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來就具備一種特殊的能力。不過,這種能力是隱密地潛藏在人體內,表麵上是看不出來的。我們稱這種能力為潛在能力。
比如,這裏有一棵橡樹。如果按照理想狀態生長的話,可以長成30米高,那麼我們就說這棵樹具有能夠長成30米高的可能性。
同樣的道理,一個兒童如果按照理想狀態成長,能夠長成一個具有100度能力的人,那麼我們就說這個兒童具備100度的潛在能力。這種潛在能力就是天才。因此,天才並不是我們平常所認為的那種隻有少數人才具有的稟賦,而是在人人內心都潛藏著的。
早期教育:及早發現兒童的潛在能力。
即使橡樹具備長成30米高的可能性,要真長成30米高還是很困難的,一般可能是12米或者是15米左右。假若環境不好,則隻能長到6-9米。不過,如果給它施肥,好好侍弄,則可以長到18米或者21米,甚至也可以長到24米或27米。
人們都知道,沒有長不好的莊稼,隻有不會種莊稼的農民。農民怎樣對待莊稼決定了莊稼的命運,我們怎樣對待孩子也決定了孩子的命運!
我們家長希望孩子早日成材和農民希望莊稼快快成長的心情是一樣的。農民日夜思考的是莊稼需要什麼,如何滿足它。我們很多家長為教育孩子可以說是徹夜難眠。然而我們可曾想過孩子需要什麼?該如何滿足孩子的需求?
莊稼長勢不好,農民從不責怪莊稼,而是在自己的種植方法上找原因。可孩子成績不好時,家長總是抱怨孩子,有幾個家長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呢?
即使是生來具備100度能力的兒童,如果完全放任不管,充其量也隻能變為具備20度或者30度能力的成人。也就是說,隻能達到其潛在能力的二成或者三成。但是,如果教育得好,那麼就可能達到具備60度或者70度,乃至80度或者90度能力的成人。也就是說可能實現其潛在能力的六成或者七成,甚至八成、九成。
教育的理想就在於使普通人的潛在能力達到十成。隻要充分發揮出這種潛在能力,普通人便能做出不平凡的事業。遺憾的是,由於教育不得法,普通人的這種潛在能力大都未能得到應有的發揮。
研究表明,普通人的大腦隻利用了3%,就是愛因斯坦這樣的科學巨人大腦也隻利用了10%。每個人的大腦再多開發1%,他們就都能成為智力超常的正常人。
日本曾展出過一棵西紅柿,它是由普通的種子經過最優化的環境培育出來的,結果它伸展開的麵積達到12平方米,有1.3萬多個果實,是普通西紅柿的幾百倍。
西紅柿尚有如此的潛力,我們孩子的潛力就可想而知了。
最重要的就是及早挖掘、誘導孩子自由地發揮出這種潛在的能力-天才。
需要提醒諸位特別注意的是,兒童雖然具備潛在能力,但這種潛在能力是有著遞減法則的。比如說生來具備100度潛在能力的兒童,如果從一生下來就對他進行理想的教育,那麼就可能成為一個具備100度能力的成人。如果從5歲才開始教育,即便教育得非常出色,那麼也隻能成為具備80度能力的成人。而如果從10歲開始教育的話,教育得再好,也隻能達到具備60度能力的成人。這就是說,教育開始得越晚,兒童的潛在能力實現就越少。這就是兒童潛在能力的遞減法則。
產生這一法則的原因是這樣的,每個動物的潛在能力,都各自有著自己的發達期,而且這種發達期是固定不變的。當然,有的動物潛在能力的發達期是很長的,但也有的動物潛在能力的發達期是很短的。不管是哪一種情況,如果不讓它在發達期發展的話,那麼就永遠也不能再發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