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給淘孩子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2 / 3)

瑞典教育家艾倫凱曾指出:環境對一個人的成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環境是孩子形成正確思想和優秀人格的基礎。剛出生的孩子好比是一張白紙,心靈純潔得毫無芥蒂,對孩子的教育,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家庭作為孩子啟蒙的學校,對孩子性格培養和品德塑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同的家庭環境孕育著孩子不同的本性,這樣也造就了形形色色的人。

在孩子成長的家庭環境、學校環境和社會環境這三大環境中,家庭環境是最為重要和基礎的成長環境,因為家庭環境,是孩子最早進入和最長期接觸的。當還沒有語言能力的孩子用哭泣表達著自己的意願和情緒時,其實他們真正尋求的是安全感。蒙台梭利說,愛是兒童成長的土壤,兒童隻有得到了充分的關愛,才能具備健全人格、心智、道德。愛是兒童成長的背景,而父母,成為孩子成長的環境。

教育學家們這樣闡述適合孩子們成長的環境:

首先是民主、平等、和睦、歡快的人際環境。孩子作為這個環境中應享受平等對待的一員,既不應該被嬌寵,也不應該受冷落。孩子在犯錯時,會受到公正的評價與合理的指責,但信任永遠都是維係家庭穩定的紐帶;當孩子進步時,會受到客觀讚揚與適度褒獎,但誇獎永遠有理有據,不模棱兩可;當孩子徘徊在十字路口時,會受到誠懇而富有建設性的引導和建議,但何去何從,主動權永遠在孩子手上,父母永遠都是孩子最得力的軍師,睿智、冷靜、客觀,在孩子身旁搖動著羽毛扇。

其次是豐富、有效、細致、睿智的智慧環境。智慧是需要啟迪的。教育專家曾說過,每個人都具備成為天才的潛力,成為天才與否,關鍵在於對潛力的開發程度。不要認為孩子樂於從事的那些大人看來是毫無意義甚至是有些危險的活動僅僅是因為淘氣,對孩子來講,這很可能是激發他的想象力、促進其智慧成長和提升孩子創造意識的原動力。孩子經常會把房間弄得亂七八糟,腦袋撞到物品而倒地大哭也是常有的事,但這些遭遇對孩子來說,恰恰是最好的教訓和經驗。

再次是堅韌、樂觀、誠實、向上的意誌環境。孩子意誌力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家庭決定的,孩子在模仿父母行為習慣的同時,也被父母的品格潛移默化著。父母的性格和意誌,會形成一個巨大的環境場,生活在這個環境場中的孩子,就會樂於接受並融入這個場中。孩子有的時候會不顧父母反對堅持拆開他感到好奇的玩具;孩子在闖禍後麵對著父母的怒火與訓斥嬉皮笑臉,這些行為看似讓人生氣,可後麵卻蘊含著孩子品格上的魅力。

家庭環境對人的影響最為深刻,家庭打在人身上的烙印,無論是什麼樣子的,都深入骨髓。因此,父母們要格外注重孩子成長環境的營造。

3.在平和的氣氛中建構淘孩子品格

武功:品格是需要用愛陶冶的。

心法:感受比言傳更有說服力。

“傑瑞,馬上就要下雨了,媽媽等會兒才能回去,你幫媽媽把晾在院子裏的衣服收一下!”傑瑞媽媽在電話裏反複叮囑著兒子。兒子懂事的答應著,還一個勁兒地問媽媽要不要自己打傘去把超市采購的媽媽接回來。媽媽去的超市離他們家有一段路程,媽媽在深感欣慰的同時也囑咐兒子不要出門,隻在家等著自己回來就好。

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過後,天空中出現絢麗奪目的彩虹。傑瑞媽媽聞著泥土的芬芳,踏著潮濕和泥濘走進自家院子。剛進大門,就看到晾衣繩上空空如也,“這小子還能靠得住!”傑瑞媽媽高興地想著。可當傑瑞媽媽擰開家門的把手時,她就徹底傻眼了。大廳的長廊上,早上晾曬的衣服雜亂的堆放在那裏,同時堆在一起的,還有傑瑞爸爸養在院子裏的那幾盆花。更讓傑瑞媽媽崩潰的是,她還看到一排細密的泥腳印向著臥室的樓梯延伸過去,而那排腳印的主人,顯然就是每天給他們看守院落的大狗——英雄。

“傑瑞!”媽媽大聲喊道,沒有回應。傑瑞媽媽又大喊了幾聲,可兒子還是沒有動靜。傑瑞媽媽氣急敗壞地跟著腳印衝上樓去,走進兒子臥室,看到兒子正摟著英雄躺在柔軟的大床上酣然入夢。英雄身上的毛已經幹透,但新換的床單上,還是能明顯看出幹掉的水漬。看到這一幕,傑瑞媽媽頓時火氣全無,隻好無奈地苦笑著。

傍晚的時候,傑瑞醒來了,帶著英雄走出房間,看到媽媽正蹲在地上,用抹布一點點地擦洗地麵上的泥腳印和花盆掉落的泥土痕跡。傑瑞好像意識到了什麼,對著媽媽欲言又止。

“你為什麼把花盆和英雄都弄到家裏來?”媽媽問道,態度溫和得出乎傑瑞意料。小傑瑞撓撓腦袋,小聲說道:“我怕他們淋濕了?”“哈哈,原來是這麼回事?”看媽媽笑了,傑瑞膽子大了些,便接著跟媽媽說道:“我到院子裏收衣服,風刮得好大,爸爸的花花都吹歪了,英雄在它的房子裏一動不動,他們都要死掉了,他們被雨淋得好可憐,我就把他們都弄到屋子裏了。”看著傑瑞滿臉認真的樣子,傑瑞媽媽覺得兒子可愛極了,便收起了笑容,也一臉嚴肅地對兒子說:“傑瑞,對於你今天的表現,媽媽要提出表揚。但是你也有一些地方做得不太妥當,你知道是哪裏嗎?”傑瑞小心翼翼地問道:“是因為把地板總髒了吧……”媽媽笑了:“真是個聰明的孩子。媽媽很高興你能那麼熱愛動物和植物,有時候保護他們是必要的。但是,也不能總把他們置於保護之中,像今天的大雨,就是在爸爸的花花和英雄可以承受的範圍之內的,過大的風雨可能會讓他們死掉,可適當的風雨磨練,卻能讓他們更加茁壯。”

孩子的品格培養,是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在孩子到了能夠辨別對錯、分辨美醜的時候,也就到了孩子品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孩子的品格教育包括哪些方麵?這說起來其實是一個很大的話題,也沒有什麼必須要求父母去遵守的條條框框,但人之所以為人,一些基本品質還是在人們心目中約定俗成,比如說誠信、尊重、責任、公平、關懷、獨立、慷慨、愛等等。對於孩子這些品格的教養,“諄諄教誨”未必行得通,因為那個總是蓬亂著頭發、伸著一雙髒兮兮小手、一頭紮進自己世界的小搗蛋鬼未必有時間、有興趣去搭理你,因此,淘孩子的品格教育,可不像種一株小花那樣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隻能擺正心態,細致地從小事入手,平和地被時間打磨,然後曆久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