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嗬嗬,左良玉這廝,愛財,手下的軍官更愛財。你再去走動走動,看能不能再拉幾個營。畢竟七萬多人還是有點少了,再拉來個幾萬,勢均力敵才保險。”
“大人不用擔心,左良玉一心想到東邊去爭權,不會真心跟咱們撕破臉大打出手的。要是他跟咱們打得厲害,那損失就不會小,若是他人馬不足十萬,江北四鎮來個兩鎮就和他勢均力敵,他會辦這等事?咱們現在反而不應該再過多的去收買他的手下,不然把他的實力減得不足以東去,他就要留在湖廣跟咱們爭了。畢竟他那幾個老營都是昌平兵還有邊軍,都是硬骨頭,能不碰還是不碰。”
“嗯,言之有理,但是咱們現在手頭的兵還是太少一些了,不保險那。”
“大人別忘了,現在南陽府還有一個營那!好歹也有幾千人。”
“就是那個奉命去南陽招募流民的秀才?記得他當初也打算是在河南招兵軍墾,打算行府兵製,誰知真成了。隻是我因為惡他不聽調遣,當初一氣之下撤了他的文官官職,他還會聽調嗎?再個,他可是把南陽府當做自己的地盤的,會不會擔心地盤被順軍吞並而不來湖廣?”
“大人,這張華確實有幾分本事,但是是匹兒馬,不好駕馭,非得殺殺他的銳氣不成。大人這一下,就是先立威。年輕人容易腦子發熱,到時候咱們給他許個高官厚祿,給個大禮,說不定這小子就飄飄然了,就會乖乖的帶兵來。你想,他在南陽鋪開這麽大的攤子,銀子必定是缺的緊,士兵的軍械鎧甲估計也是夠嗆。到時候咱給他說,來多少人給多少甲,給多少銀子,他肯定要帶不少兵回來。這種消息,想瞞也瞞不住,到時候順軍把他的老巢一端,他不就隻有靠著大人你過活了嗎?”
“此計甚妙,倒是南陽幾萬百姓丟給順軍倒是可惜。不過怎麼說也到不了我手裏,丟了就丟了。你明天就拿出個章程來,然後就給他發一封公函。”
“是,大人。”
“同時把他們要南下的消息散到順軍那邊。”
“大人,這不妥吧,雖然如此商議,但是…..”
“那又如何,反正早晚都是如此。你為官這麽多年,還不明白嗎?”
“大人見教的是,在下這就去辦。”
三天後,巡撫衙門的公函就由快馬送往南陽,聲稱隻要張華帥軍南下,即刻就可以授予一個三品的參將,同時一次性發放軍餉三萬兩,根據南下人數發給全套的甲胄兵器,並可以以半州之地作為就食地。條件不能說不豐厚。
而與此同時,白旺也得到了數萬人的援軍,但是張華對此一無所知。
而且,順軍也聽到了這一消息。當然,這有巡撫衙門的功勞……..襄陽的北麵,大批的順軍開始集結,但是,張華所部對此一無所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