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識記是快捷記憶的基礎(5)(3 / 3)

第一種,根據記憶材料的原意編。在不改變原意的前提下,集中地進行歸納概括。

如《中國青年報》報道過的牛翰傑在自學中國文學史的時候,感到明代文學派係紛立,莫衷一是,不易弄清他們相互之間的關係。在反複閱讀明代文學史的基礎上,他編成了八句韻語:

形式主義“台閣”開,前後“七子”複古來。

“唐宋”反古功未就,“公安”“竟陵”更成災。

後四句說的是晚明文學流派:

“複”“幾”學七子,“豫章”宗“唐宋”,

也有共同點,一致反“性靈”。

有人在學習化學中關於溶解的問題時,隻用下麵四句話就概括了八類鹽在水中溶解與不溶解的情況,叫做“鹽的溶解性歌”:

鉀、鈉、銨鹽、硝酸鹽,

氯化物除銀、亞汞,

硫酸鹽除鋇和鉛,

碳酸、磷酸鹽,隻溶鉀、鈉、銨。

還有人用歌謠概括了26種常見元素的化合價(包括固定價和可變價),叫作“常見元素化合價歌”:

一價氫、鋰、鈉、鉀、銀,

二價氧、鎂、鈣、鋇、鋅,

銅、汞一、二、鐵二、三,

碳、錫、鉛在二、四尋,

硫為負二和四、六,

負三到五氮和磷,

鹵素負一、一、三、五、七,

三價記住硼、鋁、金。

第二種,抓住記憶材料的關鍵字縮。例如記憶中國近代史上下列重要事件:(1)帝國主義發動的侵略中國的五次大規模的戰爭(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2)帝國主義強迫清政府簽訂的四個主要的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天津條約》、《中日馬關條約》、《辛醜條約》)。(3)中國人民掀起的三次革命高潮(太平天國革命運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4)中國兩個階級的誕生(中國無產階級、中國資產階級)。(5)一次失敗的變法(戊戌變法)。

上述各條文中加點的字,是我們確定的重點字,抓住這些關鍵字,就抓住了原文的基本意思,而且大大減少了記憶量,把它縮成如下的韻文後,就更容易記了:

侵中五大戰,

強簽四條約。

民起三革潮,

兩個階級生。

一次敗變法,

矛盾未改變。

也可以抓住頭文字作為中心詞進行縮略。如在記憶大連、秦皇島、南寧、天津、煙台、青島、連雲港、上海、寧波、溫州、福州、廣州、湛江、北海等14個對外開放的沿海港口時,就以每個港口名稱的第一個字為中心詞,縮成如下兩句對仗式的韻文:

大湛廣煙上青天,

南寧秦福北溫連。

第三種,根據記憶的需要東拚西湊。在記憶一些不相關聯的地名、人名、物名、數據、事件等信息時,在不更改名稱的前提下,可以調換次序,添枝加葉,東拚西湊,把它們勉強湊成韻文之類的整體。這雖要費點腦筋,但得到的熟記報償則會使你滿意的。如記憶我國古代著名科學、技術界人士和他們的主要成就,難度確實相當大,別說記,就是照著抄一次都是夠費神的。但我們將他們的姓名和功績巧編成有風趣的如下詩句,將能使你輕鬆地記住:

(一)

扁鵲神醫有遠見,

斷定張仲景、華佗有醫能,

料想孫思邈寫《千金方》,

李時珍把《本草綱目》編。

(二)

巧匠魯班魂遊李春趙州橋,

恰遇元朝紡織明星黃道婆,

《天工開物》宋應星暗生嫉心,

夢與鄭和下西洋同歡樂。

(三)

僧一行慧眼觀星宿:

見祖布甘德、石申早成仙,

賈思勰《齊民要術》,

沈括《夢溪筆談》作貢獻。

(四)

郭守敬《授時曆》一算:

祖衝之南朝滾鐵環,

張衡地動儀下玩蛤蟆,

漢宦蔡倫造紙丟竹簡,

徐光啟巧編《農政全書》

畢升焦土製活版世界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