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精於敗家之道(1 / 2)

真金丹氣的耗散是不可避免的,靈物若要永葆生命之樹長青,修成長生不老之體,隻有在“真金丹”耗竭前,修成替代的“金丹”。

先天之氣是純真之氣、本原之氣、淨潔之氣,充斥於天地之間,隨生隨滅,無始無終,采氣煉丹是可行的。

世間靈物皆有采氣煉丹的悟性,人為萬物之靈長自然也不例外。

人,通過後天修煉而重聚先天之氣於內府再造“金丹”的行為即為修真。

然而因為人的智慧、毅力、運氣的不同,並非所有的修真者都有機會在“真金丹”耗竭之前修成替代的“金丹”,故而長生不死對絕大多數修真者來說都隻是一個奢華的夢。

但即便如此,還是有千千萬萬的人願意踏上這條不歸路,在修真的道路上前赴後繼,至死不休。畢竟人們對生的渴望,對死的恐懼壓倒一切。

不過也有一些人並沒有奢望在死前能修成金丹,金丹不成修成火丹、赤丹也不錯嘛,不僅能延年益壽,還能獲得僅次於神的超凡力量,人生一世,草木一春,做不了長生不死的神仙,做個傲視群雄的強者也不錯嘛。

修真之道有萬千條之多,然而要獲得超凡的力量,則必須將真丹所蓄先天之氣外化。憑藉先天之氣窺天行道的特性,借天之力為己所用,從而超凡入強。

如同修真之道有萬千條一樣,真氣外化之途亦數不勝數,最籠統的化分可分為馭氣和煉魂兩途,前者借天之力驅使萬物為己所用,後者借天力拘靈物之魂聽命於己。

眼前這個練劍的少年,他劍刃上所放射出的淡黃色芒光便是真丹之氣外化的結果。按類別化分可歸入馭氣大類裏的借物術,即借一有形之物為憑台外化真氣,常以一分內真氣驅動十分外力,借天之力為己所用。

隻是他的修為尚淺,內真氣十分虛弱,尚難驅動外力為己所用,因此外化的真氣隻能在憑台物上形成一層淡淡的光毫,照明有餘,殺人無力。

修真之路萬裏長,少年此刻隻才邁出了第一步,這一步雖小卻十分關鍵,踏出了這一步便是邁出了平凡,從此他便從芸芸眾生中脫穎而出正式踏上了修真之途。

李牧根據他外化出的淡黃色芒光,推斷他已經修成了火丹,火丹是最低級的真丹,相距金丹還有十萬八千裏的路要走。

一個修成了火丹的人,若說他不懂得最基礎的煉氣之法,那是說破了大天也不會有人相信的。因此李牧推斷他一定也掌握了修真的基礎法門——煉氣,萬丈高樓平地而起,摟蓋的越高,基礎就要求打的越牢,煉氣就是修真的基礎,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煉氣分三段:開門、煉純、修丹,三段環環相扣,不可分割。不開天門則無法點丹,不點丹則無以聚氣,不聚氣又談何煉純,不煉純談何修丹,不修丹哪來的火丹?

金子、狗屎都可以撿,見過誰撿火丹的嗎?

如此,問題就來了。別人點丹聚氣至少需要開十個天門,他僅開了三個天門憑什麼就能點丹聚氣?

雖然修為已臻品境,李牧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就算你夢遇高人得授仙法,開了外掛,可,凡事也得有個度吧?如此逆天而行,你敢說你不是妖孽?

一念至此,李牧的目光忽然變得銳利起來:難道,那個傳言是真的嗎?

李牧想到這下意識地向南方望了一眼,距此二十裏外就是雞鳴侯的封地雞鳴城,一百年來天起城李氏和雞鳴城張氏一直紛爭不絕,征戰不休,彼此都視對方為死敵,

百年鏖戰耗盡了兩家實力,致使真龍王朝建國初期的江北之雄和山東霸主到目下竟雙雙淪落為地不足百裏,人口不滿五萬的城邦小國。至為可氣的是,昔日的跟班小弟燕山秀船氏和中州尹家卻趁勢崛起,易賓為主,反將張李兩家變成了附庸。

然而即使打的筋疲力盡,兩家卻誰也不肯低頭認輸,哪怕熬幹骨髓裏的最後一滴血也要擴充軍備鏖戰到底。

四個月前,在兩國邊境的斜陽穀兩家又爆發了一次激戰,張家大敗,家族張孝璋背部中箭,狼狽逃回雞鳴國。

兩國交兵,勝敗乃是常事,張家敗歸,李家也收兵回城休養軍力準備迎接張家的反撲報複,按經驗來看張家的報複在一個月,至遲兩個月後必然到來。

然而詭吊的是,大敗而歸的張家這回竟一反常態,一連三個月沒有發兵來侵犯天起城。是張家家長張孝璋屢戰屢敗後幡然悔悟,決心休兵罷戰了,還是別有陰謀?

李家上下都相信張家是別有所圖,至於所圖為何,上下意見不一。

正在有條消息卻流傳開來,說張孝璋這回決心改變策略,不再與李家零敲碎打,而是傾盡家財募選了一批天賦異稟的少年集中到雞鳴城,決心用十年時間加以係統訓練,待少年成才之日再對李家發動全麵反攻。

消息最早是一個中州商人帶到天起城的,李牧對此將信將疑,但他的父親李氏族長天起侯李昭卻深信不疑,李昭的依據是這則消息中泄露的張家的軍事實力,和他一個月前通過特殊渠道獲得情報完全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