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佛羅倫薩:文藝複興的發祥地(3 / 3)

柯西莫·美弟奇家族的文化貢獻

人們不禁要問,為什麼百年時間內,佛羅倫薩能出現如此眾多飲譽世界的文藝精英?帶著這個問題,我們告別聖母百花大教堂順街往南走,左邊不遠處,一座高聳的塔樓下出現一幢四方形的六層樓房宮殿,這就是佛羅倫薩老王宮——維奇奧王宮。我們的問題,在這裏或許尋找到了答案。維奇奧王宮建於羅馬統治時期的1299年,是佛羅倫薩自治共和國的議政廳。作為政治心髒,它是曆代執政官辦公的場所(現仍是市政廳),故隱約透露出君主與王權的威嚴。說是維奇奧老王宮,但宮前的青銅騎士卻是被稱為“祖國之父”的柯西莫·美弟奇一世。一打聽才知道,從14世紀開始,佛羅倫薩的統治者換成了柯西莫·美弟奇家族。這個有名的家族為佛羅倫薩的政治、經濟、文化作出了巨大貢獻。這裏與其說是老王宮,不如說是美弟奇家族的家廟。1518年,米開朗奇羅和達芬奇就奉教皇利奧十四之命,參加了擴建美弟奇家廟的工作。王宮入口處的左邊豎立著米開朗奇羅1504年(19歲)創作的赤裸男優《大衛》像。這位《聖經》中的少年英雄,曾殺死侵略猶太人的敵人。在所有國王中,他被描述為正義的國王和優秀的戰士。他身上具有一種雄渾、壯偉的英雄精神。塑像鮮明地體現出大衛堅毅的神采、完美的身材、力與美結合的神韻,具有強烈的古希臘雕塑藝術遺風,被視為文藝複興時期的代表作品,是世界級的藝術瑰寶(原件保存在佛羅倫薩學院美術館)。據說,這尊雕塑在1504年5月就被立在市議政廳的宮殿前,曾一度受到遺老遺少的攻擊,認為“沒穿衣服”的大衛令佛羅倫薩蒙羞,並試圖毀掉它。但美弟奇家族采取嚴密保護措施,使其能夠巍然屹立於此,在歲月中永恒。

守衛在門口的大衛,為我們揭開了老王宮的序幕,準確地說是“文藝複興文學藝術博覽館”的序幕。王宮門楣上是一幅百合花和藥丸組成的圖案。這圖案是美弟奇家族的徽章,幾百年來一直是佛羅倫薩的市徽。

這也許是世界上最奇特的王宮—家廟,內容之豐富、展品原件之多,令人歎為觀止。在五層樓的展廳裏,分別介紹了佛羅倫薩的曆史沿革——從維奇奧王到美弟奇家族的統治業績,還分別展示文學“三傑”、藝術“三傑”及其他佛羅倫薩藝術家的繪畫、雕塑作品。像達芬奇的代表作《最後的晚餐》,米開朗奇羅的《最後之審判》《垂死的奴隸》,拉斐爾的《西斯廷聖母》等原件作品都完好地在這裏掛了四五百年。

歐洲文藝複興初期的眾多文學藝術瑰寶,能如此完美地在這裏珍藏、展示,還得感謝這裏的主人美弟奇家族。這個聲名顯赫、富可敵國的豪門望族從14世紀到18世紀中期是佛羅倫薩的實際統治者,五代人,統治這個城市三百多年,孕育出三位教皇、兩位法國皇後,還一度控製法國皇室。同家族的政治榮耀相比,他們作為文學藝術家讚助者和藝術品保護人的事業更令人欽佩。例如早期的喬凡尼·美弟奇讚助了馬薩喬,興建了聖母百花大教堂;其子柯西莫·美弟奇讚助了利比、彼特拉克、薄伽丘;而家族中最著名的人物,柯西莫·美弟奇之孫洛倫佐·美第奇更是讚助了達芬奇和拉斐爾、波提切利。米開朗奇羅從13歲就在美弟奇家族資助創辦的吉蘭達約畫室學藝,這個畫室培養出大批第一流的藝術家。

在佛羅倫薩,許多藝術家能堅持創作,乃得力於美弟奇家族的有力支持,包括積極訂購和收藏。現在我們所能看到的傑作都是這個家族曆代傳下來的藏品,而佛羅倫薩的好幾個展館都是這個家族的遺產。

美弟奇家族的鼎盛期正是文藝複興時期。當時聚集在佛羅倫薩的眾多文藝家,在這個家族的保護、資助下,創造出大量閃爍著人文主義光輝的詩歌、小說、繪畫、雕塑作品,使這裏成了文藝複興的“心髒”,成為歐洲藝術文化和思想的中心。幾百年來,美弟奇家族作為文藝複興藝術品收藏者和保護人而聞名於世,備受世人尊崇。

據曆史記載,二戰末期,佛羅倫薩美術管理局局長在麵臨納粹北遷該市藝術精品的命令時,靈機一動,提出美弟奇家族關於此地收藏永遠不準帶離佛羅倫薩的“家族公約”時,終於讓對方收回了成命。也許,正是這種對文明傳承的執著精神,讓對方產生敬畏而放棄吧!

作者: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成都)館員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