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你善解人意,相信你會改的——從孩子的說話方式獲悉他心裏的秘密(2 / 2)

母親說:“嗯,我也相信你。隻要你改掉這個毛病,我一定會給你獎勵的。”

童心聽後,立刻答應改掉。

愛勸慰、鼓勵人的孩子,性格樂觀向上,思維敏捷,感情豐富,能為他人著想,但有時做事情缺乏自覺性。父母要培養他的移情能力和同理心。

堂哥的兒子成潤上小學了,很有個性,隻要他想幹什麼,就會想盡一切辦法做到。

有一次,成潤向堂哥要錢買玩具,堂哥看到他房間已經有那麼多玩具了,就拒絕道:“這玩具不能買。”

一聽說不能買,成潤很著急,問道:“為什麼?”

堂哥說:“你都上學了,該收收心了,別成天想著玩,快去寫作業吧。”

成潤連忙說:“好的,我這就去寫作業。”說著往自己房間走,到門口又問:“爸,寫完作業就可以買玩具了吧?”

堂哥再次拒絕:“不買。”

成潤寫完作業後,又找到看電視的堂哥,問:“爸,作業寫完了,我可以去買玩具嗎?”

堂哥火了:“說多少遍了,不買。你要是再提買玩具,看我怎麼收拾你。”

成潤也不生氣,就坐在堂哥旁邊看電視。過了一會兒問道:“爸,你快看完了嗎?”

堂哥說:“早呢。”

成潤求道:“讓我也看一會兒我愛看的節目好嗎?”

堂哥正看得起勁,說:“不行。”

成潤問:“我隻看一小會兒,要不待著沒意思。”

堂哥不耐煩地說:“別打擾我了,我看完後讓你看。”

成潤說:“你看我幹什麼啊?爸,要不給我買了那玩具吧,那樣我就不和你爭電視了。”

堂哥心裏早就受不了他這樣在身邊一直講下去了,隻好答應。

愛軟磨硬泡的孩子,性格頑強,有主見,具有不服輸的精神,做事有計劃性。缺點是即使不正確的事情,也要做下去。父母對他的教育要有耐心,特別是當他提出不正確的要求時,你除了給他講道理勸他外,還要能耐住性子。

生活中,出於種種原因和不便,孩子在說話時會在心裏認同一種安全的說話方式,覺得這樣與人溝通更安全,久而久之,就不由自主地形成了一種自己特定的說話方式。

說話方式通常是孩子內心世界的直接反映,會不知不覺地透露出他內心的信息。父母要學會從他說話的方式中準確判斷他當時的心理狀態。

成墨初的親子讀心小竅門

1.說話拖拉、愛講廢話的孩子,性格懦弱,膽子小,做事沒有責任心,忌妒心強。

2.愛發牢騷、動不動就怨天尤人的孩子,自我意識強,目中無人,表現欲望強烈。

3.說話尖酸刻薄的孩子,性格多疑、敏感,愛挑剔,自以為是,交際能力差。

4.愛講奉承話的孩子,比較精明,有主見,做事很有原則性,但比較圓滑。

5.愛說笑話的孩子,性格外向、風趣,對人熱情,富有同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