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要求鄧虎等五人也參與訓練,他們同意了。他們知道在原來的部隊中,發全餉的都是將領的親信家丁。而家丁,就是要加強訓練的。

張華決定按以前新生軍訓教官教的那樣開始,訓練他們把隊走齊。在行動中,兩三個人或許能走齊,但是一列幾十人要想走齊那簡直是不可能的。而走不齊,在列陣的時候就會很緩慢,也就給對手可乘之機。列陣前進的時候也是如此。

而常見的能走齊的方法便是嘴裏喊著號子,然後大家同邁左腿或者同邁右腿。但是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可就難了。最初張華讓他們排成五人一排,循序漸進先走一下,結果大跌眼鏡。這些家夥以為張華是要看他們誰走的快,走的你追我趕不像樣子。

張華耐著性子又給他們講了一遍。但看著他們迷迷糊糊的樣子,張華決定采用最粗暴但也是最有用的方法:那一隊天黑前走不好,不讓吃晚飯。新生軍訓的時候,不也有教官采取不完成不讓吃飯的方法嗎。

還有一個問題是這些隻知道耕地的青年們有一些基本不分左右。為此張華想了一個辦法。一不是同‘衣’的音嗎,張華命令他們把右腿上的褲子折起來,那麼就是左邊有‘衣‘,右邊沒有。那麼先喊‘一’,就先邁穿著褲子的左腿。

然後就讓他們練習,選一人喊號子,喊累了再換下一人,然後走十步調整一下。而為了給他們確定時間間隔,張華就把嗓子都快喊啞了。

然後就讓他們分開來練習。就算這樣張華也不得閑,還要走著看他們走的情況。

到了快晚上的時候,農戶們也下工了,正好張華也讓士兵們休息,那些當媽的就過來給孩子們送吃的。張華費盡心思想讓士兵們與普通百姓隔開,可是讓人無奈的母愛又是無孔不入的。

張華知道不能放任這種情況,否則自己隻能建起一支護莊丁一樣的隊伍。但直覺又告訴他,如果處理方式不對的話,自己會在士兵和他們的家人心中埋下陰影,而這絕對不利於他日後的領導。

慢慢的,他想起了一個辦法。

等到士兵們差不多吃完了,張華讓家丁去吧士兵們聚攏起來,同時又把送飯的人聚在另一邊。他先走到士兵們,打著飽嗝,摳著牙齒交頭接耳的士兵們麵前,強忍著心中的怒火。的確,近來他越來越想發怒了。

“今後軍規裏麵加一條,列隊期間必須保持肅靜整齊,不得亂作動作交頭接耳。”

“今天吃家裏送來的飯,好吃麼?”

“好吃”“啟稟大人,好吃”

“那你們家裏的糧食多麼?你們父母掙來這些糧食容易嗎?”

下麵的士兵立刻都靜了下來。

“莫非是我沒有給你們吃飽飯?為什麼還要浪費糧食,浪費你們父母為數不多的口糧?是,你們當兵,給家裏掙來了二十畝地。你們有功勞了,該家裏人伺候你們了?你們的父母吃的是什麼你們莫非不清楚?居然還在這裏吃他們從自己的口糧中擠出來的食物!幾天是第一次,日後你們好自為之。”

說罷,張華走過訓練場,走向呆在另一邊的人們。那些人們看見張華走近,紛紛起身行禮。張華迅速走上前去,說道“莫非你們覺得我在苛待你們的兒子,不給他們飯吃?”

“大人冤枉草民們了,草民怎麼敢那。”

“那為何我給他們一日三頓足夠的糧食吃,你們還要給他們送飯,莫非是家裏糧食多的吃不完了?”

“草民隻是關心孩子,還望大人見諒。”

“豈不聞‘關心則亂’,你們今日如此,怎麼能讓孩子吃的了苦,長的了本事,怎麼去立功受獎,難道要一輩子靠你們生活嗎?”

如是一番說教之後,張華便讓他們散去了。晚上回去後,他便讓何超從明日開始,計口授糧,看那些父母們還有沒有餘糧給孩子去送。

不過糧食也確實不多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