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9章 再堅持一下!——重視培養孩子的耐力與忍耐性(1 / 1)

萌萌做事總是“三分鍾熱度”,對什麼事情都無法堅持,比如,眼前的食物還沒吃完,就被另一樣食物分散了注意力,然後迫不及待地去吃另一樣;玩滑梯時不能耐心排隊,總是無視前麵排隊的其他小朋友而搶先往上爬;學習很浮躁,一旦發現自己不會做,就輕易放棄;想要的東西也要立即得到,如果沒有被及時滿足,就會情緒失控,亂發脾氣……

很多孩子都像萌萌這樣缺乏耐力與忍耐性,因此,他們無法集中注意力完成一件事情,總是做到一半就被其他事情吸引了注意力,然後放棄手上正在做的事情。如果我們不重視培養孩子的耐力與忍耐性,久而久之,孩子就容易養成做事三心二意、半途而廢的壞習慣。

古希臘偉大的哲學家柏拉圖說過:“耐心是一切聰明才智的基礎。”也就是說,如果隻有聰明才智而沒有耐性,那麼仍然無法獲得最後的成功,因為我們的人生就好比一場馬拉鬆賽跑,如果沒有耐性,就無法堅持到最後,自然也無法獲得最終的勝利。

因此,我們一定要注重從小培養孩子堅強的意誌,訓練孩子持久的忍耐力,這樣才能讓孩子集中注意力做完一件事情,同時也能讓他在人生的道路上立於不敗之地。

教孩子學會等待,不要有求立即應

孩子之所以變得這麼沒有耐性、注意力分散,原因之一就是我們對孩子有求必應,孩子要什麼我們就立即給他什麼,或是在孩子因為要求得不到滿足而哭鬧時,為了安慰他,立刻滿足孩子的需要。這就逐漸養成了孩子驕縱、沒有忍耐力的習慣,因此,很多媽媽都抱怨自己的孩子性格急躁,沒有耐性。

其實,與其抱怨孩子,我們不如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當孩子有要求時,我們應該讓他等待一下,這樣就能在一定程度鍛煉孩子的耐性。比如,家裏有人過生日,我們會準備一個美味的大蛋糕,這時,孩子通常會忍耐不住想要先吃,但我們一定要讓孩子等到全家人都聚齊的時候,再一起分享蛋糕。

要注意的是,我們不能答應了孩子的要求後,讓他無限期地等下去,甚至根本忘了答應孩子的事。這不僅無法培養出孩子非凡的持久力,還會使我們在孩子心中失去信譽,對孩子的成長極為不利。

“1 3 10=鎮靜”,教孩子學會冷靜

無法控製自己的情緒和行為的孩子,通常缺乏忍耐性,隻要超過了他的忍耐範圍,就會忍不住發脾氣,甚至做出一些失控的行為。

龍宇性格急躁,很容易發脾氣,稍不如意就會發怒,甚至將自己觸手可及的東西都砸得亂七八糟,每次發完脾氣後,他又會拿著被自己摔壞的東西後悔不已。媽媽見此便教給他一個可以控製自己、讓自己平靜下來的方法:1 3 10=鎮靜。

“1”是指放鬆;“3”是指做決定前先深呼吸3次;“10”的意思是在做出行動前,先慢慢地從1數到10.龍宇覺得這個方法很有趣,每次感覺情緒或行為快失控的時候,他就會用這個方法,而且每次用完這個方法後,他的情緒真的會平靜很多,更不會出現失控的行為。

龍宇正是用這個方法,慢慢控製住了自己的情緒和行為,逐漸學會了忍耐。

這確實是一個能讓孩子控製自己言行的好辦法,當孩子忍耐不住想要發火時,我們也可以教他這個方法,告訴他遇到事情先冷靜下來,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先考慮後果,三思而後行。這樣一來,孩子就能忍受住玩電子遊戲、抽煙等的誘惑,從而避免盲目跟從了。

教孩子學會堅持,進行自我激勵

很多孩子什麼都想幹,但是沒有一件事能堅持做完,總是很輕易就放棄,這又如何能做成功一件事呢?孩子要想把一件事情做好,堅持是必不可少的。要讓孩子學會堅持,我們首先要調整自己的心態,不要什麼事都幫孩子去做,而是要放手讓孩子獨立完成一件事,而我們隻是在一旁充當拉拉隊的角色,為孩子加油鼓勁。

我們還可以給孩子講一些因為堅持、努力而獲得成功的勵誌故事,為孩子灌輸“隻要堅持,就一定能獲勝”的信念,而且,這些故事也能讓孩子樹立一個可以學習、模仿的偶像。如果目標太大、太遠,我們就可以指導孩子將目標分成幾個階段,讓他一步一步地完成每一階段的目標,這樣,孩子能更容易堅持下去。

我們還應該教孩子學會自我激勵,讓他懂得在內心激勵自己“一定要堅持下去”、“不要輕易放棄”、“相信自己,我一定可以的”……這樣,孩子的忍耐性就會更強。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做事、學習的專注力也會得到提升。