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榮,就是追求虛假的、事實上不存在的榮譽。虛榮心有各種不同的表現形式,但根本目的大體相同:即否定現實中的真“我”,編造出一個幻想中的假“我”,從而抬高“我”的身價,使別人對自己刮目相看,受到別人尊重。
小輝生活在農村,自幼喪父,靠母親一個人幹活兒養家。雖然家庭條件不好,但媽媽從來不讓小輝在吃穿上受委屈,凡是別的孩子有的,小輝都會有。小輝的媽媽覺得孩子已經缺少了父愛,如果在物質上再比別人差,那就太可憐了。所以媽媽平時總是省吃儉用,從不拒絕小輝的要求。小輝在小夥伴中間算是氣派的一個,他感到很滿足。從小學到初中,小輝的學習成績一直很好,在媽媽和老師眼裏,小輝是一個好孩子。但是自從小輝上了省城的高中,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高中的同學和他以前的同學家庭條件不一樣。他們的父母都是高收入者,這些同學平時花錢如流水,穿的都是名牌,用的都是高檔產品。相比之下,就顯得小輝十分寒酸,以前的優越感再也沒有了,小輝的心理便嚴重失衡。他不甘心落於人後,於是他每次回家都向媽媽要很多錢,和同學們比吃比穿來滿足他的虛榮心。
虛榮是一種自欺欺人的心理障礙,往往與自卑和自負同時存在,對孩子健康心理的培養有害無益。那麼,孩子產生虛榮心的原因是什麼呢?
1.不能正確地認識自己
由於孩子自我認識、評價的能力不夠,為了表現自我,獲得他人尊重,往往會自覺或不自覺地淡化“現實中的我”,強化“理想中的我”,出於生怕被別人看不起的自卑心理,使用“假我”來掩蓋“真我”,於是便形成追求虛榮的心理障礙,產生信口開河、胡亂吹噓的不良行為。
2.父母教育方法不當
有些父母認為自己隻有一個孩子,又有經濟承受能力,所以舍得給孩子買高檔玩具、流行服裝。有些父母不注意孩子的修養和教育,喜歡讓孩子在吃、穿、玩具、圖書等方麵與他人攀比,甚至給孩子大把零花錢以顯示自己的富有和與眾不同。父母對孩子一味“吹高”“捧高”,讓孩子在一片讚揚聲中長大,從不受任何挫折。
3.孩子聽到的讚美聲太多
現在,許多父母溺愛自己的孩子,總喜歡講自己孩子的優點,甚至在親朋好友之間也炫耀自己的孩子。親朋好友為了禮貌也都講孩子的優點,很少有人講孩子的缺點。孩子在生活中聽到的一直都是一片讚揚聲,這樣也就使孩子慢慢形成了虛榮心。
對孩子而言,擁有虛榮心是一種不良的心態。
首先,有虛榮心的孩子,不善於發現自己的缺點,即使發現了也不敢正視自己的缺點,甚至掩蓋自己的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