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本沒有善於挨打的人,打挨的多了,也便善於挨打了。
一直到了十二歲,被紫曜門的大長老,也就是潘泰的師父劉維標收為弟子之後,李國瑞才有機會擺脫這種經常挨打的命運。
進入紫曜門之後,李國瑞幾乎對每一件事情都很滿意:師父的疼愛關懷自不必說,師伯、師叔們也都很好,不管是修煉還是飲食起居,都樂於指點幫助;在潘泰的影響下,宗門的師兄弟們都很和睦,雖不能說沒有磕磕碰碰,但至少從沒有過明目張膽的欺壓和霸淩;走出宗門,作為紫曜門的修士,在天南乃至整個大陸都會受到尊敬。
隻有一件事,他有些不滿意——自己的修煉天賦並不高。
莫說與大師兄潘泰、璿天宗白毓明、明月教藍嵐、聖光寺慧覺這些大陸的最傑出年輕修士相比,便是與宗門內的其他傑出弟子相比,自己在境界的突破、功法的領悟方麵也都差了一些。
幸運的是,師父很善於傳藝,他隻說了四個字:揚長避短。
李國瑞認為自己沒什麼長處——除了會挨打。
所以,他開始提高自己挨打的本事。
為了多挨打,比試中往往很少進攻;為了多挨打,切磋中往往落敗;為了多挨打,廝殺中往往衝在最前麵。
很快,他體悟到了在修真界挨打的一些訣竅:如何才能避開對手的最強手段,如何在避免不了受傷時盡量避開要害,如何才能在受傷後少流血……
因此,他得到了“拚命三郎”的綽號。
除此之外,他還有個更大的收獲——發現自己最適合跟大師兄一起並肩戰鬥。
大師兄跟自己一樣,廝殺中也是往往衝在最前麵。更重要的是,他特別擅長進攻,而自己特別擅長幫他防禦,或者說替他挨打、拖住對手。
就像這次,自己拖住幾個相對較弱的敵人,讓大師兄迅速擊殺最強的那個敵人。
這種有效的配合最終得到了師父的認可,也得到了宗門的認可。從此,李國瑞與大師兄的組合開始漸漸顯露威力。
特別是最近一兩年,天南修真界的年輕人一提到潘泰,就會想到那個打不到的“拚命三郎”李國瑞,就會想到那樣的兩個人站在一起時,在年輕一代修士中該是多麼寂寞的存在。
這次,宗門派人來攬玉山試練時,根本沒有任何糾結,直接就定了他們兩個前來。
這次在藥圃裏的慘烈廝殺證明,紫曜門的決定是正確的。
若非潘泰的過人天賦和狂暴的戰鬥風格,兩人隻怕已經陷入苦戰;若非李國瑞成功地拖住三個藍衣人並成功地避免重傷,兩人鐵定已經陷入苦戰。
此時,紫衣人已死,紫曜門兩名年輕修士所要做的便是砍瓜切菜了。
很快,潘泰以擊殺紫衣人同樣的方式相繼擊殺了兩名持刀的藍衣人。同時,李國瑞也斬殺了大師兄特地留給他的持棒藍衣人。
就在兩人準備包紮傷口的時候,北邊突然傳來一聲淒厲的長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