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冤家路窄(1 / 2)

九重頂位於金山山頂,又名九重天,四周的青石城牆上至今還塗著小惡魔當政時期留下的金漆,金漆已經斑駁,但是十數裏外仍見金光耀耀。

九重頂有四座城門:南門叫禦天門,東門叫賓陽門,北門叫真龍門,西門是飛鳳門。

四門基座厚穩如磐石,箭樓峻拔如勁鬆,飛簷則飄逸若飛鳥之翼。京洛之地東依浩浩湯湯的洛水,南靠莽莽蒼蒼的天南山,常年多雲多霧,四座城門時常掩映在雲霧之中,忽隱忽現,恍惚中如浮在天空中的宮殿,常使人生出人間天上之歎。

沒見識的百姓常臆測說真龍天子就居住在那四座閣樓裏,事實當然不是如此。真龍天子的居所實際上在那些閣樓的後麵,九重頂的正中央,一座被稱作紫府的圓形城中城內。

從八重天向上,穿過四門中的任何一座門,你都會看到一座宏偉瑰麗的大殿,這四座大殿的建築式樣一般無二,陳設布置也基本一致,殿名與門的名字相對應。曰南方禦天殿、東方賓陽殿、北方真龍殿、西方飛鳳殿。

真龍天子不僅是天下的君王,還是四時的主宰,他按照春、夏、秋、冬四時季節不同,分別在東、北、西、南四殿坐朝聽事。

春天在賓陽殿,此時紫氣東來,春風送暖,麵朝東方最是愜意。

夏天在真龍殿聽政,龍行必有雲霧,正好削減驕陽炎熱。

秋天在飛鳳殿,夏去秋來,天高氣爽,遠眺洛水悠悠,俯覽山下紅塵滾滾,怎不讓人心胸為之開闊?秋天又是收獲的季節,真龍配飛鳳,正好興風作雨,孕育萬物蒼生。

冬日嚴寒,正需要陽光,麵南而坐,卻正好暖個身也。

四殿之後行不了百丈即有一座小門,門小無名,行進去就是紫府。

紫府用一道圓形粉白色圍牆圍起來,那圍牆不甚高,不甚厚,卻是人間與天上的分界。

混沌初分時,仙凡界限即已劃定,凡人莫想登天,就像仙人也不能輕易臨凡一樣。

曆代國王都是真龍天子,真龍是神,神自然應該居住在天上。

紫府麵積不算大,內有五座四方形的宮苑,位於正中央的宮苑叫中極宮,是王朝正宮,正宮之主即是母儀天下的王後。

其餘四座宮苑排列在中極宮的四角,東北角的攬月宮,西北角的玄冰宮,西南角的紫宸宮,東南角的大明宮。

四宮正主和副主加上中極宮的副主合稱九夫人,她們和王後一樣是國王明媒正娶的妻子,所生的子女一樣被視為嫡出。而二十七房美人,八十一家才女隻能算是國王的侍妾,她們的子女就隻能算是庶出子。

因為皇族子嗣日漸增多,內宮的內侍、衛士也在成倍增加,九重天裏紫府顯得日漸擁擠起來,於是真龍朝第三代君主立下法度,凡年滿十五歲的王子、公主一律不準在紫府居住,而在四、五、六、七四重宮苑內築宅居住,待滿十八歲後則分封外地為諸侯。

很久以前,真龍朝國王的兒子們都是有封地的,就像現在的王子們都沒有封地一樣。並不值得大驚小怪。真龍朝實行的是封建製,封邦建國本來就是天經地義的事。

不過近世以後,因為王朝已無土地可供分封,成年的王子們於是隻能頂著公侯的爵號在中京城內築宅居住。

為與外地分封的諸侯區分開,他們有一個既響亮又尷尬的名稱:在京公侯。

金國公柏焉就是在京公侯,他的夫人是田氏的姑母,兩家常來常往,十分密切。

第二天清早,田氏在進宮向賢妃進獻壽禮前,特意去了位於城東北角的金國公府拜望了自己的姑母。

沐離、歪頭、大傻、鼻涕蟲等一行也隨車隊來到金國公府外,停在沿街的牆根下。

雞鳴侯國在中京城之北,按製他們須從九重宮北門進宮覲見。

車馬停在府外大街上,田氏帶著貼身婢女和送給姑母的禮物進府去了。

中京城裏嚴格說起來隻有天街一條街道,天街是一條環形街,環繞著九重宮,大街寬約百丈,路麵全部用青石板鋪就,煞是豪奢。

大街外側分布著數百家在京公侯的宅邸,內側則是大片大片的綠地,綠地盡頭有條河,環繞九重宮的禦河,河的對岸就是高大厚實的真龍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