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肅殺(1 / 2)

出了洛城東門往前走不到半裏地就是曲水河,往日這條路上出城郊遊的人絡繹不絕,這一日卻人蹤零落鞍馬稀,在洛城東門,沐離被一群洛州大都督府巡城衛卒給攔住了,說是前麵封路,不讓閑雜人等通行。

至於原因嘛,閑雜人等,無須與聞。

沐離雖然發了誓要做人上人,但也知道此刻他還屬閑雜人等之列,無奈隻得折回了頭。碧波蕩漾的曲水河底竟然藏著數不清的幹屍,這事由自己的嘴說出去,哼,隻怕鬼也不信,但由孫樂,哦,公孫樂華說出去,可就不一樣了,一定會有石破天驚的震撼。

這會兒九重宮裏的官老爺們不知道緊張成什麼樣子呢,嗯,他們一定會請幾個,哦,至少得幾百個法師做場法事吧,死而不枯一定是有莫大的冤情啊。這些幹屍很可能就是修河時累死的民夫,唉,人賤命也賤,累死了就往水裏一扔,連口棺材都沒有。

那些富貴人家在碧波蕩漾的曲水河上泛舟時,可曾想過幽冷的河底還有這麼多屈死的幹屍呢,笑話,真是笑話,不說,不說也罷,說了沒人信,也沒人聽。

沐離轉身離去的那一刻,麵留憂愁,一刹那間他成熟了許多。

一回到雞鳴侯府,沐離就感覺到一股肅殺之氣,一打聽,才知道張家家主張孝璋已經決定發兵天起城,準備向李家複仇了,如今雞鳴國全國大征兵,名義嘛,當然還是“秋獵”!

秋高氣爽,正是打獵的好時節,真龍朝以武功立國,尚武之風盛行,打獵看似遊戲,實則其中蘊含著許多排兵布陣的大道理,技能煆煉貴族老爺們的體魄,又能培養兵卒協調作戰的能力,是和平時節練兵的極好方式。

因此這項活動深得各地封君的喜愛,大爭之世,你不犯人,還得防備別人犯你呢。

貴族老爺出郊圍獵,從封地內征集民夫從行,於禮於製於情都是說的過去的,至於說行獵途中發生了意外,譬如說因為追逐獵物而深入鄰國,以至於因誤會而與鄰國發生衝突,那自然是件十分不幸的事。

對此種意外發生的不幸,朝廷主管宗親事務的錄事府一般是要過問的,過問的方式是查明原委,給予有過錯的一方以相應的懲處。

不過近世以來,皇室式微,錄事府對此類糾紛常采取調解的方式,由錄事府大臣出麵召集糾紛雙方坐在一起講事實擺道理,好好說道說道,有什麼辦法呢,牙齒有時候還咬到舌頭呢,相鄰的兩個國家間發生點小衝突,自然也實屬正常。大家務須本著互相體諒的態度,各讓一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如此而已。

若調解不成,該打你們繼續打,反正錄事府已經盡了力,天子已經仁至義盡了。

張孝璋這次就決心以秋獵為名出兵天起城,一雪夏季戰敗之恥,據說雞鳴侯這次心很大,已經發下火漆令,國中十五歲以上、六十歲以下壯丁一律應征入伍,隨其出征,決心傾其全力,一舉擊潰李家,從而結束長達一百多年的張李兩家恩怨。

年年都因打獵、放牧等雞毛蒜皮的小事與李家發生衝突,最後勞煩錄事府的大人們不辭幸苦前來調解,張孝璋覺得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張家和李家的恩怨糾纏了一百年也沒有了結,早已經成為兩家生活中的一部分了,說起來也不算什麼。所謂“一舉擊潰李家”等豪言壯語,張孝璋已經說過不下十幾遍了,以後還要不要說,還要說幾次,誰也說不準。

所以沐離聽到這個消息後並沒有十分上心,回到雞鳴侯府後,他連行禮都沒放下,就去去找歪頭、大傻和鼻涕蟲三個。

讓他沒想到的是未滿十五歲的大傻和因殘疾無緣行伍的歪頭此刻都被召集進軍營裏集訓去了,隻有鼻涕蟲因傷在家休養,沐離吃驚地問鼻涕蟲:“大傻也要出征嗎?他跟我一樣大,還沒滿十五歲呢。”

鼻涕蟲嬉笑著說:“他那個傻樣出去能幹什麼,次帥說了,大軍出征,家裏總得留人守備,叫咱們這幫半大小子去軍營裏訓練幾天,回來好守衛侯府。”

沐離“哦”了一聲,卻想他們都去了,怎麼沒我的份呢。轉念一想也就釋然了,自己雖然和大傻同歲,卻比他足足矮了一個頭,細胳膊細腿,肋巴骨清晰可數,這麼一副尊容又怎能入的了張次帥的眼呢。

不去也好,當兵有什麼好,做到騎團騎士不也就那樣嗎?要想出人頭地,做武士做軍官才是正道。想到騎團騎士,沐離下意識地握了握了手中那柄刻著公孫樂華名字的長劍,此刻它正用麻布嚴密地纏裹著。

“得找個妥善的地方把它藏起來呀。”沐離暗自思忖道,一個家奴,未經家主許可,擅自持有武器可是殺頭的大罪,沐離可不想因為一把劍丟了腦袋。

別過鼻涕蟲,回到自己居住的小屋,沐離把“借”來的那十枚金幣取出來,仔細地藏在牆角的水缸下麵,水缸下有塊木板,木板下有個洞,洞裏有個陶罐,陶罐裏藏著沐離所有的積蓄:十二枚銀幣和一塊玉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