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小芳被難住了,求助地看向她爸爸。
“鬆柏還有樟樹、杉樹的氣味太香了,香菇菌種種上去活不了,用櫟樹存活率高,還有板栗樹也可以。可在我們山裏,櫟樹比板栗樹要多,板栗樹我們也舍不得砍。”蔣大樹如實回答道。
“不錯,鬆柏、樟樹等含有鬆脂、苯、醚類、醇類芳香性的抗菌、殺菌物質,對食用菌菌絲生長有毒害作用,是不能用來栽培香菇等食用菌的。櫟樹呢,它的木質不易腐爛,樹皮皮層較厚,營養豐富,是做香菇筒子的首選。”張小山補充道。
客人們要走了,蔣大樹拿出家裏保存的去冬收獲的一袋冬菇要送給楊滿倉。他有點不好意思地說:“大部分都賣了,留了一點上好的花菇,本來打算給您們送去的,又一直不得空。”原來,心存感恩的蔣大樹早就有報答恩人的打算。
楊滿倉再三推辭不收:“大樹,真的不用。你家裏這麼困難,最好的花菇卻舍不得賣,要留給我們,這讓我們如何經受得起呢?”
“楊大哥,您是嫌少了還是看不起我們啊?”老實巴交又不會說感激話的蔣大樹真急了。
“大哥,收下吧。看樣子你不收,大樹就不和我們來往了。”張小山在一旁笑勸道。
“那更使不得。恭敬不如從命,我就收下了。”楊滿倉也笑了。
要上車了,卻不見吳玫。田春花說:“吳姑娘檢查我家小芳的作業去了。”
正說著,吳玫和小芳從屋裏出來了。吳玫見蔣大樹滿懷期待地看著她,笑著說:“蔣叔,你放心,小芳的學習很好,你們就等著山窩裏飛出金鳳凰吧!”一句話把小芳說的不好意思起來,蔣大樹夫婦和大夥卻都開心地笑了。
回程中,兩車緩慢行駛著。楊滿倉夫婦的老家都在平原地區,張春桃說她還沒有看見過櫟樹,張小山邊開車邊搜尋著山路旁的櫟樹。
很快,張小山驚喜地發現,一株枝繁葉茂的大櫟樹挺立在不遠處一家農戶旁的小山坡上,他停下車,大牛也跟著停了下來。大家走近這株櫟樹,隻見它樹幹奇特蒼勁,樹形優美多姿,看上去頗有幾分神韻。
張小山撫摸著櫟樹灰褐發暗、略為平滑的樹皮,說道:“櫟樹啊,你讓我想起了莊子《人間世》裏一則有趣的寓言故事。”
張春桃聽說還有故事,像小孩一樣好奇起來:“小山,快講講這個故事。”眾人也紛紛要求。張小山手扶樹身,開口講道:“從前,有個叫石的木匠,帶領弟子去齊國。走到一個叫曲轅的地方時,看見一棵被奉為神社樹的大櫟樹,櫟樹的樹蔭可以遮蔽幾千條牛,樹幹有百人合抱那麼粗。樹臨山而長,高出山頂八十尺才生長枝幹,這些枝幹可以造幾十條大船。很多人都圍著這棵大樹觀看,讚歎不止。木匠石的弟子們也停下來圍觀,但木匠石連看都不看一眼,照樣趕他的路。
弟子們看了好一陣,才緊趕慢趕追上木匠石,一個弟子氣喘籲籲地問道:‘師傅,自從我拿著斧子跟您學手藝,還沒見過像剛才那棵櫟樹那樣的好木材,來往的人都停下來觀賞,您卻像沒看見一樣,這是為什麼呢?’
木匠石有些不屑地回答說:‘你懂什麼!這是一棵毫無用處的散木,用它造船會沉,用它做棺材很快就會腐爛,用來做器具又不結實,用來做門和窗戶就會像雲心木一樣流出樹脂來,用來當柱子又容易被蟲子蛀蝕。這是一棵不能用作材料的樹,沒有任何用處,別人也不會砍伐它,所以,它才如此長壽。’弟子們聽了,都佩服地點了點頭。
不久,木匠石從齊國回來,又路過這棵大櫟樹。櫟樹托夢給木匠石,對他說:‘你把我和可作材料的樹相比嗎?那些山楂樹、梨樹、柚子樹等,果實成熟了就被摘掉,樹幹樹枝常常被扭拉折斷,這都是因為它們有用,所以才遭此痛苦。我好幾次險些被人們砍伐,就是因為人們認為我有用。現在好了,人們都認為我無用,我可以不被人們砍伐了。這就是無用之用,為我之大用。假使我有用的話,還能長這麼大嗎?你這個寄生人間的人,怎能用常理來評論我呢?’
木匠石醒後,便把他的夢告訴了弟子們。弟子們說:‘既然櫟樹追求無用,那它為什麼要生長在社廟旁邊供人膜拜呢?’
木匠石忙說:‘這是秘密,你們不要亂說。這棵櫟樹是想用社廟來保護自己,否則它就會被人們砍掉。它保護自己的方式同它物不一樣,按照常理是無法理解的。’”
講完故事,張小山環顧眾人,繼續說:“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所謂的有用和無用,是因為判斷的立場及看問題的角度不同,所產生的不同看法,是人類的一種迷惘。有用和無用其實是相對的,莊子的‘有用之害’和‘無用之用’都發人深省。即使是被認定為無用的東西也有其無用的價值。莊子的故事,就是要重新評估它的價值。隻有把偏執的價值觀置於一旁,重新思考,才能促進人們的思想活躍,從而發掘‘無用之用’。
環視我們周圍人與物,才與不才的爭論時而有之,樹大招風、高處不勝寒的狀況也時有所聞,是否要多吸取老莊的‘無為’、‘不爭’來淡出?在‘有用之害’裏求個明哲保身,在不如意時能豁達應對,而使生命活得更有意義。
然而,另一方麵,我認為‘無用之用’的發掘更具積極作用,比如股市投資,有些看似無用的信息往往會催生一隻個股乃至一個板塊的牛市,隻有善於挖掘、敢於提前布局的人,才有可能分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