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有一次,為了增加她的手臂力量,教練要她每天練十組、每組十個引體向上。當她練到第三天時,手上的老繭破了,鮮血一滴一滴地往下流。教練和隊員們看了都心疼地勸她別練了,可她咬咬牙,簡單地包紮一下,又繼續回到單杠前,堅持完成最後幾組練習。
還記得在參加“全國少兒遊泳冠軍賽”昆明賽區比賽時,由於不適應當地的氣候,在比賽前一天晚上,她突然身體不舒服,感冒發高燒。為了不影響隊裏的成績,她沒有告訴教練,硬是咬著牙一直堅持拚力遊完全程。
遊泳鍛煉培養了包如婷吃苦、拚搏的精神。這種意誌的形成也影響到了她學:刁和生活的方方麵麵。
有好一段時間,包如婷是在上海市體育運動技術學校學習和訓練的。直到2002年底,她回到了母校昆明學校學習。剛進班級時。由於教材不同,她的文化成績相當差,與班級同學存在一定差距。但她沒有灰心,沒有氣餒,而是給自己製定了詳細的學習計劃和階段目標,並嚴格遵照實施。
她從最簡單的單詞開始記,從最容易的圖形開始分析。同學笑她是“記錄的機器”;老師們讚揚她刻苦認真,不懂就問,哪怕是在旁人看來極簡單的問題。她的倔強不服輸,她的踏實勤勉,使她隻花了半年的時間就把落下近兩年的文化課程全部補上。在初二期中考試中她躍居班級第10名,得到了師生的一致好評。
她始終提醒自己:時間就像海綿裏的水,一擠就有了!因此,她除了訓練、學習外,還每天堅持看書看報半小時,以擴大自己的知識麵,提高自己敏銳的觀察力。她的好幾篇具有時代氣息的作文,被語文老師當作範文點評。
包如婷年齡雖然不大,但從遊泳訓練中,她深深體會到,任何成績的取得都要以艱苦的努力和全身心的付出為基礎,她堅信“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自信,讓包如婷的笑容更加燦爛。然而,她的成功和笑容卻是和媽媽的支持和鼓勵是分不開的。
父母是孩子成長的幫手,幫助孩子成長是父母的天職,因此,每個父母都應為孩子的成長提供最好的條件,以在孩子成才的路上助他們一臂之力。
梁亮:父母另類家教培育出的飛行員
健康兒童的一個重要的標準就是愛玩,尤其在幼兒期和小學期,愛玩不光顯示了孩子體質好和精力旺盛,還表現出他們濃厚的興趣和探索精神。不要把玩視為浪費時間,孩子在玩的時候,往往比大人工作還要認真和努力,那就是兒童的天性。隻要父母正確引導,聰明的孩子會玩出道道來的。
有人說,男孩子貪玩不是壞事,不愛玩時就是生病了。梁亮小時候從沒生過病,所以除了玩還是玩。
梁亮小時候吃飯特別慢。可有一次鄰居有事把女兒暫托在他們家,父親規定吃完飯才能玩,結果梁亮吃得奇快。看那女孩吃得慢,他在一旁急得抓耳撓腮,最後競一把奪過女孩的飯碗,說:“來,我幫你吃。”
為人父母都覺得自己孩子的童年充滿了故事,可是梁亮小時候卻充滿了“事故”。他的額頭、手臂及雙膝傷痕累累,往往是舊傷未好又添新傷。梁亮玩得出格,但父親沒製止他,隻是盡量抽時間陪著他玩,在玩中引導他少出禍事。
梁亮有一次悶坐著發呆,父親問:“怎麼啦?”他憂心忡忡地說:“我害怕長大。”父親奇怪地問:“為什麼呀?”梁亮說:“現在有這麼多好玩的東西,我擔心長大後就不喜歡玩了。”
一晃,梁亮上小學了。梁亮是很願意上學的,倒不是愛學習,而是學校給他平添了許多玩伴。每天放學一到家,梁亮就急匆匆地直奔廁所。因為從學校到家的這段時間是梁亮的黃金時段,除了玩他不會為任何事情浪費時間,包括上廁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