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中京城(上)(1 / 2)

從雞鳴城到真龍朝的帝都中京城約一百八十裏路,這中間有五十裏在雞鳴國境內,其餘屬於洛州管轄。

洛州是王朝直轄的一個州,其州治所洛城本是洛水岸邊的一座軍事堡壘,經過三百年的發展,現已經是人口超過三百萬的繁華大都會,城市規模較建國初擴張了一百倍。

若非為了顯示皇權尊貴而刻意在中京城西城和洛州東城外修建了一條曲水河,阻止了洛州無限製地向東擴展的話,則洛州早已將中京城包圍了起來,將堂堂的王朝都邑變成了自己的城中一區。

即使如此,中京城和洛州實際上也已經連成了一片,從空中鳥瞰,中京城不過是位於天下第一紅塵都會西北角上的一座清冷孤立的城堡。

建國三百年來,中京城除了不斷加高加厚加固的城牆沒有向外擴展一寸土地。

除了位置上的接近,兩座城市在功能上卻絕然不通,中京城是天下根本,是王朝心髒,洛城則隻是洛州的治所,城內品級最高的武官是正三品洛州大都督,最高的文官是從三品洛城郡太守。

而近在咫尺的中京城內,隨便撿塊磚頭扔出去,說不定就會砸到個二品侍郎,三品將軍什麼的,高官密集程度冠居天下。

實際上中京城內除了官署、軍營,皇宮,甚至沒有一所民宅,日常生活中的所有物品,水食物、蔬菜等全靠洛州城供應。

從這個意義上說中京城不能算是一座城,而隻是從屬於洛城的一個特區。

洛州城內最宏偉華麗的建築無一例外都是實力超凡的洛商們的產業,而中京城裏最宏偉的建築自然非王宮莫屬。

真龍朝的王宮建築在一座名曰金山、形似陀螺的圓形山上,依山勢層層疊放向上,內外分九重,前八重都是圓形,唯有最核心的第九重是座正方形內城,如此設計正暗合著天圓地方的寓意。

若有人能像鳥兒一樣飛上天空,從空中鳥瞰中京城的話,一定會驚歎設計中京城的人一定是個喜歡玩套圈的人,而且決然是個中高手,他以金山上的九重頂為中心,在整個中京城裏大圈套小圈地套了無數個圈。

最外麵的一個圈是個八角圈,開著八座城門,一條邊上一座,八條禦道通向王朝的四麵八方,把天子的雷霆雨露傳向王朝的每寸土地,使得全體臣民得以沐浴天恩,畏服天威,同時八座城門也迎接四海邦國的朝覲和天下諸侯的供奉。

占據八角城三分之二麵積的九重宮,是真龍天子的居所,宮城位於京城的正中央,這裏原來是一座形似陀螺的圓形山,不過現在山就是宮,宮也是山,兩者已經和諧地融為一體了。

中京城是先有九重宮後有城的,三百多年前王朝草創時,九重宮隻是洛水東岸的一座軍事堡壘,那時它的名字叫四方城。

四方城建築在一座陀螺形石山的頂部,東西長二百二十丈、南北寬約二百丈。

因為前朝舊都毀於戰火,真龍朝創始君主柏鄉決心在洛水東岸創建新都,他一眼就看上了那座形如陀螺、青翠欲滴的小山,他改陀螺山為長青山,希望自己的王朝能如這青翠的山體一樣萬古長青。

柏鄉是個沒落士子,才華橫溢,選定新都地址後,他便親自草繪了新都城的圖樣,他的新藍圖中,長青山是完全屬於皇家的,為此在正式建築城市前,他先在長青山山腳下修築了一道圓形圍牆,宣布整座山從此為皇宮禁苑。

然後他下令將四方城夷為平地,削平山頭,得到了一塊半徑為一裏的圓形平地。

此後他調集了全國的能工巧匠,在這塊圓形平地上修建了一座正方形的新城,取名九重頂,作為整座九重宮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