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魚貫而入,從聖火台的底座穿過。這要讓外國人看到了,他們肯定不知道我們在做什麼。做什麼?討個吉利,求個心裏安慰唄。穿過去了就能紅紅火火?和銅牛合了影股票就能牛氣衝天?有多少人會相信?又有幾人會當真?可我們為什麼還要這麼做呢?這要從咱們國人好討彩頭的習慣說起。
不知從哪朝那代開始,中國人無論做什麼都要講究一個“吉祥如意”,杯子碟子掉在地上摔碎了,要及時說一句“碎碎平安”;小孩子說了什麼不吉利的話,家長也要輕輕地在孩子嘴上拍兩下,以示“童言無忌”。這些生活中我們習以為常的小事,也算不上什麼迷信。至多是人們心底裏對平安吉祥的向往,對美好生活的期待與追求。“討彩頭”也是如此。好彩頭,意為好兆頭、好現象或者好的開始,人們在一件事上如果討到了好彩頭,就意味著沾到了好運氣,事情就成功了一半。這個傳統習俗,在我國南方表現的更甚。比如在我國廣東省,連粥也要起個有寓意的名字。起源於明朝的狀元及第粥是廣東省傳統小吃之一,據傳與嶺南才子倫文敘有關,現在多為討個吉利,有不少父母買“及第粥”拿回家中給子女吃。狀元及第粥以大米為主料,放入豬雜等食材熬製而成。你別說,吃起來還真是味鮮爽滑,香濃可口,隻是不知道吃了後會不會真的中狀元。
扯遠了,言歸正傳。經過橫跨在龍脈河上的神農橋,大家進入炎帝神農文化廣場,廣場由前後烈山門和四角角樓及四麵文化長廊組成,占地麵積3300平方米,廣場中央屹立著高聳的由白色花崗岩材料製成的神農雕像,他左手執五穀,右手拿靈芝,傲然挺立,氣宇軒昂,像一棵搏風擊雨的不老鬆。
眾人在雕像前拍照完畢,夏軍又開始了講解:“炎帝神農雕像以中國傳統的計量單位設計而成,全像海拔高度157.6米。底座為正方形,邊長56尺(約18.67米),意為中華56個民族;底座高度為42.6尺(14.2米),代表著炎帝神農的誕生之日為農曆4月26日;像本身高95尺(約31.67米),寓意炎帝神農在中華民族曆史上的九五之尊地位。這尊站立像用資三千多萬元,其中相當一部分為海內外炎黃子孫捐贈。可以說,這尊像凝聚了成千上萬炎黃子孫的始祖情。說到這裏,我忍不住要說說始祖的靈氣。炎帝神農巨像最後一塊石材安裝完畢,人們紛紛前來敬香放炮。香未燃盡,炮聲剛落,奇跡出現了,數百隻小鳥聚集在一起,圍繞大像持續飛行了足足5分鍾的時間,有的人說,那是小鳥誤將始祖手中的稻穀當成了真的,而更多的人則相信那是始祖顯靈了。”
張春桃當然相信始祖顯靈之說,她提議道:“既然炎帝這麼靈驗,我們到他的廟中去拜一拜吧。”她想當然地認為這個地方肯定有神農廟。
還真是這樣,在九龍山第七座山的東麓有神農的出生洞,洞前建有古式四合院的小型廟堂。夏軍帶領眾人來到這裏,首先看到的是廟門兩旁“古洞載日月,神農傳九州”的對聯,進到神農洞的院內,大家第一眼見到的就是院中央一個碩大的香鼎,夏軍指著繚繞的紫煙說:“每逢初一、十五,尤其是農曆四月二十六炎帝誕生日,海內外炎黃子孫紛紛前來敬香憑吊,一者感謝其植五穀,嚐百草的功德,二者祈求祖宗保佑。香鼎左邊的這個洞府就是炎帝出生的地方——神農洞,洞門半開,可以想見古洞的幽深。但由於曆史的久遠,歲月的滄桑,這個洞現在隻有幾米深。說到神農洞,有這樣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盤古開天辟地的時候,龍被分到天上,蟒則留在了地下,地下有九十九條蟒,經過七七四十九萬年的修煉,想升天為龍,但龍總歸是龍,蟒仍是蟒,蟒升不了天,這升不了天的九十九條蟒,因此就在人間興風作浪,危害人間,玉皇大帝知道後,就派天兵天降搬來九十九座大山,把那九十九條蟒鎮壓在山下,一字排開,就成了現在的隨州至棗陽之間九十九重山崗。就這樣,玉皇大帝還不放心,又命東海龍王把他的九個兒子派出鎮守這九十九條蟒,九個龍子遵從父命,來到鎮壓九十九條蟒的地方,選中了中間的九座山,住在山中,所以這九座山又叫九龍山或九烈山,我們現在所處的就是九龍山之一的洞天山,也就是七龍子所住的山脈。
又過了七七四十九百年,九龍山下住著一個氏族部落,這個氏族的首領叫少典,少典的妻子是嬌氏的女兒,叫安登,安登是一個漂亮的姑娘,她天天上山放羊和采集食物,一天,她趕著羊群,提著籃子上山了,此時正是陽春三月,風和日麗,安登來到山上,頓時覺得心曠神怡,看著紅的花,綠的草,不一會,籃子就被裝滿了,此時,太陽還沒有當頂,安登就想:找個地方歇一會兒吧。她順著彎彎的山路,穿過樹林,在半山腰發現了一個洞穴,洞很寬敞,洞口邊盛開著豔麗的映山紅,好奇心驅使她進入山洞,洞裏清爽怡人,安登放下籃子,依著洞壁休息,不一會就睡著了,這洞正是七龍子住的地方。因為九個龍子鎮蟒有功,王母娘娘把他們請到瑤池參加蟠桃宴會,七龍子多喝了點酒,回來後把洞門打開透氣,自己卻睡著了,第二天醒來,發現洞口有一個美麗的姑娘,彎彎的柳葉眉,挺直的鼻梁,紅紅的小嘴……看著看著,七龍子頓生愛意,抱起安登就和她親熱起來……,事後,七龍子深感後悔,回龍宮向父親請罪,再也沒有回來。而自此以後,安登就感到肚子裏有一個什麼東西在跳動,七龍子和她親熱的場景也屢屢出現在夢中,每天她都去洞口坐一坐,一天,她走向洞裏,發現裏麵很寬很亮,有石床、石凳、石桌石碗,完全適合她居住,於是她便住了下來。第二年,又是一個山花爛漫的日子,安登在洞中生下了一個七斤重的肉球,正當她納悶時,隻聽‘砰’的一聲,肉球炸開了,從中跳出一個胖小子,安登給他取名叫‘石年’,這個石年就是後來種植五穀、品嚐百草的神農了,這個洞便被後人稱之為‘神農洞’。”
張春桃、王蘭、王英等女眷參觀完神農洞後,都非常虔誠地專門到香鼎為神農敬香。神農這樣一位中華民族的始祖,雖然他是人不是神,但他對華夏兒女所做的貢獻,足以讓其永享億兆子民的香火!
拜謁了炎帝神農,夏軍提出午餐後再去參觀其他景點。神奇的隨州還有哪些地方值得一遊呢?敬請讀者朋友們稍候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