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右路軍奇襲天津(三)(1 / 2)

新編步兵第17旅旅帥嚴東最近心情非常鬱悶,他發現自己盡管已經不做糧草官了,但聶嘉依舊把輜重的活兒交給自己和自己的手下,甚至俘虜全都交給了自己了。如果說能夠讓他顯露一下軍事方麵的才華,也隻是因為聶嘉把他當做一個參謀而已。

不成啊,這尼瑪還怎麼建功立業?

從嚴東行事的極端表現上來看,他就是一個非常渴望名垂青史的人,因此在看到米奎擊敗八國聯軍運輸隊之後,他的內心就更加焦急了。此時他的參謀李誌林提出趁機偷襲天津的建議,嚴東問如何偷襲,李誌林說用日本軍裝喬裝日本人,詐營。嚴東想了想,覺得值得冒這個險,於是便前往中軍帳找聶嘉請戰。

萬萬沒想到,聶嘉見到他之後就塞給了它65個日本兵,還叮囑說:“別讓日本俘虜死了,有時間護送到北京去。”

頓時氣得嚴東拎著鞭子將日本戰俘好頓毒打才解了氣。

盡管在抗日戰爭實際日本沒有怎麼被俘虜,但那時五十年後,現在的日本人還沒有受到“武士道精神”毒害。日本的武士道精神本意並不是為天皇而死無上光榮,他的本意是追求武士的心靈的最高境界,對犧牲具有崇高的精神。但武士道精神被日本政府利用並篡改,再到後來日本人將武士道精神理解為追求為天皇而死的愚蠢思想。

導致日本武士道精神被利用的,恰恰正是曆史上的日俄戰爭,日本人打敗了俄國人,使得日本國內民族主義分子驚訝地發現,黃種人並不是不能打敗白種人的,於是蓬勃而起的各種民族主義口號和思想泛濫。而高大尚的武士道精神被有些人人為地改動成了為天皇犧牲,最終成為了日本極端主義的口號。不過現在日本人還沒有那麼極端,所以才有165名俘虜被抓。

8月9日下午,聶嘉接到了從北京城緊急傳來的好消息,曹躍發動兵變,成為大清朝第一臣。

於是聶嘉興奮地再一次召開血軍右路軍軍軍事會議,並宣布了京師傳來的這個好消息,主公曹躍已經將慈禧趕下台!

當然傀儡皇帝光緒依舊是傀儡,而曹躍則擔任了軍機首輔大臣、各國總理衙門大臣、體仁閣大學士等職務,再加上直隸總督和西北宣撫使,曹躍成為中國實際上的執政大臣,其權力之大明清無出其右。

諸位將軍頓時歡聲雷動,章程甚至拿來美酒一壇慶祝,聶嘉說喝酒不急,通州和豐台大營已經打了起來,且武衛後軍和武衛左軍作戰驍勇,屢次擊敗八國聯軍的進攻,著實給武衛軍長臉了,可咱們也不能丟麵子不是?咱們血軍將來就是中央禁軍,禁軍還不如邊軍,說出去特丟人現眼啊。

“所以,接下來要打一仗了。”聶嘉定下基調說道。

薑至正趁機站出來,提出進軍天津的計劃,一來因為曹躍要求他們對天津進行試探性的進攻,使得八國聯軍首尾不能相顧,二來正好符合了聶嘉關於為血軍爭臉打一仗的要求。

但米奎極力反對天津,米奎以日本運輸隊的戰鬥力來說,八國聯軍的正麵作戰能力極強,先前我們取得的幾次勝利僥幸成分太大,不能因為勝了幾仗就低估了聯軍作戰水平不夠。而且以西摩爾聯隊為例,他們是由殖民軍和水兵們組成的聯隊,根本沒什麼戰鬥力。米奎的建議是我們不如一直切斷八國聯軍的後勤,讓他們的彈藥補給無法得到有效的補充,逐漸將其一切後勤消耗殆盡來支援正麵戰場。

薑至正臉上掛出不屑的笑容來,意思是你自己膽小就罷了,別找那麼多借口。

米奎看到他的笑,氣得夠嗆,血軍步兵第3旅一直以來都是右路軍的王牌部隊,但恰恰是王牌部隊,導致每一次硬仗都要第3旅迎頭而上。出發的時候7500全建製步兵旅,如今傷亡士兵算在一起有兩千多人了,他手下隻有五千士兵能戰了。

章程見到兩人要吵架,立即解圍說道:“其實別說八國聯軍的問題,就是我們最大的問題也是後勤和補給。如果咱們右路軍補給充分了,打天津自然沒有任何問題,但是我們哪有那麼多子彈和炮彈啊?”

這倒是一個大問題,槍炮沒有了子彈炮彈,那就是一根長矛而已。米奎衝章程點點頭,心說還是老搭檔知道我,咱們自己有多少彈藥自己知道,搶武器彈藥消耗的太快了。

聶嘉便問道:“我們的彈藥還有多少?”

嚴東沒好氣地說道:“子彈還有二十萬發,炮彈還有三千發,卻是不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