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兩隻蝴蝶在打架嗎(1 / 3)

盛夏,一對年輕的父母帶著5歲的女兒到公園遊玩,公園裏的繁花、綠地、蝴蝶,讓一家人都沉浸在快樂的海洋裏。“爸爸媽媽,快來看!”繼續前行的父母聞聲猛回頭,發現女兒停留在一片花群前,正低頭看著一朵怒放的鮮花。爸爸來到女兒麵前,發現花上停著一對蝴蝶。“爸爸,這兩隻蝴蝶在打架嗎?”女兒問。“不是,它們在交尾。”“交尾是什麼?”“就是生寶寶!”剛說完,父親的心就提起來了:女兒還會追問嗎?還好,女兒似乎沒有在意這個回答,隻是滿意地拉著父母的手繼續前行。

一天的遊玩結束了,一家人回到家,和往常一樣圍坐在一起吃飯。突然,女兒又問:“爸爸媽媽,你們生我時交尾嗎?”“嗡!”父親頓時懵了,他偷偷看了看母親,對方的脖子紅得像喝過酒一樣。“爸爸?”女兒還在等待著答案。“哦,是啊!”父親悶悶地回答,接著安靜地等待“考官”再次提問。奇怪的是,女兒沒有繼續提問,很快便把話題轉到了花為什麼會開、為什麼有那麼多顏色上。

1.性是如此自然的事情

性對人類來講,是一個美麗而有神聖的話題,對青春期的孩子關於性這方麵的教育也是一個美麗的過程,應該避免“羞澀”的說教,應該放開點、自然點,多用真情,多用熏陶。

許多父母跟孩子談性,如果出於害怕、警告、感受到危險的心情,反而使有些孩子產生反抗的心理,甚至故意要去嚐試一下;有些孩子則感受到父母對性所持的否定、無趣的態度。當然,如何和孩子談性,牽涉的不隻是我們的尷尬、避而不談的問題;也不隻是孩子的反抗或一味禁止所產生的問題,父母的不采取行動,或者做法不當,所塑造出來的孩子對性的態度、道德感、行為,才是整個問題的核心。

從社會層麵來看,不負責任的性行為,其問題的嚴重性,實在很難評估得出來。青少年懷孕所造成的直接經濟成本就非常龐大,與青少年懷孕間接有關的福利、司法、矯治所需的經費,更是多得讓人難以想象;至於所付出的精神與心力,更是無法估算。

從家庭、個人的層麵來看,隨意而混亂的性行為,以及有害的、負麵的性態度,讓家庭支離破碎,個人掙紮在墮胎、輟學、職業中斷的困境當中,造成身體、心理上很大的傷害。

對男女之間性的問題父母若是未處理好,那麼孩子對於男女之間的事就難有正確的觀念,他將來就不會幸福。所以談性是很自然的事,並不是很尷尬的事。正因如此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就要清楚認識到孩子從小就對自己的身體好奇,這樣當他發現自己與別人的不同時就不會感到驚慌失措。

幼年時,小男孩小女孩會說:“咦,我們怎麼不一樣?”此時大人就要開始教導他。有些大人會說:“啊,本來就不一樣。”可別這樣!否則孩子會覺得:“哎喲,我是不是問錯了問題,是不是問了一個不能問的問題,似乎是大人很敏感很不想回答的問題。”

他從幼年時就覺得:原來“性”是很神秘的東西,實在是很不能講的東西。這在孩子腦海裏形成了固有的印象,此後他一輩子都要麵對這樣的問題——性是不可以討論的。但是你讓孩子從小有一個錯誤的感覺,這個孩子往後關於這些問題就不敢跟你討論,不敢跟你談。所以父母應該將“性”看作本來就是很自然的事,這樣與孩子交流自然會減少很多的心理障礙。

這個世界本來就是有男有女,是極其自然的事。父母若能幫助孩子清楚地知道並接納我是男生她是女生,那麼他也會開始了解原來男女之間就是不同,難免他會問為何有男生有女生。此時,你隻需要告訴他:“因為有男有女才能有孩子。”

別看孩子年齡小以為他什麼都不懂,但是有些孩子的頭腦是很靈活的,你說什麼他都聽得懂。所以,父母在這方麵進行教育時要因人而異,根據孩子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來進行教育。他聽不懂,你也不用勉強說,但是至少讓他知道:孩子來到世上就是有爸爸媽媽兩人合作才會有小孩。這個觀念要先讓他知道,讓這個孩子知道這是一個兩性的世界。若單單隻有男或隻有女就不可能有他,所以他來到世上之前本來就是有男有女。他腦海裏有了這樣一個基本的觀念,那麼對兩性的觀念已經有一個基礎,為他往後的性教育就做了一個很好的鋪墊了。但是很多人到長大成人仍然沒有人告訴他這個觀念,他隻知道孩子是通過男女發生性行為之後而有的。但是他不知道為何需要有家庭的構造,為何會設家庭來生小孩,為何世人都反對未婚生子……到底是何原因,這些都要慢慢讓他了解。要讓孩子慢慢地明白戀愛婚姻的“遊戲規則”,就是讓他們懂得一男一女兩人彼此相愛以至願意保證,願意到法院公證,願意接受國家法律的約束,然後他們才開始有資格擁有孩子。因為撫養一個孩子是要到他長大成人,因此雙方要有一個約定就是不能落跑。生下孩子之後就移情別戀不行,讓孩子明白原來如此。所以孩子就會明白原來有男有女,並且男女雙方需要有責任,需要有約束,才能擁有家庭。當孩子從小就建立這個觀念,長大後他就不會逾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