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忌:拔苗助長,毀了孩子(2)(2 / 2)

回國後,鈴木在教孩子們學習小提琴的過程中,發現孩子們小時候的眼睛都是亮晶晶的,可上學之後,就慢慢地變得暗淡無光了。他感到日本的教育缺少人情味,缺乏生命力,“已經把人世間最大的求知歡樂異化成了人世間最大的痛苦”。

世界上有沒有充滿人情味、充滿生命力的教育方法呢?他思索著,尋找著。

不久,他發現了一個奇特的現象,很多孩子學習成績一塌糊塗,可口才好得不得了。應該說口語是很難掌握的,可為什麼小孩子的口語都學得那麼好呢?這裏麵一定有什麼奧秘,他想。

於是,他向孩子們請教:“爸爸媽媽是怎麼教你們的?”孩子們回答不出來。他就去找孩子們的父母,詢問孩子能說會道的原因,一個個正為孩子發愁的家長氣得差點沒把他當精神病患者送進醫院。

而鈴木先生則欣喜若狂地對他們說:“你們不知道的方法恰恰就是人世間最好的教育方法。好到什麼程度?好得連你們自己都不知道了!”他認為:“真理就平凡得像陽光、空氣和水。我們找不到它的時候,它是那麼神秘,那麼高不可攀;我們找到它的時候,它又變得那麼親切,那麼自然,仿佛就在我們身邊。”

鈴木先生領悟到了孩子說話這種方法和奧秘之後,用它來教授小提琴,結果培養出數個莫紮特式的小提琴神童,全世界為之轟動,他的追隨者僅在美國就有200多萬。

他在聯合國大會上作演講,建議“把全世界的擴軍國策變為育兒國策,讓最優秀的科學家不是去研製毀滅人類的武器,而是用來教育孩子。從0歲開始,30年後,我們這個世界就是一個全新的世界”。他認為這是一場文質彬彬的革命,沒有戰爭,沒有饑餓,沒有苦難。

鈴木經常給日本的母親們做家教報告。他把日本的母親稱為“半狼母親”。因為他覺得從物質生活和生理生活上講,日本的母親是天底下最好的母親,她們為了孩子節衣縮食,為了孩子可以獻出一切。

可從孩子的精神生活上說,她們是“狼”,她們根本不知道孩子需要什麼,就好像農民不知道莊稼需要什麼,往地裏澆硫酸、鹽酸,莊稼能不死嗎?

他舉了大量的“半狼母親”的例子,說得日本的媽媽們一個個淚流滿麵。日本婦女研究會的會長含著眼淚說:“鈴木先生,我們這些‘半狼’母親該反思了!”

在我國,“半狼母親”也是大量存在的。武漢的一位“半狼母親”是“老三屆”,對兒子的期望值很高。她認為小孩子“混”在一塊容易學壞,便不允許兒子和小夥伴來往。有一次,兒子沒聽她的話,結果身上被打得青一塊紫一塊的。

孩子上學後,她管得更嚴了,不僅不許孩子和小朋友玩,還把家裏的電視機也鎖了起來,稍有不是便非打即罵。結果是孩子不但沒學好,反而越來越糟糕,撒謊、逃學,還一副寧死不屈的樣子:“你把我打死算了!”

母親這時開始反思了:“看來光打不行,要恩威並用。”什麼叫恩威並用?就是物質生活上充分滿足他,學習上還是一個字:打。

打來打去,孩子的心理出了問題,專門喜歡女性的內衣。母親知道後不但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及時想辦法糾正,反而把它作為要挾兒子的手段:“你如果不好好學習,我早晚要讓你沒法做人。”兒子變得更加悶悶不樂。

一天,兒子問媽媽:“你知道我整天在想什麼嗎?”母親樂了:“你肯定在想,‘媽媽為我這麼辛苦,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有了成就才好報答她!’”不料兒子竟說:“不對,我在想將來長大後怎麼把你殺掉!”

這話被母親當做了戲言。不久,悲劇就發生了。母親下班回到家,發現兒子又在看電視,便氣急敗壞地衝進兒子的房間,拿出在他枕邊找到的女式內衣,一邊晃一邊嚷:“小流氓,今天我就要叫你不好見人!”

隻見兒子眼睛發直,轉身衝進廚房,沒等母親反應過來,菜刀已劈頭蓋臉地砍了過去。

在監獄裏,有人問這個將母親活活砍死的孩子:“你媽媽平時對你怎麼樣?”孩子哭訴道:“在生活上,沒有比我媽媽更好的母親,她不知為我吃了多少苦;可在精神上,她根本不知道我需要什麼。”

這究竟是誰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