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股神與抄底(3 / 3)

大家聽著美女的解說,品著美味的食物,食欲大開,紛紛吃了個肚兒圓。放下碗筷,張小山才想起來剛才隻顧吃了,沒人答張春茹的話頭,便說:“張經理講得太好了,這濟寧甏肉和羊糝湯真是別有一番風味啊!”眾人也都讚不絕口,一者誇美女,二者誇美食,把張春茹高興壞了。

李斌打了一個飽嗝,邊招呼店家上茶,邊說:“大家喝茶消消食。現在沒事了,我們聊聊股市吧。”說完又自嘲道:“我這是炒股的水平不高,癮卻不小,一天無股炒就心慌啊。”

眾人或有同感或善意地笑了起來,楊滿倉問:“李老弟想聊些什麼呢?”

李斌想了想,說道:“我在想,我怎麼大多數時候都買在高位,就是抄不到底呢?有哪一位股神能告訴我。”

大家又笑了,這次是張小山說:“你讓股神告訴你答案,可是股神自己也抄不到底啊。巴菲特是股民們公認的股神吧?就連他也抄不到真正的底部。在資本市場的每一次重大危機中,當巴菲特買入時,刻意尋底的市場經常都會譏笑他‘買高了’或‘被套’了。但他從不會為此氣餒沮喪,而是始終堅持自己的判斷,因為他知道精確的底部根本無法預測得出,他所選擇的是一個‘模糊的正確’,而大部分人卻自作聰明地選擇了‘精確的錯誤’。巴菲特因此說過這樣一句意味深長的話:‘模糊的正確遠勝於精確的錯誤。’事實上,依靠投資而榮登世界首富的巴菲特,就是一個從不喜歡刻意‘猜底’和‘抄底’的人。從具體操作上講,巴菲特並不善於‘抄底’,甚至常常屬於一買入即被‘套牢’一族。統計數據顯示,巴菲特所投資的股票有高達90%以上都是剛買入就遭遇被套,即便是被世人公認最成功的對可口可樂公司的投資,巴菲特當初在買入後不久也被套牢了30%。又比如,巴菲特1973年剛開始買進華盛頓郵報這隻股票時,美國經濟低迷,道指下跌了40%,華爾街的投資家們認為買入的風險太大。事實也確實如此,華盛頓郵報的股價兩年後才回到巴菲特的成本價。可是這有什麼要緊呢,華盛頓郵報後來同樣讓巴菲特大賺特賺,他一直持有到現在。股神巴菲特這樣耗時長久,經常被套的‘操盤’業績,或許在A股市場某些快速進出的投資者看來可笑之極。但問題是,為何在習慣追求抄底的投資者看來操盤水平如此之差的一個人,最終卻成為全球市場獨一無二的‘股神’呢?究其根源,巴菲特具有解讀和把握市場長期趨勢的能力。雖然他無從準確獲知底部究竟在哪裏,但是他往往能夠把握到市場下降的趨勢是否已經開始改變,之後就逐步開始進行長期的‘買入並持有’,耐心等待反轉上升趨勢的來臨。

反觀我國股市,每次市場大跌,就有許多投資者開始熱議‘抄底’,而且這似乎總是大部分投資者孜孜以求的美事。這些投資者之所以熱衷於‘抄底’,往往存在一個想當然的邏輯,即隻要能在底部買、頂部賣就可以戰勝市場,獲得最佳投資績效。可惜的是,但凡‘大底’真正出現的時候,卻極少有人能真正猜中並熱烈擁抱它。而當市場反轉上升,迎來一段真正牛市的時候,那些熱衷於‘抄底’‘逃頂’的股民朋友卻在頻繁的‘高拋低吸’中,眼睜睜看著牛兒溜跑了。

市場的短期風雲變幻莫測,底部在哪裏,也許隻有上帝知道。‘股神’不抄底,巴菲特隻追求模糊的正確而拒絕精確的錯誤,依靠長期持有來贏得勝利。所以,長期的價值投資者完全沒有必要在抄底問題上投入過多的時間精力,隻要你能控製好自己的心理情緒,敢於在相對底部買入價值低估的股票並堅持長期持有,就有希望在未來獲得合理的回報。”

張小山侃侃而談,隱隱發現有一雙看向他的眼睛裏,充滿敬佩的同時,還有一種說不清的情愫。這雙眼睛是誰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