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時機成熟,一擊而必勝,徹底消滅曹躍極其黨羽。
慈禧聽了榮祿為了對付曹躍而做的精心布置,大加支持,對付曹躍這樣的軍閥豪強,絕不能用強,更絕不能著急,逼得狗急跳牆勢必兩敗俱傷。此前朝廷並非沒有案例發生,清朝四大奇案之首的《刺馬案》,便是清廷對湘軍領袖曾國藩逼得太緊,險些讓湘軍造反。
所謂“刺馬案”發生在湘軍平定太平天國之亂後的同治九年(1870年),年輕的慈禧為了對付掌握百萬湘軍的曾國藩,特地將曾國藩調到京城任職,而派遣了小軍閥出身的馬新貽掌控湘軍並擔任兩江總督,治理那些被裁撤的湘軍在兩江鬧事發生的諸多民案。然而馬新貽上任伊始便遭到刺殺,刺殺馬新貽的刺客恰恰是他當年落草為寇的時候的結拜兄弟之一張汶祥。馬新貽早年投靠朝廷時候為了加官進爵霸占結拜大哥的女人,將前來投靠自己的結義兄弟們全部格殺,唯獨張文祥因意外幸免於難。然而張文祥區區一介草民,朝廷通緝要犯,怎麼可能混入重兵把守的兩江總督府,當場將馬新貽刺殺,而一直到馬新貽被砍掉腦袋衛兵才出現。所以刺馬案就是湘軍自導自演的一場戲,讓慈禧不敢對湘軍下手,最終曾國藩再任兩江總督。
時隔二十年,慈禧反複見到另一個曾國藩出現,而這個“曾國藩”雖然並不老謀深算,可如今天下時機不好,一方麵外國對中國的影響越來越大,另一方麵慈禧因為廢帝立儲一事鬧得天下人心惶惶,再加上義和團不斷與教民衝突,這才有了曹躍的機會。
幸好曹躍撤走了。
榮祿立即將武衛後軍即甘軍董福祥所部一萬五千人從薊州調往了北京以北的懷柔,一來就近保護北京城,二來防備西北方向——曹躍的部隊。同時朝廷將從山西到直隸的另一條道路即陽泉至井陘即娘子關一代交給了山西清兵來把手,並調集了二十個營的綠營清軍進入山西。
而此時,曹躍與中手下幕僚策劃了一場陰謀,一場針對朝廷的陰謀。
5月25日,血軍撤出直隸返回西北之後,直隸的義和團再一次猖獗起來,而這一天一個在北京生活的傳教士李式德被刺身亡,引發了歐洲國家的軒然大波。李式德是生活在中國超過三十年的英國傳教士,可以說他對中國情況比中國人對自己國家的情況還要了解,而很多外國公使一到北京之後,都會向李式德討教詳談。李式德總是盡心盡力出謀劃策,且不需要一絲回報,是所有在北京的洋人心中最受尊敬的神父。
然而李式德被義和團的殺害,使得外國人再也不能坐以待斃了,他們發現自從曹躍的血軍從直隸撤軍之後,原本好轉的形勢再一次發生改變,義和團又開始不斷攻擊教民和洋人了。
此時朝廷將部隊從沿海調往後方,導致直隸東部沿渤海地帶兵力空虛,列強見到可乘之機,在6月6日這天,由英帝國牽頭,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德意誌帝國、奧匈帝國、意大利王國、日本帝國、俄羅斯帝國、美利堅合眾國等八國在各國駐華公使會議上正式做出決定,聯合出兵鎮壓義和團,以“保護使館”的名義,調兵入北京保護東交民巷。
沒有等到清政府慈禧的同意,400名法國士兵從天津出發,乘坐津京鐵路來到北京城中,直接進入東交民巷各大使館內保護各國大使。
慈禧聞言氣惱異常,列強發了一個照會,然後就直接調兵進入中國的首都,我們還是主權國家嗎?你還在乎我們中國人的主權嗎?當然,此時的中國,就像是列強最下的肥肉,列強想怎麼吃就怎麼吃。
洋人對慈禧的抗議不屑一顧,反問慈禧什麼時候能剿滅義和團,又問光緒什麼時候身體恢複親政,他們有非常好的醫生,可以免費給光緒皇帝治病。
慈禧勃然大怒,連摔了十幾個茶杯,打死了一個不開眼的小太監,卻隻得照例讓總理衙門大臣袁旭去東交民巷抗議。
而載漪獲悉此事之後,反倒高興得一躍三尺。載漪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做皇帝,已經不惜將列強得罪死了,他跑到慈禧麵前說義憤填膺地道:“洋人欺我太甚,老佛爺明鑒,再這麼退下去,怕是洋人就要進入紫禁城了。我們步步後退,他們步步緊逼啊。老佛爺難道忘記了嗎?洋人曾經說過,他們可是要求皇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