該像告訴孩子哪是耳朵,哪是眼睛那麼自然。當孩子問這類問題的時候,他並不是想知道生殖器的性功能,隻不過是想知道正確名稱而已。越是躲躲閃閃,越加重孩子的性神秘感和好奇心。

(4)更新觀念,不要固步自封。

父母給孩子進行性教育前不妨平時多看看相關書籍,因為孩子的任何性問題的提出都是很偶然的,並非在特定時間出現,父母平時的積累可以在回答這些問題時,不至於手忙腳亂。

給年級高一點的孩子講性問題,更要讓他們感受到你的權威性,要讓他們感受到你所講述的內容並非像課本那樣生硬。一個簡單的做法是父母不妨先瀏覽一下孩子的課本,防止抵觸,又不至於完全雷同讓孩子覺得過於說教。

3.生活中的性教育方式

親子間可以從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來談性,不一定需要刻意安排。父母除了可以利用共浴的時間,自然地和子女談起性器官發育,以及如何清潔衛生的問題;也可以趁學校要小孩養蠶寶寶,談起動物的生殖和死亡。此外,如果不知如何打破僵局,不妨試試下列方法:

(1)在鄰居或親戚懷孕生產時,開始討論生育是怎麼回事。

(2)帶孩子到公園散步、郊外踏青的時候,借著觀察動、植物的機會,解釋生物如何藉由傳遞花粉及交配來繁衍生命,告訴他們,這是生物的本能,是很自然的事情。

(3)買幾本適合孩子年齡的性教育書籍,放在孩子看得到的位置,然後不著痕跡地問問孩子對內容的看法。

(4)平時多留意孩子看的書或VCD,與朋友交往的情形,在新聞報道有關兩性相處、青少年懷孕或強暴事件時,聽聽孩子的看法,甚至和孩子一起觀看討論兩性關係的節目。

(5)父母對性以及性器官所持的態度,會直接影響孩子,孩子對性器官的好奇是自然的事,對於能否接納孩子的性好奇,父母所表達的態度,將影響孩子長大後對“性”印象與態度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