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京師風雲(一)(2 / 2)

事後康有為無比後悔,倒是翁同龢不是在意,康有為又寫了兩篇文章《日本變政記》和《俄彼得變政記》,勸說光緒效仿日本的明治天皇和俄國的彼得大帝,變法強國。

翁同龢將這兩篇文章遞交給了光緒,光緒讀罷之後激動不已,恨不得立即變法強國,讓大清也稱為俄國和日本一樣的世界列強,他激動地說:“翁師傅,您說國家大事,何以為先?”

翁同龢立即毫不猶豫回答:“變法強國!”

光緒很興奮地說:“變法之後,咱們大清國就會變成日本和俄國一樣的強國嗎?”

翁同龢捋著山羊胡子點了點頭,欣慰地笑道:“皇上,一定會的,隻要變法成功了,咱們大清國就會成為日本和俄國一樣的強國,皇上您也會成為中國的明治天皇和彼得大帝。”

光緒皇帝被這幾句話說得血脈賁張,一時之間失態地如同他八歲時候跟在翁同龢身後撒嬌一樣摟著翁同龢的腰說:“翁師傅,咱們立即變法吧,翁師傅你去找康有為他們商量商量如何變法,趕緊下幾道折子,就說咱們大清國要變法了,所有臣工大臣都要擁護變法,大家齊心協力把大清國建設成為世界強國!”

翁同龢也激動不已,又為光緒皇帝的赤城之心和親昵之舉感動,兩眼泛著淚花說:“老臣這就去擬旨,把皇上的聖明昭告天下。”

光緒皇帝道:“好,好,好!”

忽然翁同龢想到了一件事,說道:“皇上,今日陝西練軍統領曹躍率兩千騎兵押送八百俄國戰俘進京與俄國大使交接,不知皇上能否立即召見與他。”

“曹躍已經進京了?這麼快?”

“是,曹躍所部全部為騎兵,自然來的快一些。”

光緒皇帝道:“擬旨,召曹躍覲見。”

翁同龢道:“皇上,這曹躍卻是不簡單。”

光緒興奮地說:“用兩千騎兵平定西北之亂,能簡單嗎?我倒要看看這潼關第一將,看他能否成為我的趙子龍。”

翁同龢慎重地說道:“這曹躍年輕得很,怕是魯莽一些,還請皇上萬勿在意。”

光緒皇帝揮手說:“無事,無事。”回到後宮之中,光緒依舊興奮,來到珍妃所在的鍾粹宮。聽了光緒的話,珍妃笑道:“皇上,您曾經打算賜婚與他,如今曹躍入了籍,您大可再次賜婚與他。”原來上次給光緒皇帝出招禦賜婚配曹躍的人,正是光緒皇帝最寵愛也是慈禧最討厭的珍妃。

珍妃並不是一個貌美如花的女人,按照後世的說法,她的長相屬於清秀大方,讓人看著十分舒服的類型。她的父親是滿清貴族之中的洋務派,她很小的時候家裏給她請了一個私塾教師叫做文廷式,而文廷式是廣東潮汕人,文天祥的後人,並且是光緒十六年的進士,翁同龢的門下“翁門六子”之一,潛心於洋務運動,對珍妃影響很大。文廷式因奏劾李鴻章“喪權辱國”,而被李鴻章的親家禦史楊崇伊報複彈劾,被驅逐出京。在文廷式臨走之前曾經寫信給珍妃,說“如今清國已到了非變法不可的地步”。珍妃從小對老師文廷式非常敬重,因此一直牢記老師的教誨,在光緒耳邊時時刻刻提及變法強國。而光緒皇帝又是一個誌大才疏的人,珍妃采取鼓勵的辦法,使得光緒皇帝特別喜愛珍妃,也格外聽珍妃的話。

曆史書慈禧因為對同治皇帝管教不嚴,導致同治皇帝尋花問柳居然是得了花柳病死的,成為慈禧一生最大的遺憾,因此慈禧對光緒的教育采用了另一個極端,就是極其嚴厲。可是慈禧隻是光緒皇帝的姨娘畢竟不是親娘,光緒皇帝對慈禧敬怕卻沒有半分感激。正因為慈禧的嚴厲,導致了當遇到一個善解人意一直鼓勵自己的珍妃之後,光緒皇帝將萬千寵愛集於珍妃一身。尤其是當慈禧把自己的侄女駝背馬臉死魚眼的隆裕立為皇後之後,光緒對慈禧更加充滿恨意。所以但凡珍妃說什麼,光緒都會聽從,以至於後來有人通過賄賂珍妃娘家銀子來覲見皇帝,而珍妃也收了銀子幫人傳話給光緒。這也成為慈禧最後誅殺珍妃的最後一根稻草,慈禧雖然是後宮幹政垂簾聽政,可她極其痛恨其他皇妃後宮幹政。

光緒皇帝問:“如何再次婚配與他?”

“恭王的小女藍祺兒格格今年已經十四歲了,聽說出落得閉月羞花,若是能讓他倆在一起的話,恭王再也坐不住了吧?”珍妃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