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借助各種筆記,如提要筆記、心得筆記,總結全書,以實現由厚到薄的轉化。
四、略讀有捷徑,拓寬記憶的天地
略讀對記憶來說相當重要,如何能在短時間裏記住更多的東西,拓寬學習記憶的天地,這就得看略讀方法如何,策略是不是到位。下麵就是對略讀策略的幾點詳細分析,以利於更快捷的去記憶。
1、瀏覽要全
略讀同樣首先應從封麵開始,根據書名、作者、出版單位等信息迅速對該書的主題、學科領域等作出判斷。然後應通過內容提要來了解該書的主要內容,以決定自己是否進一步閱讀。如讀完內容提要還不能判斷該書的閱讀價值,就要閱讀目錄,以對全書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在進入正式閱讀之前,還應閱讀前言和後記,以了解作者寫作的緣由、背景和目的等,更深刻地理解全書的主旨,使自己在閱讀過程中能夠有所側重。
2、掃讀正文,讀思結合
(1)快速閱讀
在讀完序言、後記之後,便開始進入對全文的掃讀階段了。掃讀的速度十分快,一目十行,略觀大意。在前麵的章節裏,我們提過讀書忌快,這是從理解和牢固掌握書的內容的角度說的,因為貪多求快往往不能理解和掌握。但不是說,須一概反對快讀,隻能慢讀,而是說應該在理解的前提下,越快越好,略讀尤其需要速度,以提高閱讀的效率。
快速閱讀是快捷記憶信息的重要途徑。專家指出:創造性工作的效率與獲得和加工的信息量成正比,如果一個人獲得信息速度快,信息量又多,那麼他的工作和記憶效率也就高。據說,拿破侖每分鍾能看2000個單詞,巴爾紮克半小時可讀完一本小說,他們的快速閱讀能力令人驚歎不已。
研究表明,提高閱讀速度不會降低理解率,關鍵是要按照正確掃讀法去閱讀。並且,掃讀技巧形成後,不但可以長期保持,而且對不同的語言材料有正遷移效應。例如,讀漢語材料的速度快了,閱讀英語材料的速度也會相應提高。
閱讀時,人的眼球是時停時動地向下跳動,眼球停的時候認知文字,眼球跳動的時候轉向下麵的文字。眼停一次的時間大約為1/3秒左右,每次眼球停頓能認知1一7個文字符號。我們把眼球停時認識的字數叫做“識別間距”。閱讀時,目光向前跳躍,眼球運動,每動一次大約為千分之幾秒,人們的閱讀隻限於目光跳躍的停留期。據統計,閱讀者的眼睛在一小時內有3分鍾在移動,有57分鍾在停頓,即眼動時間占5%,眼停時間占95%左右。因此,要想提高閱讀速度,就要擴大識別間距,進行整體認知,就是說,眼停認知不能逐字進行,而應一個個詞組或一個個短語、短句整體地認知和理解。
人們的閱讀方法,可歸納為三種:點式閱讀、線式閱讀和麵式閱讀。點式閱讀的視點很小,一個字一個字地閱讀,視點的最大限度不超過五個字。這是速度最慢的一種方法。線式閱讀,視區是一條線,視力範圍是一個句子或者幾個句子群,用這種方法閱讀,經過訓練可達到一目一行。麵式閱讀是速度最快的閱讀方法。麵式閱讀,視力區最少是兩行字,高手可以成段成頁地閱讀。因此,閱讀的視力形成了一個“麵”,所以叫麵式閱讀。掃讀也是成段成頁地閱讀,因此它實質上也就是麵式閱讀。用這種閱讀方法,每分鍾最低能讀1000字,甚至可達1500字,十分符合略讀的要求。
許多學生的閱讀方式都是線式閱讀,速度甚慢。要想提高速度,必須加強科學的閱讀訓練,訓練的主要方法是努力增大識別間距,學會麵式閱瀆。
線式閱讀識別間距小,閱讀者隻習慣於一個詞一個詞地讀;麵式閱讀的識別間距大,是把十六個詞分成六個語義群來閱讀,自然要比點式閱讀快得多。麵式閱讀時,識別間距增大,減少了眼停的次數(由16次減少為6次),因而直接提高了閱讀速度;而且,麵式閱讀把句子劃分成為數不多的語義群,更便於理解詞與詞之間的語義聯係,因而有利於提高理解率和閱讀效率。
所以,要更好地滿足略讀的需要,必須增大識別間距。要實現這一點,最有效的就是遵照麵式閱讀的要求進行專門訓練,逐步提高自己的閱讀速度。
(2)敏捷思考
掃讀階段,快速閱讀的同時,還須敏捷思考,以理解文字所表達的意義和重點。不要閱讀神速,卻不知所雲,快速閱讀必須與敏銳思考結合在一起。為保證快速閱讀質量,讀者應集中精力進行快速思考。
(3)推斷和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