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玩笑對成年人肯定不算什麼,對一些孩子來說也無所謂,可是對那些敏感性比較強的孩子來說,就有可能對他造成深深的傷害。
中秋節,媽媽帶著5歲的強強去參加一個聚會。由於趕上其中一個人的生日,席上放了一個大生日蛋糕,如同所有的孩子一樣,小強強一直關心著什麼時候吃蛋糕。終於盼到了吃蛋糕的時候,在一大塊蛋糕下肚後,強強忽然不高興了,吵著要走。
原來一位和強強很熟的叔叔開玩笑,把奶油塗到了強強的臉上,製造了一個“奶油小花臉”,大家都沒注意,隻顧說說笑笑,強強卻覺得大家因此而嘲笑他,自尊心嚴重受挫了。
那位開玩笑的叔叔連忙補救,先是製止了一位試圖解釋的阿姨,然後端過了蛋糕,喜笑顏開地讓強強沾著奶油也往自己臉上抹了兩道,還高高興興地展示自己的大花臉,問強強:“好看嗎?哈哈,好玩兒吧。”大家都笑了,強強也笑了,媽媽說:“叔叔在和你玩兒,沒人嘲笑你,也沒人嘲笑他。”一場小風波順利度過。那位叔叔的及時補救,避免了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上留下陰影。
在生活中,像強強一樣敏感的孩子並不少見。敏感型的孩子是脆弱的,敏感的孩子容易受到生活中的小問題和摩擦的傷害。當一個朋友取消了一個玩耍的約會,敏感型的孩子不會以略微有些失望的心情接受並理解朋友,他會認為這是一個災難。如果有人批評或回絕他,或者如果他想象著有人怠慢了他,他會為此鬱悶上很多天或好幾個星期。大部分孩子聳聳肩就置之度外的事情,往往會使敏感的孩子大傷腦筋。
敏感型的孩子內心世界很脆弱,他會經常誤解別人的行為。他總是斷言別人是在企圖傷害或回絕他,即使是別人並無此意。敏感的孩子經常專注於別人不對的行為,他老覺得事情是衝著自己來的。當一個同學午飯時誤坐在他常坐的位置上,敏感的孩子會將這個偶然的粗心當成故意的挑戰。他不會去找別的位置或要求那個同學從那個位子上挪開,而是會當眾大吵或氣呼呼地離開。父母若是給他一個簡單的建議,敏感的孩子會把它當成批評,並問:“你為什麼老是挑我的錯?”
雖然敏感的孩子顯得有點小心眼,常常給自己找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但是細膩敏感的孩子也有很多優點,比如通常他們很體貼別人,富有同情心,善於發現生活中點滴的美好,同時乖巧可愛,討人喜歡,等等。父母對待這樣的孩子要格外有耐心,給予格外細致的觀察,了解和理解孩子獨特的感受,否則成年人不經意的一些言談舉止,就會給孩子帶來意想不到的傷害。
那麼,該怎樣正確地對待敏感的孩子呢?
1.理解孩子
對敏感的孩子,要表示理解,對他抱有同情心,讓孩子感覺到父母的關愛,這樣可以減少他的孤獨感和脆弱感。
2.尊重孩子
父母和孩子的交往應該是平等和民主的,而不是獨斷的。孩子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雖然是子女的角色,但與父母應該平等,孩子的價值和尊嚴也應該受到尊重。因此,父母在生活中要尊重孩子,要把孩子放在一個與自己平等的角度來與之交往。當然,隻尊重孩子是不夠的,最重要的是獲得孩子的信任,打消孩子的敏感性。
3.保護好孩子
中國人講究麵子,有的父母即使心裏覺得親友“逗”孩子的做法有些不妥,也不好意思阻止,那犧牲的就是孩子的心靈。父母還是應當溫和地製止“逗”孩子的親友,實在不好意思不妨岔開他們的注意力,或者找個理由將孩子抱開。
4.不要隨意和孩子開不該開的玩笑
比如,不要隨便拿孩子自己的東西、不要向孩子索要東西來試探孩子是否“大方”,尤其是孩子喜歡的東西;不要嘲笑孩子的身體特征,例如頭比較大,發型比較特殊,缺了幾顆牙齒;不要用威脅來要求孩子親近,然後做出一臉凶惡狀;不要故意戲弄,讓孩子“出洋相”,再“看笑話”,尤其是在人多的場合。
教子點撥
對過於敏感的孩子來說,大人瞪眼、失望的表情,都會引起他的反應,所以父母要控製好自己,不要大聲罵孩子,對敏感的孩子報以溫和與幽默的態度或許效果會更好。但當敏感的孩子做了錯事時,也不要因怕他哭而不批評,要清楚地說明他錯在哪裏。既不要斥責孩子,也不能失去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